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次來華,讓他與不少中國傳媒人建立起「朋友圈」。
8月11日,美國傳媒大亨薩默•雷石東(Sumner Redstone)逝世,享年97歲。
雷石東對現代傳媒業、娛樂業的影響極為深遠,最著名的便是著名的「內容為王」理念。1990年,雷石東定下了維亞康姆的發展戰略——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內容供應商,他說,「誰做傳送不管,我就是要放上最好的內容,傳媒企業的基石必須而且絕對是內容,內容就是一切」。
在這一核心理念下,雷石東一手締造的維亞康姆堪稱一個全球性的媒體「帝國」,涉足電影、電視、出版及娛樂業,旗下擁有派拉蒙電影公司、MTV全球電視網、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等子公司。內容涉獵廣泛,從出版社到電影製作到電影院線與影像出租;從兒童頻道到年輕人喜愛的MTV音樂電視網;從有線電視台、廣播電台到戶外媒體與主題公園……
1997年,雷石東首次來到中國,隨後常來常往。2004年3月20日,雷石東在清華大學發表演講——
「我已經連續6年來中國了,中國應該成為任何全球策略的一部分,我定期來中國,而且發展了個人的關係,同政府,同媒體業,同很多的合作夥伴建立了好的關係,了解中國的文化、美食、歷史,更重要的是了解中國人民,這對我來說都是充滿信心的東西,中國肯定對我們公司未來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雷石東在清華大學演講(來源:新浪科技)
中國龐大的電視市場、極高的發展潛力和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讓雷石東充滿興趣,而他與中國的故事,又遠不止如此。
中國「朋友圈」
世紀之交,維亞康姆通過旗下最國際化的部門——MTV全球音樂電視網,以節目交換的形式進入中國,MTV全球音樂電視網中國分支就成為維亞康姆中國業務的「排頭兵」,維亞康姆旗下其他公司如派拉蒙等都由MTV中國負責協調其在中國的開發業務。
在業務拓展的基礎上,雷石東數次來華,這樣的經歷讓他與不少國內傳媒業的人物建立起「朋友圈」。
比如曾在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SMG)擔任了十年一把手的黎瑞剛。後來,當有西方製作人想來中國市場,諮詢應該找誰當合作夥伴,雷石東的推薦就是黎瑞剛。對於黎瑞剛,雷石東的稱呼為「我的一個朋友」。
黎瑞剛
還有曾擔任湖南廣電領頭人的魏文彬。2004年,魏文彬托投資家熊曉鴿組織策劃首屆中國金鷹國際文化產業論壇,一開始,熊曉鴿邀請了《綜藝》美國總部總編彼得•鮑爾。彼得受邀後透露雷石東也是他的老友,經彼得邀請,雷石東欣然答應前來參加此次活動。
魏文彬與雷石東夫婦(來源:新浪娛樂)
這次湖南之行,魏文彬陪著雷石東參觀了湖南廣電中心、金鷹影視文化城,雷石東還參與錄製了一期訪談節目《背後的故事》。而後,雷石東發出感慨:「維亞康姆的成長曆經了很多年,但湖南廣電在短時間內發展得這麼成功,感到很震驚」,通過這次見面,雷石東對於同湖南廣電開展共同製作節目、成立公司等方面的合作,產生了濃厚興趣。
雷石東參與《背後的故事》錄製(來源:湖南廣電)
多次訪華,雷石東的主要目的顯然是拓展市場,他自己也曾說是「為了獲取商業利益」。從63歲毅然二次創業收購維亞康姆開始,雷石東的商戰經歷也曾打動了不少人。
比如曾採訪過雷石東的「名嘴」水均益,在他的職業生涯回顧式書籍《益往直前》中,提到了一個片段——
我曾經採訪過美國維亞康姆集團的總裁雷石東,我採訪他的時候,他已經80多歲了,我們不可避免地提到了年齡,我說:「您看您這麼大歲數,還奔波在生意場上。」
他說:「我內心堅定地認為我就這麼大歲數,我依然還能做我在40歲能做的事,這是我的一種信仰,也是讓我的內心和軀體保持活力的一個很好的辦法。」
