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獎觀察:「小小年」中穩步發展

2020-11-29     文娛頭版

原標題:金雞獎觀察:「小小年」中穩步發展

廈門第二年,特殊的一年。

11月28日,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正式落下帷幕,20項大獎盡數揭曉。

從2019年首次在廈門舉辦開始,金雞獎就被寄予厚望。受疫情影響,2020年電影行業遭受重創,第33屆金雞獎如約兌現一年一評,無疑給電影行業提振了士氣。

本屆金雞獎在活動設置上沿襲上一屆,除了頒獎典禮,影展、論壇、創投、星辰大海計劃等活動也頗受關注,雖然參會人數、活動天數有所下降,但對電影行業關照的力量不變。

一年一評:新片極少,《奪冠》「奪冠」

本屆金雞獎是恢復一年一評開局之年,評獎範圍是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之間通過審查的影片。2020年受疫情影響,復工後上映的多數新片不在評選周期內,因此本屆金雞獎入圍影片大多為去年的「老片子」,且和百花獎高度重合。和往年相比,分量「輕」了許多,被網友稱為「小小年」。

電影《奪冠》是為數不多的新片,一舉攬下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最佳攝影三項大獎,成為當晚最大贏家。《奪冠》由陳可辛執導、張冀編劇,兩人此前合作的《中國合伙人》已在第29屆金雞獎拿下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三個獎項,《奪冠》是第二次獲獎,接下來還有兩人合作的影片《李娜》待映,能否三度獲獎,令人期待。

黃曉明憑藉《烈火英雄》中消防隊長「江立偉」一角獲得最佳男主角,這是他繼《中國合伙人》後二封「影帝」;《少年的你》「陳念」一角讓周冬雨連續收穫七個影后,此次拿下金雞獎後,周冬雨實現了女演員獎項「大滿貫」。另外,兩人在今年百花獎也獲得最佳男、女主角獎項。

同樣在百花獎上取得好成績的《我和我的祖國》,在本屆金雞獎中摘得評委會特別獎。最佳男女配角分屬印小天(《烈火英雄》)、袁泉(《中國機長》),最佳導演歸屬《白雲之下》導演王瑞,最佳美術片獎頒給《哪吒之魔童降世》,最佳紀錄/科教片由《掬水月在手》獲得,最佳音樂獎則空缺。

值得一提的是最佳戲曲片(《貞觀盛世》)、最佳兒童片(《點點星光》),這兩個屬於金雞獎的特色獎項。中國第一部電影由戲曲始,戲曲片是中國電影獨有的特色類型,兒童片在大部分電影節典上也不作具體劃分,金雞獎對這兩個片種單獨頒獎,可見獎項設置細緻。

金雞獎一如既往地對電影藝術家們致敬表彰,從第32屆金雞獎起,終身成就獎更名為中國文聯終身成就電影藝術家榮譽,本屆這一榮譽授予了82歲的導演丁蔭楠、90歲的導演趙煥章以及87歲的演員金迪。

中國文聯終身成就電影藝術家榮譽表彰現場

展映豐富:專業和特色同步

金雞影展按照地區劃分為不同單元,國產影展與國際影展參展影片「新」意濃厚。

國產片方面,《第十一回》《又見奈良》《野馬分鬃》《烏海》《日光之下》《花這樣紅》等20餘部優秀國產新片集中展映。此外,金雞獎期間,還有多部口碑好片宣布續集新動態,《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拆彈專家2》即將上映,《誤殺2》也提上日程。

國際影展歷時10天,來自以色列、埃及、日本、伊朗、馬來西亞等30個國家的影片,包括《溫蒂妮》《情事》《某種寂靜》《純金行動》《電影院和我父親的死亡》等,其中多部影片是在中國內地首映。參展影片類型也頗為豐富,有埃及懸疑片《藍象:黑暗細語》,日本愛情片《在街上》,希臘傳記片《房間裡的成年人》等。

港澳台影展則多了幾分「老味道」,徐克導演處女作《蝶變》、李惠民執導《新龍門客棧》、許鞍華執導《胡越的故事》、于仁泰執導《救世者》等多部經典修復影片參加展映。新片發布、老片回顧,金雞影展越來越專業。

影展還特別聚焦時代主題,推出脫貧攻堅主題展,在福建省21家影院、6所高校和20個農村放映366場,除熱映影片、金雞獎入圍影片外,還有《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熱土》《又是一年三月三》等多部脫貧攻堅題材影片。

產業傳導:女導演表現不俗,青年影人受關注

今年,全新出發的金雞獎更加關照產業發展,在挖掘新人、行業探討等方面開展多個活動。

金雞電影創投大會是金雞獎的一大亮點,黃建新、劉德華、徐崢作為本次創投主評審,三位電影人都在帶新人入行方面有成功經驗,可以看出金雞創投對年輕影人的期待。本次創投有30個項目入圍,女導演的項目普遍受到肯定,導演王麗娜、宋麗穎和劉斯逸都獲得了最具潛力導演獎,《臍帶》和《好願在人間》獲得評委會推薦項目,《村莊音樂》獲得最大獎評委會優勝項目。女性創作者已經是一股日漸崛起的力量,她們的機會也越來越多。

創投大會主評審劉德華、黃建新、徐崢

星辰大海計劃旨在在挖掘賦有潛力的青年電影演員,培養中國電影未來的新希望,今年選出40位演員,其中周冬雨、易烊千璽、王俊凱、陳飛宇、陳學冬等連續兩年入選,每一位入選演員背後都有一位在電影領域取得不俗成就的推薦人,這樣的設置也是繼承電影行業一直以來「傳幫帶」的傳統,但入選演員能否在電影事業上有所建樹,還要看他們自己的發展。

論壇方面,有電影人們分享疫情期間感悟思考及創作經歷;也有圍繞電影現象、女性電影類型進行討論,展望行業趨勢;還有聚焦電影投融資,從資本角度探討產業發展。詠梅、郭帆、大鵬、李少紅、萬瑪才旦、田羽生、饒曉志、李霄峰、董潤年、姚婷婷等創作者,傅若清、王健兒、王長田、應旭珺、顧思斌等企業家,尹鴻、陳犀禾、丁亞平、陳旭光、劉藩等專家學者,彙集金雞獎,從各個環節、各個角度為電影交流發聲。

可以看到,在「一年一評」開局之年,本屆金雞獎對於電影行業發展的推動作用愈發明顯。為期4天的金雞獎成為行業發展縮影,碰撞出的熱點或將成為電影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風向標。

-END-

主編:依梧

作者:派太星

編輯:方有財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VfJGXYBjdFTv4tAClO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