B站為何成為「邪教CP」聚集地?

2019-10-24   新文化商業

作者 | 程夢

「你知道林黛玉嗎?」

「知道啊!」

「你知道伏地魔嗎?」

「知道!」

「那你知道他倆是CP嗎?」

「啊???」

以上是新文化商業(Ent-Biz)的室友姐姐在聽說B站這對最受歡迎的「伏黛」CP後,所給出的吃驚反應。在此之前,她的腦海里從未將這兩人放在過一起,一個是東方古典文學裡的閨閣小姐,一個是西方魔幻文學裡的反派BOSS,根本風馬牛不相及。然而在B站上隨便點開的一條「【伏地魔X林黛玉】弱水三千」不到3分鐘時長的視頻後,她開始覺得這兩個人莫名的配一臉。太邪門!

B站上,這種原本毫不相干的人被剪輯在一起湊成的「邪教CP」有很多。

孫悟空X白淺、沙溢X肖戰、高橋一生X馮鞏、岳雲鵬X吳亦凡、何書桓X洪世賢……不僅僅是真人,有些CP組合還跨物種,《流浪地球》中的機器人系統MOSS和吳京飾演的太空人劉培強、《寶蓮燈》里的二郎神X聖鬥士沙加、孫紅雷和牛頭梗......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B站上UP主們配不了的CP。

在CP文化盛行的當下,CP粉已經無處不在地占領著每一寸網際網路高地。而B站更像是CP粉們的聚集地,「去B站上嗑CP」幾乎成為一個潛意識。那麼這些「邪教CP」究竟是怎在B站這個二次元網站上興起的?

需求增長,CP從官方生產轉向粉絲自產

先說CP這個詞,是Coupling(日文:カップリング)或Couple的縮寫,戀愛關係一對兒的意思。最早起始於日本腐文化圈,指二次元耽美同人中男男間同性戀人(此時的配對也可以叫「夫夫」)之間的關係,之後也開始用在異性戀戀人之間在三次元中出現,如今適用於任意兩個人或者角色形象之間形成的親密關係。

在國內,「嗑CP」的現象也早就出現。90年代合作情歌《心雨》的毛寧和楊鈺瑩,二人的「金童玉女」組合至今都是爹媽輩中許多人心中的最強CP之一。新文化商業(Ent-Biz)猶記兒時不管是自己還是小夥伴家裡的牆面上都貼過毛寧和楊鈺瑩的合影海報,二人受追捧熱度不亞於如今的一眾CP。

還有像真夫妻付笛生、任靜以及一眾影視作品中形成的組合們如《倩女幽魂》中張國榮王祖賢,《神醫俠侶》中的古天樂李若彤,還有像《還珠格格》中讓楊紫念念不忘的趙薇蘇有朋......只是彼時大眾嗑的CP基本都還是來自「官方」生產。

隨著網絡文學的繁盛發展,又有了一條新的CP生產渠道。明星之餘,不少小說中的CP也成為了CP粉們的「嗑糖」源。像如今已經影視化的《何以笙簫默》中的何以琛X趙默笙,《東宮》里的顧小五X小楓,《魔道祖師》里的藍忘機X魏無羨以及《十年一品溫如言》里的溫衡X言希,《且試天下》中的風夕X豐息......

不少二次元里的CP們擁有著比真人明星們還要龐大和牢固的粉絲群體。且相比粉真人,需要蒸煮(CP真人)「發糖」,書中CP們的「糖」甚至可以由CP粉們自己創造。很多粉絲在小說正文之餘,也會腦補寫出一些番外片段或者延伸情節,自行產「糖」與「入圈姐妹」分享。

漸漸文字中的人物已經滿足不了群眾日益增長的「嗑糖」需求,開始有越來越多的CP粉將自己的專長應用在產「糖」中,相關漫畫,根據小說情節利用影視素材剪輯出的偽片花開始出現。

尤其真人化的視頻偽片花出現,催化了CP粉們極大的創造熱情,粉絲們可以根據自己心中的形象匹配認為合適的明星影像進行剪輯創造。

B站上良性循環的「CP」生產

B站之所以成為大眾生產創造以及交流這些視頻的聚集地,與其內容形式以及平台氛圍有關。

B站創立的初衷是因為A站伺服器經常宕機、沒人審核,B站的創始人彼時A站的用戶徐逸希望在A站崩潰的時候,動漫同好們還有一個好去處。所以被當做為A站「後花園」的B站(最初是Mikufans)被創建。

