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渣江鎮雙興村,致富帶頭人謝利華用自己多年的積蓄,帶領貧困戶一起開山種茶,以產業帶動鄉村經濟發展,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雙興村的土地資源豐富,但村裡一直缺少拳頭型農產品,村主任謝利華經過多方考察和學習,決定選擇茶葉作為「一村一品」發展方向。
謝利華得知,黃茶屬於茶葉市場的稀缺品種,通過對雙興村的地理形勢進行綜合分析,於是決定,在村裡的山頭上試種「黃金芽」黃茶,前期種了1200畝,一畝3000株。如今,曾經的荒山黃土,被村民們改造成了梯形茶園。
茶葉種植是一項高勞動強度農活,需要大量勞動力的投入,每逢需要除草採茶的農忙時節,周邊村民、特別是村裡有勞動力的貧困戶成為了茶園的「常客」。茶園給周邊34戶貧困戶提供了就業崗位,每人每年能拿到5000至10000不等的勞動收入,脫貧戶凌均玉說,靠自己的勞動脫貧才是硬道理。
渣江鎮雙興村村主任謝利華和村民頭頂烈日在茶園裡查看茶葉生長態勢。
經過試產,雙興茶園已經種下的1200畝有了初級的產能,明年開春能擴種到2000畝,產量能達到2000斤,按照3000元每斤的市場價格,明年的產值能達到500多萬元,到2022年,茶園可望實現1500萬產值的「小目標」。
來源:衡陽縣電視台 記者:何衡 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