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六岳之說,我覺得江西的三清山真的可以入選

2020-04-10     圖說生態

慕名江西的三清山有「攬勝遍五嶽,絕景在三清!」之說,於是就有了探訪「天下第一仙峰,世上無雙福地」的強烈願望。肩扛著三角架、長鏡頭遊走於三清山中,處處皆景。在我的鏡頭中,看到的往往是小小的景別;鏡頭外看到的山脈的大氣和雄渾。無論大小,氣韻之美、之神秀、之靈動,讓人目不暇接。


登上小小的三清山之後,再去體會和其他名山的不同之處。相比泰山之雄偉、黃山之奇秀、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小小的三清山兼具其所有。正如文人言「集天地之秀,納百川之靈」的三清山被國際風景名家譽之為:「世界精品、人類瑰寶、精神玉境」。是為其幽;在秀中藏秀、在奇中出奇,稱為「雲霧的家鄉,松石的畫廊」是為其奇;多種植物的藏身寶地,各種樹木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異彩紛呈,鍾靈毓秀,是為其綠。三清山能成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世界自然遺產地、國家4A級風景旅遊區、國家自然遺產、國家地質公園等等一切稱謂則不足為怪了。

三清之幽:有黃山的姐妹山之稱

三清山位於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與德興市的交界處,為懷玉山脈主峰。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峻拔、如三清列坐其巔」而得其名,三峰中以玉京峰為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也是信江的源頭。三清山總面積有229平方公里,它由十個大的風景區組成,其中有四個風景區尤為著名,三清宮景區、玉京峰景區、西海岸景區和南清園景區。三清山全部山體由花崗岩構成,山上石峰千姿百態,景觀類似黃山,又因為毗鄰黃山,所以有黃山的姐妹山之稱。

說三清山之幽,到過三清山的人幾乎都有這種感覺。無論是晴天還是陰雨天,三清山都有其或雲或雨或霧的小環境,一會兒是晴空萬里,一會兒又是雲霧繚繞;一處是陽光普照,一會又是細雨霏霏。三清山中一日行來,我們體會到了「邀游於清虛之境,出沒於雲霧之中」的感覺。特別是行走在萬米棧橋之中,耳畔常常傳來自己咚咚的腳步聲,那種靜無以用語言比擬。

三清山的山很怪,山型山體上遠看像摩天柱地,峻拔巍峨;近觀則又是翠疊丹崖,蔥鬱流麗;雲霧中隱約中時可見松奇岩怪,空靈清虛;細雨中偶爾聞飛瀑流長,洒脫飄逸;一個人在崇山之中的渺小,在此體會的淋漓盡致;看霧是氤氳飄緲,聽水是細流淙淙,觀山是雄險奇秀,看景則是形神兼備,仙靈眾相,維妙維肖。

說三清山之幽,可能還包含有看似紛繁絢燦,包羅萬象,內容龐雜多端;而實則涵蓋「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論、物有物性」的豐厚底蘊的道教文化在其中,於是三清山就有了「露天道教博物館」的稱謂。

游三清之人有一定比例是來看其道教文化和建築的。我們一行之中,遇到了多位建築攝影師和一群群的學美術的學子們。

三清山的建築格局包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從空中看三清山的建築群,外層是按「伏羲先天八卦圖式」、內層是按「文王后天八卦圖式」、核心是按照「北斗星空圖式」隱秘布局,東從金沙龍泉橋,西從汾水步雲橋,至風門天人合一,到天門三清福地,終玉京峰頂,輟點命景,浮雕石刻,共興建宮觀、亭台、石雕、石刻、山門、橋樑、泉池等200餘處,使道教建築遍布全山,其規模與氣勢,可與青城山、武當山、龍虎山媲美。

三清之奇:奇峰怪石、古建石雕、虯松麗鵑、日出晚霞處處透露出三清之奇

旅遊文化總有把一些象型的山、石、樹擬人化與神化,增加旅遊區的故事性。在三清山,這種擬人更形似和逼真一些。三清山上處處皆可見自然天成的人間美景,象型者很多,被後人以各種傳附記者的更多。

奇峰怪石、古建石雕、虯松麗鵑、日出晚霞處處透露出三清之奇。

據專家言,三清山處在造山運動頻繁而劇烈的地帶,因此三清山斷層密布,山體不斷抬升,又經長期風化侵蝕和重力的崩解作用,形成了三清山別具一格的奇峰矗天,幽谷千刃、急流飛瀑、峽谷幽雲等雄偉景觀。