在那個「低版權意識」時代,早期B站上的番劇內容,也是讓搬運工、UP主,在各大大眾視頻網站上傳再盜鏈。囊括眾多類型的番劇內容,為偽片花的剪輯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庫。此外B站上的彈幕功能,也讓CP粉們「嗑糖」時的激動心情有了宣洩的出處。越來越多的人在B站上生產此類視頻,也吸引越來越多 的粉絲們圍觀。

另一方面,CP粉高漲的「嗑糖」需求也刺激著B站上的UP主。像「伏黛」CP,最早的CP向視頻《你問我愛你有多深》就是由B站UP主軒轅讀了那篇因一場賭約創作的同人文《來自遠方為你葬花》有感,剪輯而來,卻竟然迎來相當高的關注。

隨後伏黛視頻大爆發,更多UP主參與進來。在2016一年裡風少的《天下無雙》、軒轅的《弱水三千》、狸言的《可念不可說》、菲歌的最終曲《光棍》相繼產出,總共幾十萬的播放量。又再次吸引了一群太太(B站剪刀手暱稱)入坑。

幾乎是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高糖」產地自然也吸引著一眾CP粉們的圍觀,點擊量和討論量刺激剪刀手們的視頻生產,生產出的視頻吸引著更多的剪刀手和粉絲們的參與和圍觀。

B站動盪的這幾年,眾多UP主、觀眾建立起的獨有的文化氛圍其實已經成為了其核心競爭力。

UP主們天馬行空的腦洞,「邪教CP」盛行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剪輯CP向視頻時,除了一些已配對的真人CP,在小說人物、二次元形象以及對一些故事情節創造剪輯時,因UP主心中的形象解讀和對人物認定不同,挑選的素材人物也不同。

像在正式影視化之前,對於小說《東宮》的視頻剪輯,男女主從胡歌X劉詩詩到肖戰X楊冪再到迪麗熱巴X王凱、劉昊然X楊紫,甚至性轉版的徐正溪X宋威龍等有十幾種組合的CP。

而其中被組CP的當事人之間有不少不僅沒有對手戲,沒在一部作品中合作過,甚至根本沒有任何交集。但在UP主的剪刀下,他們卻能神奇的演繹出故事中的愛恨情仇,輾轉離合。看完後,就像新文化商業(Ent-Biz)的那位室友姐姐一樣,竟然會覺得視頻里八桿子也打不著的兩個人有著CP感。

這種自己剪視頻拉CP在B站上還有一個專門的詞彙,叫做「拉郎」,意思就是把沒有感情基礎的青年男女硬是要撮合在一起。但放在UP主這裡就要延伸一下詞的邊界,是把沒有任何交集的物種硬撮合在一起。

隨著UP主們的腦洞越開越大,視頻剪輯素材依據也不僅僅再只是小說同人文、影視作品等,太太們也開始剪輯幻想的劇情。

在他們天馬行空的腦洞裡,化身高中校花的徐崢與同在高中的沈騰之間有了段悽美悱惻的愛情;超級英雄鋼鐵俠托尼和《戰狼》里冷鋒發生了段付出與拯救的跨國戀情;胡歌和熊本熊談起了甜甜的戀愛;撒貝寧和《魔戒》里的咕嚕上演了一段假如愛有天意......

如今,B站上拉郎配組成「邪教CP」的遊戲讓剪輯視頻的UP主和觀眾們越來越樂此不疲。一方面因為當代青年男女社會關係上的弱社交導致的情感空虛,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傾向於粉CP,通過看別人的之間相處的關係來彌補;另一方面,對比粉上真人CP有可能帶來的bad ending風險(畢竟對於很多CP粉而言,CP分手就如同自己失戀),粉上拉郎配組成「邪教CP」則就相對安全。永遠不用擔心分手結局且只要太太們持續生產,他們就能幸福長遠。

總的來說,嗑CP的人對於CP的執念其實更多的是彌補自己現實中缺失的情感。在為工作身心俱疲,為愛情心灰意冷之時,從嗑的CP中汲取一點點「甜」來調劑一下自己。畢竟如若生活滿是苦味,總需要一點甜才能讓人打起勇氣繼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