噁心、嘔吐、心悸......只因吃了這種食物,一家三口被放倒!

2020-08-21     東莞時間網

原標題:噁心、嘔吐、心悸......只因吃了這種食物,一家三口被放倒!

從小到大爸爸媽媽都說不要亂吃東西,

但總有人不聽話!

亂!吃!東!西!

吃出禍來了吧.....

這不,

最近家住中山沙溪的 一家三口突然感到

噁心、嘔吐、心悸......

只因吃了這種食物,全被放倒!

近日,家住沙溪的房某一家三口,晚餐時因為進食了自采蘑菇,出現了噁心、嘔吐、心悸等中毒症狀。

兩名家屬被送到了中山市中醫院ICU救治,房某則被緊急轉送到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入院時房某已出現肝功能損害,若不及時處理,將會出現肝衰竭,甚至生命危險。

慶幸,經過48小時的全力救治,房某的肝臟功能漸漸好轉,目前轉到普通病房進行康復治療。

#7月14日,雲南一女子,吃野蘑菇中毒致幻躺病床唱忐忑#

#8月1日,四川一家七口誤食野蘑菇中毒#

#8月19日,中山一家三口吃蘑菇中毒,出現肝功能損害#

注意!

6月-9月是蘑菇中毒的高發期

每年的6月-9月是蘑菇中毒的高發期。

一般來說,吃了有毒的蘑菇後會 在半小時到六小時之內發病,對於蘑菇種類不明的, 超過六個小時發病者要警惕致死性蘑菇中毒。

是不是很可怕!

所以,

關於蘑菇中毒的那些事

我們還是要知道知道的

#常見毒蘑菇類

毒蘑菇又稱毒蕈,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實體食用後對人或畜禽產生中毒反應的物種。

我國毒蘑菇約有100多種,引起人嚴重中毒的有10餘種,分布廣泛。我國每年都有毒蘑菇中毒事件發生,以春夏季最為多見,常致人死亡。

記住它們,

不要亂采來吃

野生蘑菇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長,但毒蘑菇的發生季節主要集中在6-9月,由於部分有毒的野生蘑菇與平常的可食用蘑菇在形態上很相似難以區分,因此容易導致誤食進而引起中毒。

#5種毒蘑菇中毒症狀

1. 出現幻覺:

2. 引起胃腸炎:

3. 出現肌肉溶解症狀:

4. 引起溶血;

5. 胃腸道不適後痊癒幾天,後又出現噁心、嘔吐。

若出現上述可疑症狀,

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誤食毒蘑菇如何自救

1. 立即呼叫救護車趕往現場;

2. 要立刻進行催吐,可先讓誤食者服用大量溫鹽水,5-10ml一次,然後用手指(最好用布包著指頭)刺激咽部,促使嘔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

3. 孕婦慎用催吐;

4. 如果中毒者出現昏迷,則不宜進行人為催吐,否則容易引起窒息;

5. 加蓋毛毯保溫;

6. 凡同食用過同樣蘑菇者,無論是否發病,同樣需立即到醫院進行檢查;

7. 食用過的剩餘蘑菇,應留存以供檢驗,查明中毒原因。

#野生蘑菇中毒的類型

胃腸類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肝臟損害型、呼吸與循環衰竭型和光過敏性皮炎型。

毒蘑菇

其中,胃腸中毒型最為普遍。

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後出現頭昏、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幻覺等中毒症狀,要立即就近就醫,告知醫生毒蘑菇或野生植物食用史,並保留好食物樣本,以利於後期鑑別及有針對性的救治。

#對待野生蘑菇要有「三不」

1、不採摘野生蘑菇。不要因為好奇或為了滿足口腹之慾採摘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

2、不銷售野生蘑菇,也不要購買來源不明的蘑菇。勿在路邊攤出售或者購買野生蘑菇,即使在正規市場上購買蘑菇也要保持警惕。不要偏聽偏信,採購沒吃過或不認識的蘑菇。

3、不食用野生蘑菇。不論是家庭飲食還是集體聚餐、民俗旅遊都儘量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確保飲食安全。

毒蘑菇

溫馨提示

不要嘗試用聽來的所謂的「民間偏方」去分辨毒蘑菇,因為很多方法都是訛傳,沒有科學依據。即使是專家,在分辨的時候可能也需要用到專業的儀器才能將外形相似的品種分辨開來。

資料圖片(記者 程永強 攝)

最後提醒大家:

市民如食用有毒植物後出現

噁心、嘔吐、腹痛、腹瀉

伴頭暈、頭痛、四肢乏力等症狀,

要立刻進行催吐,

將未消化的有毒植物排出體外。

可先讓誤食者服用大量溫鹽水,

5-10ml一次,

然後用手指(最好用布包著指頭)

刺激咽部,促使嘔吐。

最重要的是,務必立刻到醫院診治。

來源: 廣東公共DV現場、廣東疾控、健康榜

編輯:莫鳳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PiVInQBeElxlkkaC-t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