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借「網」壯大,農村電商改變農民生活

2019-08-22   鄉村之聲三農中國

近幾年,農村電子商務迅猛發展。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1.37萬億元,同比增長30.4%,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2305億元,同比增長33.8%。

除了帶動農村消費升級、溝通城鄉有效銜接、帶動貧困地區增收以外,在湖北等地,還建立起電商旅遊扶貧示範區,壯大電商經營主體,形成了農村電商帶動鄉村振興的繁榮場面。

在河南濮陽市清豐縣馬莊橋鎮趙家村食用菌基地,員工們正在忙著從網上接單,眼下正是食用菌收貨的季節,基地里的食用菌以鮮銷為主,經過簡單處理後,打包後發往全國各地。

王繼坤:我們現在的日訂單大概穩定在6000單左右,平時搞活動的時候能突破1萬多。整個銷售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是一個億。電子商務這一塊兒,銷售額達到6千萬左右,占比達到60%。

清豐縣馬莊橋鎮趙家村食用菌基地占地1000多畝,有650座食用菌大棚,清豐縣馬莊橋鎮趙家村黨支部書記 趙玉甫告訴記者,通過「電商+扶貧+食用菌」的有效融合,既解決了貧困戶農產品的銷售難題,又拓寬了就業渠道,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

趙玉甫:我們利用到戶增收資金,讓群眾參與有四種方法,第一齣錢又出力,自主種植。第二齣錢不出力勞務託管,第三齣力不出錢,菌棒託管等四種模式。目前,我們帶動全鎮285戶825人輕鬆脫貧。

傳統的農產品銷售渠道比較窄,基本上都是通過批發市場,農產品不僅價格相對較低,而且極易出現滯銷。村民吳改琴承包了村裡食用菌基地的8個蘑菇種植大棚,她家的蘑菇收割後全部交由電商平台進行銷售,從此再也沒有發生過滯銷的情況。

吳改琴:種了人家八個棚,收益還挺好的,有這電商給咱服務,一年也收入七、八萬塊錢,收這個蘑菇隨即交給電商公司了,人家隨即就給賣出去了,工資也按時發,挺好的,不愁銷路啥都不用愁。

近年來,河南財政也加大了資金力度,大力支持農村電商發展,投入資金5.1億元用於支持18個國家級示範縣和40個省級示範縣深入開展「電商進農村綜合示範」,農村電商服務站點已經覆蓋600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清豐縣就是省級示範縣之一。在當地,像這樣的電商企業已有56家。全縣已建成鄉鎮電商扶貧站17個、村級電商服務點385個、深度貧困村電商服務點79個,村級電商服務點在貧困村的覆蓋率達到100%。今年前6個月,清豐縣電商平台共實現交易額6.5億元。

電子商務平台的繁榮發展不僅使清豐縣的特色農產品走向了全國,也為農民脫貧致富開闢了新途徑,增添了新動力。河南開封的杞縣是中國有名的大蒜之鄉,當地大蒜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60萬畝左右,80萬噸的年產量占到全國的10%以上。

在杞縣金杞國際大蒜交易市場,經紀人、收購商們正不停地討價還價。

山東金鄉致遠果蔬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文佳: 我們現在收的是直接加工,現在收了2000多噸,還差點。

離交易市場不遠的杞縣電商產業園裡,十幾家和大蒜有關的經銷商也正忙著裝箱發貨。2018年,杞縣實現網絡銷售大蒜5000萬斤,杞縣電商辦工作人員王玉輝介紹,電商已成為杞縣大蒜常態化銷售的重要渠道,蒜農們也迎來豐收年。

王玉輝:跟大蒜有關的有十幾家。有做跨境電商,有做國內電商平台,零售的,(一家一戶)一天就是1000多件。

藉助電商的力量。近幾年,杞縣大蒜交易市場年交易量達到150多萬噸,交易額超100億元。在全國,杞縣擁有遍布二三十個大中城市的大蒜銷售網點,每年直接、間接出口大蒜及製品30多萬噸,產品遠銷中東、歐盟、東南亞、南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大力支持農村電商,首先要加強農村電商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在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由人民政府出資打造、遵義市供銷社負責運營的播州區電商服務中心,通過電商平台來幫助農戶銷售當地的農特產品。

遵義市播州區供銷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勝美:我們主要是進行產業扶貧,幫當地農戶還有我們的合作社去賣我們當地的一些生鮮產品,比如說像桃子,然後藍莓,都是屬於比較滯銷的產品,而且他的售賣期比較短,必須要通過電商平台進行大力的宣傳和推廣。

目前播州區電商服務中心開通了京東、天貓、拼多多、淘寶等國內大型電商平台,與遵義市多個種養殖基地達成戰略合作關係,惠及當地農產品3000多種,農戶500多家,直接影響精準脫貧戶1200多人。

陳勝美:因為我們很多的農產品很多都是沒有資質的,然後沒有相關的這些證件、有機證書什麼的。下一步的話,我們主要是想把這些農產品整合起來,幫助我們的農戶去註冊商標,然後幫助他們申請有機證來提升我們農產品的一個價值,然後也實現我們助農增收的一個效果。

除了帶動農村消費升級、城鄉有效銜接溝通、帶動貧困地區增收以外,在湖北各地還建立了電商旅遊扶貧示範區,壯大電商經營主體,形成了農村電商帶動鄉村振興的繁榮場面。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澗池鄉下營村,被稱為湖北淘寶第一村。依託淘寶小鎮電商扶貧項目建設,「購特色產品、享淘寶村美景、住原生態民宿」,成為淘寶小鎮又一道靚麗風景。

下營村村民陳鵬:現在一說淘寶村,全國各地的粉絲好多都知道,還有好多要過來旅遊的。

文旅融合發展,2018年下營村就吸引遊客1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000萬元,村電商協會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集體」。今年,下營村力爭通過與阿里研究院合作,培植壯大電商經營主體,辦好一系列旅遊活動,建設更加富裕美麗的淘寶小鎮。

鄖西縣澗池鄉鄉長王敏:未來要把下營淘寶村建成集電商營銷、旅遊觀光、鄉村採摘、民俗體驗為一體的電商旅遊扶貧示範區,實現電商實體店500家以上,年電商銷售收入突破5億元以上,帶動本村及周邊1000餘戶貧困戶穩定脫貧。

記者:劉璐、濮陽台記者劉善華、遵義台記者宦博、十堰台記者張軍

統稿編輯:季盈盈

責任編輯:曹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