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秦嵐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及結婚、生育有關的話題,她的一段霸氣回應一下子上了微博熱搜第一。
她表示:「前幾年有催婚的,說人不想結婚是不想負責任,我覺得很奇怪,為了結婚而結婚才是不負責任吧?
還有人說生孩子是女人的義務,我想說,我的子宮使用不使用,關你什麼事?而且,如果有了孩子,你還得深思熟慮,希望給他一個什麼樣的人生。」
不得不說,這一段回應說得太對了。
現在41歲的秦嵐,仍然是單身。
大齡未婚,好像是原罪一樣,被人不斷地拿出來鞭屍。朋友還勸她在結婚上「不要太追求完美」。
似乎女人只有結婚了、生孩了,才算得上完整一樣。評論區竟然還有人打著「不孝」「繁衍」的名義認為女人生孩子天經地義。
都2020年了,我都快被評論區氣哭了。其實女人們並不是不想生孩子,只是不想被逼著生孩子。生育自由,理應被尊重。
「生育才是女人最重要的價值」,
是最可笑的世俗
仍然記得大學室友問我:「你對結婚後不生小孩的女人,有什麼看法?」
原來室友的姐姐結婚三年,一直都沒有要孩子,她跟老公兩個人都認為先穩住事業要緊。
可是三年里,有兩年多都是來自婆婆、媽媽乃至老家鄰居的議論。
有次回娘家,她無意中聽見鄰居問她媽媽:「你家慧慧是不是有病?結婚這麼久一直沒動靜。」後來,鄰居還帶著她媽媽四處求偏方。
室友跟我講述這些的時候,眼裡充滿了憤怒和無奈。
對一個女人最大的惡意,就是告訴她:「生育才是女人最重要的價值。」
朋友的鄰居金枝結婚後,應著婆婆的心愿,第一年就生了孩子。後來,迫於生計,她和丈夫計劃著先不要二胎。
可婆婆心急,隔三差五地打電話催:「回來吧,再要一個孩子,生下來大不了我幫你們帶。你看咱們鄰居,結婚三年都倆娃了。」
金枝咬口不松,就是不要二胎。其實婆婆根本沒幫她帶過孩子,而且還要供應一位上大三的女兒。
金枝自己也要還房貸、車貸,孩子也上了幼兒園。老公在外面打工,每月還會問家裡要點錢,此時要孩子無疑是雪上加霜。
有時,比身累更折磨人的是心累,千萬別把對人生的期待,寄托在生孩子上。
其實,在別人的世界裡,二胎無論好與不好,都沒有辦法成為你生或不生的理由。
在《願你慢慢長大》,劉瑜分享了這樣一則故事:
朋友問她:「為什麼你要生孩子?」
她說:「為了讓人生更完整。」
朋友說:「這豈不是很自私?用別人的生命來使你的生命更完整?」
劉瑜一時語塞,後來她說:看到鋪天蓋地的「感謝母親」「偉大的母愛」之類的口號時,我只覺得不安甚至難堪。
這個世俗,對女性總會有一些道德捆綁。
而對女人來說,用另一個生命求一個心安理得,是最自私的選擇。
生孩子的苦痛和危險,
不應該被熟視無睹
《愛情公寓五》裡面,美嘉生孩子那兩集,看得我揪心。
她的第一次宮縮來得出其不意,看著她痛苦的表情,聲嘶力竭的喊叫,隔著螢幕我都仍然能感覺到當年自己生小孩的疼~
後來,頻繁的宮縮讓她失去了理智:把自己愛豆的雜誌撕了,還提出了各種無理要求,比如讓呂子喬扮妖怪、扮影帝……
哪個女人不是博命生小孩?
著名影評人「毒舌電影」感慨:在中國,一個嬰兒來到世上看似簡單,但不知背後有多少人,為他努力推開了那扇門。
而背後付出最大的就是——母親。而很多男人竟然認為,生孩子就是像拉粑粑一樣,那點疼忍一忍就過去了。
那是他們不知道,「生門」也是每一位母親所踏過的「地獄之門」:宮縮、撕裂、側切、無麻藥縫合,還有可能遭遇大出血、羊水栓塞……
一個大學教授朋友曾分享過一個故事:
當初博士生複試時,有一位懷孕32周的學生,負責面試的老師都想著做研究壓力那麼大,萬一有不測擔待不起。
但還是留下了她。誰知,有一天她在宿舍羊水破了,導師接到電話後連夜去了醫院,被告知是前置胎盤!四個字,足夠知情的人心頭一顫!
當時急著手術,這位博士生丈夫又在外地、家人都不在身邊。見導師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她說:「老師,你簽吧,請一定要保孩子,出了事你不用負責。」
為了盡力保住她的生命,醫生只能摘除她的子宮!
