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盛石(爸媽進化論主筆)
前幾天,我們這個小城,發生了一件令所有人痛心的事。一個15歲的男孩半夜從33樓跳樓身亡。
這個孩子在本市最好的高中上學,成績全班第一,拿全額獎學金。是眾人交口稱讚的好孩子。
震驚之餘,不禁想知道:是什麼令孩子如此狠心決絕的放棄自己的生命?
父母常年在外務工,從小就是留守兒童,孩子曾說,等我考上了初中你們就回來好不好?父母一言不發。
初中畢業時,孩子曾說:爸爸媽媽,我要考最好的高中,讓你們驕傲,你們可以回來陪我讀高中嗎?
孩子沒有等來父母的陪伴,等來的是夫妻感情破裂,這個三人兩地的家即將三人三地。
出事前,孩子發信息說:媽,我恨你們!
都說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其實親子關係也一樣,他的變壞從你放手的那一刻就開始了。
童年缺少母愛的孩子,一生都在追尋
傅首爾在節目中講述自己的童年經歷,她是在姥姥家長大的,因為太想媽媽了,悄悄喝下洗潔精,讓身體不舒服,以此來達到見到媽媽的目的。
她說,每每想起因為小時候的事,內心還是酸楚不已。後來,她談了很多戀愛,都沒有辦法與人好好相處。
加拿大心理學家克里斯多福·孟在《親密關係》中說:「愛與被愛」是人類的基本需求。
從小就缺愛的人,敏感又自卑,渴望愛又害怕愛,難以開展一段親密關係,一旦開展了親密關係,也容易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認為不配得到幸福,總是否定自己,活在糾結與彷徨中。
一個從來沒有體會過家的溫度的人,感受不到世間的溫度,一個內心沒有得到過愛的人,又如何能學會愛人呢?他連愛自己都還沒學會。
與傅首爾經歷相似的是,前兩年,四川宜賓一個19歲的男孩,為了勸回離家出走的媽媽,喝下了百草枯,他以為這樣不拿自己的命當回事,媽媽就會回來了。
可是他錯了,媽媽拒絕來看他,臨終離世時,他還呼喊著媽媽!
媽媽已經頭也不回的走了,可是孩子還在原地等。
這是用生命在呼喚媽媽的愛。
大舅離婚多年,表弟當時八個月大,尚在襁褓之中時,此後二十多年沒有見過媽媽。
前兩年,他媽回來了。
我問大表妹:他喊媽媽不?
她訕笑:不喊的。
次年又問:他喊媽媽不?
喊,聲音很小很小。
這喊不出口的媽媽,是因為二十多年沒有出現過的媽媽是個陌生人,那聲媽媽早已經在夢中熱烈的無數次的淚流滿面的喊過了
曾激烈燃燒的熱情,冷卻後就是冰冷的石頭。
羅曼羅蘭說: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都變成黑暗。
那個曾經在黑暗中呼喚媽媽的小孩已經長大了,回不去了。
因為,他的世界已經沒有了光亮。
生活再難,也要給孩子一個有愛的童年
前幾天,人民網微博爆料了一位帶著孩子干體力活的母親,她把孩子放在不遠處的樹蔭下,自己則在旁邊揮動鐵鍬挖沙往手推車裡裝沙子。
網友感慨—— 心疼,可伶。
為母則剛,誰讓我們是母親?他喊我媽媽,他給了我這世上唯一的稱呼。
孩子是責任是擔當更是一份割捨不了的親情。
我抱起你無法工作,工作就無法愛你,那就讓我在你身邊工作,一邊工作一邊看著你吧。
雨果說:慈母的胳膊是由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裡面怎麼能不甜?
3月12日,姚晨給武漢的一位單親媽媽捐款10萬元。從孩子半歲起,這位媽媽就帶著孩子一起開夜班計程車,在車上度過近900個夜晚。她說,為了女兒,從未想過放棄,日子再苦也要堅持下去。
她們是不幸的,沒有足夠的生活來源沒有安穩的生活,她們也是幸運的,媽媽為了最愛的女兒選擇堅強,有女兒的陪伴,媽媽不孤單也更勇敢。
小孩依依也是幸運的,她有一個最愛她的媽媽,即使在車上長大,因為有了媽媽的陪伴,孩子快樂又自信。
是的,你無法選擇婚姻,但是你可以選擇給孩子什麼樣的愛。
台灣作家李家同說:世界上有很多職業,要做的非常好,才對社會有影響,可是母親,就不同了,即使做一個平凡的母親,一樣可以對社會有非常正面的影響。
孩子反哺給父母的愛,其實是父母在他年幼時的愛和陪伴長時間的培養出來的,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孩子學會感恩的基石。
好媽媽,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有母親陪伴的童年最溫暖
最近一期的《少年說》,裡面一個初三男孩對單親媽媽的表白令人淚目。
媽媽為了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不顧家裡人的反對,拼一己之力毅然將孩子帶到學費更貴、生活成本更高的城裡生活,媽媽當過足浴店按摩師,酒店服務生,節衣縮食為了把最好的留給孩子。
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裡。
孩子說:「媽媽,我不羨慕有錢的同學,因為我知道我有一個特別愛我的媽媽!」
孩子求媽媽多補補身子,多買幾件好一點的衣服,還強調說在以後的三年時間裡會為媽媽多多的做飯,怕上大學以後再沒有機會了。
媽媽熱淚盈眶,回答說:「在外人來看,都認為媽媽過得很辛苦,其實媽媽一點都不辛苦,因為媽媽有你呀,因為有你,媽媽的世界變得豐富多彩,也正是因為有你,媽媽從未停止過學習和成長。」
誰不羨慕這對幸福的母子?
母與子不離不棄、相親相愛、互相陪伴、共同成長。
米爾說:母愛是最偉大的力量。
是什麼令一個單親媽媽收穫了一個如此懂事又深情的孩子?是對孩子的愛,是再苦再難都不放棄對孩子的執著的愛。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談到當年高考時母親對自己的支持,幾度哽咽。
為了給俞敏洪爭取到補習機會,母親四處托關係,從城裡回來的那天晚上,下著大暴雨,地上泥濘不堪,風雨中的母親接連幾次摔倒,見到兒子的第一句話是:「一切都辦妥了。」
他動情的說:「我能有今天的成就,是我的母親成就了我。」
喬治華盛頓曾這樣說過:我的母親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女人。我所有的一切都歸功於我的母親,我一生中所有的成就都歸功於我從她那兒得到的德、智、體的教育。
有媽的孩子有依靠,有愛的孩子有溫暖,有溫暖才是家。
父母與孩子是一世深深的緣分,從他出生的那刻起,你們就是彼此生命里最重要的人。
孩子需要陪伴的時間只有那麼幾年,你毅然決然頭也不回時的放棄,造句的是母子離心離德的孽緣;飽嘗艱辛萬難不辭時,成就的是深情厚意的良緣。
一個懂事的孩子,是一生驕傲的資本,而母親,也將收穫不斷成長的豐盈的一生。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我們內在的精神生活的質量,決定著我們一生的成就和幸福。這種內在是父母從小開始給予的。
因果關係最初的主動權在父母手中,風水輪流轉,不要等主動權到了孩子手中的時候,才驚醒——親子關係的變壞,是從你放手的那一刻就開始的。
願天下孩子都有母親愛,一生溫暖,不孤苦。
作者簡介:盛石,富書專欄作者,富書親子營第8期基礎班學員,小城公職人員,願人間有愛,願文字有溫度,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vS9gHIBnkjnB-0z2K6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