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大維
首發: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良叔做業務時,曾有一件事顛覆了我的三觀。
那時我做車險業務,剛剛起步,沒什麼客戶。
一個老銷售就介紹了一個客戶給我,並告訴我,給對方設計3個最基本的險種即可。
可我並不這麼想,方案不是多點才好嗎?這也能體現我的服務專業。
於是我做了3個方案,一份3項基本險的;一份全保的;還有一份無免賠全保的。
我在電話里和那客戶溝通,詳細介紹了3個方案的優劣。
那老業務員在旁邊聽,等我放下電話時,他說:
「其實你不用給對方介紹那麼多方案,你就按我說的,讓他買3個基本險就行,那人很容易糾結,你這樣一搞,說不定他還不在你這邊買了。」
聽到這話,我還頗為不服,然而,真的被那老業務員說中了,那個單子沒有成交。
在隨後的銷售生涯里,我也懂得了這個竅門:
有主見的客戶很少,所以,多數客戶不用給他們太多的選擇,你只需堅定地告訴他,就這樣買准沒錯,這樣的成交率反而更高。
瑞士斯沃琪鐘錶集團,擁有很多知名品牌的手錶,比如歐米茄就是其一。
斯沃琪集團的創始人喬治·哈耶克,曾說過歐米茄手錶的一次變革。
一開始歐米茄手錶有幾千個品種,但是銷量一直不好。
喬治·哈耶克分析後發現,是給了客戶太多選擇的原因,所以才會是這樣的結果。
於是大力砍下大部分品種,只剩下100多個,這下銷量卻發生了井噴。
一次有記者問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為何華為手機的品種如此少?
她坦言是受了三星的影響。
三星一開始有很多種手機,但在發行到第三代手機時,突然意識到,不給用戶太多選擇,反而能提升用戶的滿意度,於是將上百款手機縮減成那麼幾款。
所以, 華為在研發手機時,也學習三星,控制手機品類,不給用戶太多選擇。
在「不給選擇」的道路上,走得最遠的無疑是「蘋果」,不僅一次只推出一款新機型,更是在軟體的選擇上,不給用戶太多的選擇餘地。
所以蘋果如此成功。
這類的商業案例非常多,都能證明少即是多,不給選擇反受追捧的真理。
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在其半自傳書籍《旁觀者》中,曾寫過自己認知的一次升華。
那時他只有十幾歲,在他所受的傳統教育中,應該對別人體貼入微,說話含蓄矜持。
然而,當他遇到女教育家吉妮亞時,徹底改變了之前的觀點。
吉妮亞是名博士,而且身兼很多社會工作,每件事都能出色地完成。
吉妮亞告訴德魯克自己的秘訣是:不要給別人太多選擇。
她教育德魯克:
「不要去徵求一個人的意見,直接告訴對方怎麼做就可以了。
如果這麼做不行,或者是有更好的辦法,那人自然會來告訴你。
但是你不告訴他們怎麼做的話,他們就什麼也不做,只會研究研究而已。」
吉妮亞只用幾分鐘,就說服了德魯克頑固的父親,去女子學校做老師,她沒有徵求德魯克父親的意見,只是告訴他一定要在周四之前去報到。
德魯克把吉妮亞定義為,對他這一生影響最大的人之一,因為在她身上自己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內容。
此後,德魯克在與很多大企業合作時,也秉承了這種方式,做諮詢方案時,不會給對方太多選擇,而是很堅定地說:「你們不需要太多選擇,就按我給的意見執行即可。」
可能沒有主見,是人類的一個共同弱點吧,所以在人群中,一個能堅定提出自己意見的人,往往被視為有領導力的表現。
而且,在哈佛商學院領導力研究中發現,那些能取得優良成績的領導,多數是獨斷專治的。
我從事管理多年,也深有體會。
我剛剛做領導時,總想著一定要民主,什麼事都喜歡讓大家去討論決策,但是結果總是差強人意。
比如,一次組織出國旅遊,經費和時間只能允許在一個東南亞國家玩幾天,於是我做了兩個方案,一個是去馬來西亞,一個去泰國,讓大家討論。
結果各有支持者,當我們選擇去泰國時,那些選擇去馬來西亞的人紛紛抗議,鬧得很不愉快。
後來,有經驗了,但凡去旅遊,根據經費,直接定下地點,下發通知,不給大家選擇的餘地,大家反而沒什麼怨言了。
這不是說不要聽取民意,而是如果範圍太大,選擇太多,你反而會陷入到困局中。
因為,你永遠無法讓所有人都滿意。
今天小隨所寫,可能不太符合你的常識,但現實卻是如此。
你需要組織一個活動,除非有要求,否則就不要搞太多選擇,直接定下來,效果最好;
你要買一個東西,雖說可以在淘寶上貨比三家,但也一定不要超過三家了,否則你自己就會暈圈;
你想追一個女孩子,不需要太過處心積慮,只需要告訴她喜歡她即可,然後直接發出邀請,去旋轉餐廳看夜景。
人生難得一個爽快,最忌繁瑣和磨嘰,對別人如此,對自己也如此,這不僅僅是一種洒脫的情懷,更是一種有效的處世法則。
關於這個話題,你有什麼想表達的?歡迎留言給我,良叔每天在小隨和你相見,再堅持153天。
-END-
CBD夜景 ——攝於2019年7月9日
本文作者簡介:徐大維,暢銷書《超級個體:打造你的多維競爭力》作者,公眾號良大師主筆,原平安集團渠道總監,香港理工大學管理碩士,知名培訓顧問,簡書籤約作者。歡迎關注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點擊了解更多,跟良叔學多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