母親真的很偉大,但並非每個女人都要成為偉人。
有人會告訴女孩子,有一位可愛的小孩子有多好。
可很少有人告訴她們,生孩子會遭受很多痛苦,比如孕吐、宮縮等,甚至還要在鬼門關走一遭。
更沒有人告訴她們,始終是自己一個人面對產後問題。
根據美國一個專業的醫療諮詢網站webMD的數據,以下為女性的常見產後問題:
產後感染(包括子宮,膀胱或腎臟感染)
分娩後出血過多、會陰部疼
乳房腫脹,感染
妊娠紋
尿或大便失禁
產後抑鬱等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真的是一道毒雞湯。這一句話把母親生孩子的苦痛、育孩子的孤獨和筋疲力盡,都一帶而過。
每個女人,都有權利決定是否生育
徐靜蕾已經45歲,不僅婚姻「任性」,就連生育也很「任性」。
魯豫採訪她時問她:「如果你男朋友跟你說,我們要一個孩子吧,你會怎麼辦?」
徐靜蕾說,自己會考慮,但很大可能不會生,因為自己還沒玩夠。
這可能就是徐靜蕾活得如少女般洒脫的原因。
在2015年的時候,她就去美國凍結了九個卵子,而此舉也得到了男友黃立行以及他爸媽的支持。
每位女性對生育的選擇,都應該被尊重。
凍結卵子後的徐靜蕾,每天活得都很多姿多彩,從她的微博中,我們經常看到:
不拍戲不導戲的時候,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或者畫畫、做手工、練練書法。
她說:「我對現在沒什麼可遺憾的,該在的還在,不該存在的也不存在。」
斯賓塞在《成為簡·奧斯汀 》里說:「不要在任何東西面前失去自我,哪怕是教條,哪怕是別人的目光,哪怕是愛情。」
當初39歲的高圓圓婚後,一直被粉絲催生,當所有的輿論都向她一個人砸來時,趙又廷「霸道護妻」說:「我們有自己的打算!」
不用世俗的眼光去迎合別人,不勉強自己,也不想未來。
生不生孩子是女人的權利,而不是義務。
女人這一生,要為自己而活
紀錄片《生門》的導演陳為軍說:「都說生育是兩個人的事,是老公、老婆的事情,其實不是。真正面對一切的,是女人。」
仍記得演員張娜拉還原的媽媽獨自一人帶娃的生活狀態:
寶爸工作纏身,經常不顧家。而妻子則一人帶娃、做家務。諾大的房間裡,常常是她忙碌的身影、孩子的啼哭。
有時上個廁所,孩子一看媽媽「不見」而拍門大哭;想趁孩子睡覺吃口飯,剛吃一口,孩子就開始哭鬧,又不得不放下碗筷哄孩子……
好像有了孩子之後,每位女性一夜之間都變成了「超人媽媽」。
視頻一出,戳中了無數寶媽的痛點,很多人表示,如果再來一次,自己肯定不會隨便要孩子,怎麼也要等生活安穩一些再說。
其實,有些女性擁有的從來不是不想生孩子就不生孩子的權利,而是被迫生育卻聲稱自願生育的無力。
生育權,並不是不生孩子,而是生育的自願,能夠決定生與不生以及什麼時候生。
特別是二胎問題,如果豬隊友給力,家庭和睦,不是我一個人照顧娃,且負擔得起,有精力,我自己肯定也願意生。
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誰都沒有權利去干涉和束縛別人的生活與選擇,每個女性也不僅是培育下一代的營養皿。
願每位女性:都能像風一樣自由,所過之處皆是風景!
還記得我生番茄的時候,土豆爸全程在場,目睹了整個血腥的、撕心裂肺、鬼哭狼嚎的生產過程。
終於生出來了,他抱著還滿身淌著羊水的番茄,連連感慨:好神奇啊~
即使那時候還特別虛弱,我仍然忍不住白了他一眼:你當然覺得神奇,我的痛你都體會不到。
看,想要男人做到感同身受,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總算對生孩子的艱辛有了了解。後來,土豆爸就變得不那麼豬隊友了,即使吵架,大部分時候他也會讓著我。
我覺得,對於生孩子這事,每個女人都應該理直氣壯地說:
我是因為愛你,才願意豁出性命來跟你生孩子,還有,自覺點好嗎,養孩子是兩個人的事情!
你好,我是旅居德國的土豆番茄媽!3歲女兒番茄、7歲兒子土豆的麻麻,已出版書籍《萌寶土豆在德國》《世界上最好的家就是爸爸愛媽媽》。
這裡有婚姻婆媳、母嬰育兒、學童成長、幽默吐槽, 我想通過文字和漫畫,讓大家在家長里短里得到一點有價值的東西。關注我,我們一起經營幸福家庭。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_RsV3MBfGB4SiUwD9G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