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價值線研究院
作者|價值線研究員 文刀
5月8日,證監會召開第十八屆發行審核委員會2020年第66次發審委會議,崑山滬光汽車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崑山滬光」)首發獲通過。
價值線研究院發現,這家已過會的企業,因此前出售的一家小貸公司的舊案,捲入一場1459萬元「欺詐」官司,涉嫌騙取擔保款,董事長成三榮、財務總監王建根均身陷其中。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去年12月表示,將對該案再審。
招股書對這一案件沒有提及,而發審委的發審會提問環節也未涉及這一案件。
IPO前緊急剝離滬成小貸
招股書顯示:崑山滬光主營業務為汽車線束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崑山滬光此次募投項目是在目前主營業務基礎上的擴充和提升。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後,崑山滬光將實現新增30萬套成套線束、50萬套高壓線束、30萬件發動機線束、800萬件其他線束的生產能力。
除主業之外,公司早期曾涉足小貸業務。
招股書顯示,滬成小貸系由崑山滬光前身滬光有限、崑山市惠通包裝裝潢有限公司、江蘇彩華包裝集團公司及其他自然人股東於 2010 年共同出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20,000 萬元。
2015 年 7 月 31 日,滬光有限與崑山市惠通包裝裝潢有限公司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書》,滬光有限進一步以人民幣 2,000 萬元受讓崑山市惠通包裝裝潢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滬成小貸 10%股權,一度持股比例高達45%。
招股書稱:由於滬成小貸主要從事小額貸款業務,與公司主營業務不相關,崑山滬光隨後決定出售所持滬成小貸股權。
2017 年 12 月 18 日,滬成小貸召開股東會,決議同意滬光有限將其所持有滬成小貸 23%、12%、5%、5%的股權分別轉讓給崑山同日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蘇州錦融投資有限公司、原有股東金偉慈、徐雪華;同意公司財務總監王建根將其所持滬成小貸 5%的股權轉讓給原有股東馮劍,其他股東放棄優先購買權。
價值線研究院發現:2018 年 1 月 2 日,江蘇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出具了《關於同意崑山市滬成農村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股權變更的批覆》,根據江蘇證監局的相關公告,對崑山滬光汽車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備案日為2018年1月3日。
也就是說,出售滬成小貸獲得金融辦批准的第二天,崑山滬光就進行了IPO輔導備案。
雖然招股書稱:報告期內發行人持有滬成小貸股權期間,滬成小貸不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但如此急於「甩包袱」,崑山滬光是想掩蓋什麼嗎?
舊案將重審,實控人、財務總監或涉欺詐
2019年12月26日,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一份《崑山長順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崑山海帝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與崑山市滬成農村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崑山德振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等借款合同糾紛申訴、申請民事裁定書》(以下簡稱《裁定書》),揭出一樁2015年的陳年舊案,牽涉到了崑山滬光董事長成三榮、財務總監王建根。
案件的一方,是一家因無力還款,已被列入失信企業名單的「老賴公司」——崑山德振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簡稱德振公司),另一方是當時還在崑山滬光旗下的滬成小貸。
《裁定書》顯示,2015年4月14日德振公司向滬成小貸公司借款1000萬元,長順公司、海帝公司、孫炳良等提供擔保。
上述貸款到期後,滬成小貸以德振公司以及擔保人未履行還款義務及擔保義務為由,訴至崑山市人民法院。2016年10月18日判決長順公司、海帝公司、孫炳良承擔擔保責任。2018年4月13日,滬成小貸公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2018年5月5日、7月6日、7月9日長順公司分期履行了1459萬元。
原本看似是簡簡單單的一樁的借貸訴訟,而且已經結案。但就在近期,幾位擔保人卻發現了新的證據——滬成小貸疑似通過劃轉德振公司的銀行貸款等方式,早已在放款第二天就拿到了985萬元,卻仍然就這筆1000萬元的借貸提起訴訟,並從擔保人處拿走了1459萬元。
《裁決書》稱:長順公司、海帝公司、孫炳良最新發現的證據顯示,2015年4月15日,德振公司將帳面餘額15萬元轉給崑山市張浦鎮信恆華泰五金模具廠(以下簡稱信恆華泰,註冊資本10萬元,現已歇業)。同日德振公司向蘇州銀行貸款970萬元,當日德振公司又將貸款來的970萬元轉給了信恆華泰。信恆華泰是崑山滬光財務總監、時任滬成小貸股東王建根名下的企業。
長順公司、海帝公司、孫炳良認為:因此以上事實可以證明,該985萬元系幫助滬成小貸公司走帳之用,實際權利屬於滬成小貸公司。滬成小貸與德振公司之間1000萬元借款中有985萬元債權債務關係已經歸於消滅。幾位擔保人對985萬元債務無需承擔擔保責任。滬成小貸仍主張1000萬元的本息,並要求長順公司、海帝公司、孫炳良承擔擔保責任,與事實不符,與法律相悖。
而德振公司監事鄭道富更指出:德振公司向滬成小貸借款1000萬元還給蘇州銀行,隨即滬成小貸又以德振公司的名義,向蘇州銀行申請了貸款,並把這筆錢轉到了關聯企業信恆華泰的帳上。他當時毫不知情。
「滬成小貸公司給了我1000萬元,在他們監督之下划來划去,他們把1000萬元還了蘇州銀行,又從蘇州銀行貸了款項但沒有給我,直接給了信恆華泰,我和信恆華泰沒有關係。我沒有拿到相應的款項,對整個事情也不知道。」「我後來問了公司財務,財務也不清楚,最後崑山市人民檢察院問我才知道蘇州銀行的貸款是貸下來的。」
在這個案子裡,鄭道富還牽出了崑山滬光的董事長、實控人成三榮。
「2013年左右,德振公司向蘇州銀行借了1000萬元,當時是滬光公司為我作擔保,滬光公司是成三榮負責的,2015年成三榮表示不願繼續為我們擔保。成三榮不給我擔保的話,我就不能從蘇州銀行拿到歸還過橋資金後所能得到的新貸款。」
「成三榮為了解套,讓他的滬光小貸公司提供借款1000萬元,這1000萬元要還給蘇州銀行,成三榮指定要孫炳良作擔保。我告訴孫炳良我向滬光小貸公司借了1000萬元其實是個過橋資金,還了就可以了,希望孫炳良做一個短期擔保,孫炳良電話中就同意了。後來過來補簽了和滬成小貸公司債權債務擔保的合同。」
鄭道富稱:「孫炳良以為我和成三榮設套把他套進去了。」
「當時崑山市人民檢察院也給我看了德振公司和崑山市張浦鎮信恆華泰五金模具廠之間的購銷合同、委託支付,但是我對購銷合同和委託支付都不知道,只聽說德振公司欠蘇州銀行的錢是他們代償掉了。」
如果長順公司、海帝公司、孫炳良、鄭道富所言為實。滬成小貸不但涉嫌騙取擔保人的1000多萬元擔保款,還涉嫌偽造德振公司和信恆華泰之間的購銷合同和委託支付材料。
蘇州中級法院在另一份裁定書中稱: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有誤。撤銷崑山市人民法院民事判決;發回江蘇省崑山市人民法院重審。
針對這一案件重審進展,價值線研究院向崑山滬光公司進行了詢問,但截止發稿,仍未獲得回復。
舊案重審,會否對崑山滬光IPO造成影響,價值線研究院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