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到底是不是缺鋅?關於補鋅的小知識,快看看你知道多少?

2019-04-23     兒童康復師李振

鋅,是寶寶生長發育不可或缺的物質。它不僅能夠促進寶寶骨骼、大腦、中樞神經等發育,還可以改善寶寶的嗅覺和味覺,增強其免疫力,促進傷口癒合等好處。

正是因為這些好處,家長們也開始逐漸對「鋅」重視了起來。可是近些年,缺鋅的概念卻被人們給用壞了!只要寶寶表現出一絲絲的異樣,就會被冠上「缺鋅」的帽子……

手長倒刺?缺鋅了!

食欲不振?缺鋅了!

頭髮發黃?缺鋅了!

身材矮小?缺鋅了!

……

那麼,寶寶缺鋅到底會出現哪些症狀?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缺鋅了?有沒有必要日常補鋅?缺鋅了該怎麼改善?今天我就一次性給粑粑麻麻們講清楚~

1、缺鋅的「鍋」不能讓某一個症狀去背

缺鋅的寶寶確實夠你鬧心的,Ta會逐漸對食物沒有興趣,出現挑食偏食,甚至拒食的表現。

寶寶缺鋅雖然對正常的食物挑剔,但對「奇怪」的東西卻顯得情有獨鍾。比如愛啃咬牆皮、沙土、砂石、頭髮等不能食用的東西,有明顯的異食癖表現。

而且,缺鋅的寶寶還有生長發育不良、身高體重不達標、視力下降、傷口癒合慢、經常出現口腔潰瘍、皮炎、頑固性濕疹等異常症狀。

雖然這是寶寶缺鋅的症狀,但若有人以單一症狀來斷定寶寶缺鋅了,讓你立即給寶寶補鋅,可千萬不要輕易照做。

因為引發這些症狀不單單只有缺鋅才會出現,像寶寶心理焦慮、口欲期、口腔衛生不潔、消毒不到位、飲食搭配不合理等原因同樣會引起這些症狀的出現。

既然症狀不能準確判斷寶寶是否缺鋅了,那什麼才是判斷寶寶缺鋅的標準呢?

2、懷疑寶寶缺鋅了,該怎麼判斷?

我先給各位粑粑麻麻吃個定心丸~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年)數據顯示,我國兒童每日鋅的推薦攝入量為:

0~6個月: 2mg

7~12個月: 3.5mg

1~3歲: 4mg

4~7歲: 5.5mg

所以只要寶寶飲食搭配合理,每日攝入足量的奶和輔食,咱們中國寶寶一般沒那麼容易缺鋅,更不需要額外補鋅!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大部分食物中都含有鋅。

至於判斷寶寶缺鋅的準確標準也不是沒有~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採用靜脈血檢測血清或血漿中的鋅含量,來作為判斷缺鋅與否的標準之一。

但想要更準確的評判寶寶是否缺鋅,除了參考血液中的含鋅量外,還要結合寶寶的日常飲食狀況、生長發育評估綜合判斷。

不過,只要寶寶平時從飲食中攝入足量的鋅,沒必要做血液檢測和生長發育評估。除非出現多個缺鋅症狀,且醫生明確告知需要結合這兩項檢測輔助確診時才需要做。

3、哪幾類寶寶最易缺鋅?

正常且飲食均衡的寶寶一般不需要擔心缺鋅的問題,可患有某些疾病的寶寶就不一樣了…

比如:特定的早產兒、患有先天性鋅缺乏症、腹瀉患兒以及經過飲食、血液、生長發育評估後,被醫生確診缺鋅的寶寶,才需要遵醫囑補鋅。

4、寶寶缺鋅了該怎麼補充?

一般來說,輕度缺鋅以食補為主。嚴重缺鋅以藥補為主,食補為輔。

食補

(1)母乳哺養

母乳中含有促進嬰兒生長發育的鋅,所以有條件的寶媽一定要儘可能的母乳喂養,尤其是初乳中的鋅含量尤為豐富。

(2)奶粉喂養

現在的奶粉中一般也含有鋅成分,所以奶粉喂養的寶寶除了攝入足量的奶外,還要注意及時添加含鋅豐富的食物。

(3)食物補充

動物性食物的含鋅量高於植物性食物,且動物蛋白質分解後所產生的胺基酸能促進鋅的吸收,吸收率一般在50%左右。

因此,補鋅最好的辦法就是多給寶寶吃含鋅多的食物,如:牛肉、羊肉、豬瘦肉、雞心、魚、牡蠣、蛋黃、花生、小米、小麥胚芽、黃豆、芝麻、核桃、胡蘿蔔、土豆等。

藥補

由於影響鋅吸收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是厭食的寶寶往往呈惡性循環狀態,很難從食物中得到需要的鋅,這個時候必須藥物補充。

目前常見的鋅製劑有賴氨葡鋅、葡萄糖酸鋅、硫酸鋅、甘草鋅、酵母鋅等。

如果寶寶食補效果不理想,或嚴重缺鋅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以上鋅製劑改善缺鋅現狀。

5、補鋅時千萬別做這4件事

植酸、膳食纖維及過多的亞鐵離子以及鈣會妨礙鋅的消化吸收,所以在補充鋅製劑的同時應當避免以下4件事:

進食大量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亞鐵離子以及鈣製劑;

牛奶不利於鋅的吸收,所以補鋅時不宜與牛奶同服;

鋅製劑不宜空腹服用,應在餐後服;

二手煙會妨礙寶寶鋅的吸收,所以不管缺鋅與否,都要讓寶寶遠離二手煙。

鋅雖對寶寶生長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如果攝入過多也會造成中毒,誘發缺鐵、缺銅、貧血、生長受阻、關節出血、骨骼分解、腎衰竭、心腦血管疾病等,因此即便確診寶寶缺鋅了,補充也一定要適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uBdBGwBmyVoG_1Zpee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