三清山風景區的形成,可說是天工造物,大自然的傑作。

經歷了14億年的地質變化運動,風雨滄桑,形成了舉世無雙的花崗岩峰林地貌,

到過三清山的人都會聽到「奇峰怪石、古樹名花、流泉飛瀑、雲海霧濤」自然四絕介紹。山以「絕」驚世,聚「仙」顯名。有一大批命名為司春女神、猴王獻寶、巨蟒出山、老子看經、媽祖導航等等的景觀。

篇幅所限,筆者只描述一下司春女神和巨蟒出山而已。

司春女神位於南清園的東北部,屬於三清山的標誌性景觀。海拔有1000多米,通高近百米。整座山體造型就像一位秀髮披肩的少女,天地造化,鬼斧神工。億萬年來,女神端坐山峰,默然注視芸芸眾生,神態祥和。世人認為她是春天的化身,因而又稱之為「司春女神」。

巨蟒出山位於南清園北部,也是三清山的標誌性景觀。海拔1200餘米,相對高度128米,由風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崗岩石柱,峰身上有數道橫斷裂痕,但經過億萬年風雨,依然屹立不倒。頂部扁平,頸部稍細,最細處直徑約7米,狀極突兀,形似一碩大的蟒蛇破山而出,直欲騰空而去。

三清山一年中大約有200多個霧天,雲霧使千山萬壑濃淡明滅、變幻莫測。日出時分看群峰競秀、氣象萬千。雲霧時邀游於清虛之境,聽山中時鐘暮鼓。雲霧寶光嘆為觀止,珍樹仙葩世所罕見。

三清之綠:居高山,享風霜雨雪,重保護與傳承,讓三清山美的更有意義

三清山的古樹名花是三清山景區自然景觀四絕之一。三清山周圍百里是一個大大的天然植物園,植物資源異常豐富。

三清山是一個大大的古樹園,別處的樹多以百年為上限稱之為古,而在三清山上古樹樹齡動輒數百年,樹齡上千年的比比皆是。三清山的珍稀樹種有三清松、白豆杉、香果樹、華東黃杉、福建鐵杉、福建柏、木蓮、高山黃楊;還有方竹、古銀杏、金桂、羅漢松、纓絡柏等名貴樹種。這些多為國家保護樹種,不僅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而且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三清山是世界自然遺產地,有著豐富的植物物種,其中珍稀瀕危植物33種。

說其三清之綠,首先應該說說三清山的松。

不比黃山,不比泰山,單就三清松而言,更有一番自已的味道。

居高山,享風霜雨雪,三清山上的松的造型千姿百態,枝椏曲折,樹冠平展。

一棵棵松破岩而出,有的盤石而生,有的挺立於峰頂,有的垂掛於陡壁,神態各異,氣度非凡。

上過三清山的人都知道,這裡的松樹和別處不同,多是兩株並生。有比較突出的有生死相依、姐妹松、連理松、華蓋松等。

  要說三清山的名花名樹,不能不提的是三清山上的華東黃杉。它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珍稀樹種。總面積達到8000餘畝,株數最多的每畝有23株,蓄積量最大的每畝15.23立方米,分布之廣,數量之多,極為罕見。

三清山不僅僅是樹的世界,山中高大的落葉喬木和松樹遮天蔽日,山上怪石磷峋,叢林密布;還有方圓數萬畝的千年杜鵑谷,谷中樹齡上千年的杜鵑樹比比皆是,5-6月份花開時節,芬芳滿山,殊為可觀。


2008年7月,三清山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成功,開始規劃建立三清山瀕危植物園。這裡有珍稀瀕危種長柄雙花木和秀麗槭,中國特有種青錢柳、木姜葉冬青、迎春櫻桃等,東亞—北美間斷分布種野鴨椿,國家重點保護種張氏紅山茶,優勢種有水絲梨、香楠、雷公鵝耳櫪等。


據悉,三清山管委會已在嶺頭山地區征地1000畝用於建立瀕危植物園,計劃引種北美同屬植物、珍稀瀕危植物和觀賞性植物及花卉。


2009年,三清山植物園建設項目啟動,東亞北美樹種園、金縷梅類園、山茶科專類園、木蘭科專類園、蘋果類園、杜鵑科專類園、引種園、經濟和藥用植物園等8個專類園建設之中。

三清之綠,重保護與傳承,讓三清山美的更有意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tkfZ3EBiuFnsJQVKMU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