回頭想想,他這話真的很有道理,精神力量對一個人來說是強大的支持。我的人生,其實是一個盈利的過程,能從伊拉克活著回來,這條命都已經賺到了,後來還做了這麼多欄目,每一次我都沒有把我的籌碼輸掉。
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在40歲之前,遍讀了西方傳媒鏈上許多大鱷的傳記,而在這些大鱷當中,他尤為推崇雷石東,他認為在維亞康姆的崛起過程中,包含著一種「商業智慧」。不過,對於王長田來說,他做的更多是借鑑,並沒有全盤吸取。40歲後,王長田不再讀他人的傳記,「中國的傳媒娛樂產業,與西方有著太多不同,自己的路要自己去走」。
王長田
由喜愛而自信
「中國是我最喜歡的國家」 。
雷石東的中國情結,無疑可從他的數次中國行看出,每次來華,在媒體面前,他都會一次又一次說起這句話。
根據媒體當時的描述,這位傳媒巨鱷很愛吃中餐,吃飯的時候用筷子,他對於中國家常菜的喜好異於其他外國人,諸如宮爆雞丁、咕老肉等,但對吃辣不太適應。
來源:看看新聞
2002年,雷石東先後兩次來訪中國,其中一次更是在中南海與中國領導人會面。在那次會面中,雷石東表示,美國有很多人還不了解中國,他願意加強與中國傳媒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自從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維亞康姆就在多方面與國內團隊進行密切合作。維亞康姆旗下派拉蒙影業多部電影經批准在中國上映;MTV與央視聯手,舉辦大型電視頒獎晚會和音樂會,《為中國喝彩》戶外演唱會等音樂精品向全球播出,雷石東曾表示,「CCTV—MTV頒獎晚會」就是合作的例子。
不過,維亞康姆的中國市場拓展並非一帆風順,面對龐大的受眾群,維亞康姆迫切需要藉助新的商業模式獲得突破。
於是,2004年,雷石東到訪了中國更多城市,北京、廣州、長沙,以及中國香港,無數的活動、會見、採訪在他的時間表上排得密密麻麻。
這一年,雷石東在北京宣布維亞康姆與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成立合資公司製作青少節目,這家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電視節目製作公司;面對媒體,他又宣布與北京電視台開展深度戰略合作項目,以音樂和內容領域為主。4月,MTV全球音樂電視台在廣東省順利落地播出。9月,雷石東先後造訪香港、廣州、長沙。
雷石東造訪廣州(來源:金羊網)
當時,雷石東斷言,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會是世界上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
這位傳媒巨鱷對中國的偏愛讓他對於維亞康姆在中國的競爭力頗感自信。
「在中國,沒有人看默多克的電視節目,但很多人看MTV」,當有人問起默多克與他的競爭時,他總會表示,「你認為他比我好嗎?我覺得在中國有很多的分銷渠道,這是我們一個很大的優勢。」
遺憾的是,即便雷石東在華投資不斷,卻遲遲無法做出突破——維亞康姆也有同中國各地電視台合作,但其內容覆蓋渠道主要還是停留於廣東及各地三星級以上酒店和涉外小區的螢幕。之後數年,維亞康姆在中國市場的動作愈發謹慎,版圖也沒有擴張,遠沒有國際併購上的聲勢。這也使得他的維亞康姆不如默多克和新聞集團在中國的名聲來得「兇猛」,「排頭兵」MTV如今也是暗淡了星光。
畢業於哈佛,福布斯富豪榜的常駐嘉賓,晚年披荊斬棘一路收購讓人看到一個打敗年齡的傳媒大鱷……如今,一代傳奇落幕,而在他與中國傳媒業的故事,還有很多可講。
-END-
輪值主編丨依梧
作者丨宵夜
編輯丨捉五魁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