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前後的討價還價,其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惡人也有猶豫

2020-07-05     坤麗科技

原標題:吳三桂前後的討價還價,其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惡人也有猶豫

以前我們聊到吳三桂總是會指責吳三桂救援崇禎皇帝不斷地拖延,而在歷史學界關於吳三桂回救崇禎皇帝的這一段也提出了很多的疑惑。因為在目前歷史學界有兩種觀點,一派觀點認為,吳三桂是一個惡棍,他一直都包藏禍心,所以崇禎皇帝讓他來救駕的時候,他一直拖延時間。另一派觀點則認為,吳三桂來拯救崇禎皇帝其實有很多的顧慮,他背後也是拖家帶口,如果要真正來到皇帝面前需要很長時間。那麼問題來了,當年崇禎皇帝面對入關的要求,總是討價還價,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筆者最開始對於吳三桂的歷史並不了解,只是從點點滴滴的小說之中,還有香港的各種文學影視作品中了解。例如當年的白髮魔女傳,裡面的吳三桂就顯得非常的具有野性氣質,他的利益觀沒有國家,也沒有所謂的皇帝,有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因此那時候就覺得吳三桂簡直就是個小人,而且是個小人中的小人。因此在崇禎皇帝迫切的需要有一支軍隊來拯救自己的時候,吳三桂居然拖延不去拯救崇禎皇帝。而且當年的曉松奇談也是明確的指出,吳三桂這個人也是拖延了很長時間沒有拯救崇禎皇帝,這是很不合理的。

在擁有這種觀點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覺得吳三桂是一個惡棍,他耽誤了明朝。但是後來在看不久前的明朝的紀錄片的時候,明史專家卻也提出了一些其他我們沒有關注的東西。當年吳三桂的確可以快速的來到北京城,並且幫助崇禎皇帝。但可惜的是,吳三桂還需要考慮自己軍隊背後的那些事。因為根據史書記載,吳三桂的軍隊人數應該在3~6萬人之間,而這些士兵的背後還有大量的家屬,還有遼東地區的百姓,因此這些人口加起來應該有十五六萬。

最開始崇禎皇帝要求吳三桂帶著軍隊來到北京城的時候,吳三桂就提出過請求,那就是自己手底下的士兵拖家帶口,如果要大規模的遷徙,需要足夠的錢財。吳三桂當年給出的請求就是100萬,因為這十幾萬人都需要徹底的化整為零,拋棄他們的房子,拋棄他們的土地。當年崇禎皇帝非常的痛苦,因為他拿不出這100萬,而所有的官員也不願意出錢,因此崇禎皇帝只能作罷。學者就直接指出,吳三桂這樣的決策是對的,因為十幾萬人要想放棄自己所有的一切,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而且還得不到經濟保障,個人覺得當時這些士兵可能會譁變。要知道當年遼東地區的兵變次數可不少,崇禎皇帝和吳三桂也未必能應付。

所以說吳三桂這一批人,他們根本就不是一隻簡單的軍隊,而是拖家帶口的一群人,如果他們真的要拋棄一切,先不論崇禎皇帝給不給得出代價,就說這些人會不會叛變,這也是值得考慮的事情。至於說後來去拯救崇禎皇帝的時候,吳三桂走得很慢,原因也非常簡單,他必須要帶上這十幾萬的人口,那自然不就走得很慢了。

當然有的人會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為了天下哪裡還顧及這些東西。這種說法其實也只是在旁觀者的角度來說,要是我們是拖家帶口的一個士兵,我們會不會願意拋棄自己所有的一切去追尋一個連工資都不發的皇帝呢?很明顯,這些人不會這麼做,吳三桂也不會這麼做,於是就導致了後來的拖沓。因此個人覺得,吳三桂這個人雖然有罪,但他未必像我們想的那樣的邪惡,當年的點點滴滴都有一定的緣由,惡人也有一些無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wzHnMBfGB4SiUw1ja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