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童年時光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時刻,一個孩子性格、脾氣、三觀都會在這個時期初步建立,並對以後人生的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
李玫瑾教授指出:在童年時光中,每個孩子都會經歷三個最重要的階段。他們分別是14歲,初嘗青春期,16歲,接觸社會責任感,18歲,正式成人。
這三個階段決定了孩子以後想成為怎樣的人以及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孩子人生中的這三個生日很重要,想要人生走不偏,父母必須要提前做好準備。
第一個生日:14歲
當孩子14歲的時候就已經宣布他們正式進入青春期,青春期是美好的,也是容易迷失的。青春期處理不好的孩子容易產生一些負面影響。
1)叛逆厭學
荷爾蒙的分泌讓很多青春期的孩子精力旺盛,容易衝動,他們總是想做出一些特立獨行的事情引起別人的注意。比如抽煙、喝酒,和一些年齡大孩子打架,宣洩自己的情緒,學習在他們眼中枯燥乏味。
2)早戀
青春期的懵懂感情容易被孩子們當成愛情,對異性產生的依戀情愫讓他們無法分辨友情和愛情的區別。女孩子開始想變美,學習化妝打扮自己,男孩子開始追求女孩子獲得成就感。
【做法】:想要幫助孩子成功度過青春期,父母需要和孩子成為朋友,以朋友的方式來解決孩子的青春期問題。
1)認真傾聽
父母覺得孩子的一切想法都是幼稚的,對於孩子的一些創意和看法都會表現出不屑,久而久之孩子會覺得和父母無法溝通。作為家長我們需要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並表示出極大的興趣,引導孩子把自己的小秘密告訴我們,及時發現問題。
2)親身實踐
父母覺得自己是過來人,有很多事情都會提前替孩子處理,本著為孩子好的出發點,孩子們卻一點都不領情。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親自帶孩子去體驗他想實現的生活,見識他想要的事物,當發現自己的選擇是錯誤的時候,他們會放棄冒險。
3)尊重選擇
面對一些人生的選擇,我們往往覺得自己更有發言權。太多的規矩限制了孩子的發展,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會畏畏縮縮,沒有自己的主見。在一些不觸犯原則底線的事情上,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尊重才能讓孩子願意和父母成為朋友,不能有任何反抗意見的教育只能稱為統治。
第二個生日:16歲
在中國法律里,16歲以上的孩子已經已經具有了完全的行為能力,能夠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時,一個正確的人生方向決定了以後前途的發展。
1)為人處世的形成
面對家庭、朋友、學校不同的人群,不可避免的需要人際交往。有的孩子性格內向不敢說話,有的孩子樂觀向上渾身充滿魅力。交際能力影響了他們的為人處世能力。
2)三觀的形成
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決定了孩子以後的人生選擇。有的孩子想成為優秀的人才,有的孩子偷懶耍滑不願意付出辛苦。三觀的形成影響了孩子社會角色的選擇。
【做法】:這時候的父母需要選擇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幫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導向。
1)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從父母平時的言談舉止中,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行為。所以對於一些社會事件的處理,父母首先要有自己的原則方式,並耐心講給孩子這樣做的原因。
2)榜樣力量
年少時需要信仰,孩子崇拜怎樣的人,就會努力成為這樣的人。社會中有很多優秀的榜樣,讓孩子多學習榜樣的人生方式,樹立自己的理想。
第三個生日:18歲
18歲的成人禮宣告孩子們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大人了,對未來的清晰規劃讓他們更容易成為人上人。
1)見世面
高中畢業後即將進入大學時代,孩子們初步進入社會中,見識世面非常重要。通過旅遊、聽演講、參加各種聯誼活動,讓孩子見識外面大千世界。
2)交朋友
兒時的朋友更容易成為一生的朋友,每一個朋友都會給孩子的未來帶來無數人脈和資源。學會交朋友讓孩子們受益一生。
【做法】:父母需要教會他們社會生存技能,讓他們在未來競爭中更有優勢
1)言傳身教
父母可以帶孩子和自己的朋友接觸,讓自己的朋友給他們上進入社會的第一課。
2)嘗試獨立
多讓孩子嘗試一些獨立的社會活動,比如擺地攤掙錢,自己組織活動,獲得社會認同感。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