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不同不鏽鋼的研磨拋光

2019-07-29     江蘇海新雙相鋼

不鏽鋼以其優良的耐腐蝕性能,良好的力學性能和加工性能及較好的焊接性能,成為被廣泛選用的工程材料。同時, 通過不同的拋光加工方法, 可以使各種不鏽鋼板材、管材、棒材、異型材的表面具有不同等級的表面光潔度,大大改善了不鏽鋼的外觀,使之達到美學效果,增加了對消費者的吸引力,給人們以美的享受。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都得到廣泛使用。如不鏽鋼化工管道、不鏽鋼容器、不鏽鋼旗杆、不鏽鋼防盜門窗、不鏽鋼樓梯扶手、不鏽鋼水桶、不鏽鋼門碰珠、不鏽鋼廚房器皿等。

一、不鏽鋼大板(鋼廠成品板)

不鏽鋼大板的拋光,有用研磨砂、砂帶和紗筋研磨材料的多種拋光方式。根據不同的用途,可選擇不同的或組合的拋光方式。

(1)用GB2477所規定的粒度為100~120號研磨材料對冷軋不鏽鋼素板進行拋光精整後,不鏽鋼表面是一種半拋光表面。表面粗糙度Ra值為0.4~1.5μm。適用於作建築材料、廚房器皿以及用於製造後需進一步精加工的場合。

(2)用GB2477所規定的粒度為150~180號的砂帶對冷軋不鏽鋼素板進行拋光精整後,不鏽鋼表面是表面更亮的細拋光表面,表面粗糙度Ra值為0.2~1.5μm。廣泛用於餐廳廚房設備、醫療設備、容器正面,並適合作建築物履面及建築物幕牆的緣飾。這種細拋光表面,上面不容易留下指印,也適合於製作不鏽鋼鋼門。這種表面具有鏡面似的反射效果,具有反射各種光源的特殊性能。由於使用砂帶拋光,無論光源外形如何,反射後都是明亮的直線。不管不鏽鋼板的位置和入射的角度如何,這條明亮的直線總是與拋光方向垂直。根據鋼板安裝的方向不同,它可能會在建築物上出現一條水平亮線,也可能出現一條垂直亮線。如果亮線呈水平,則說明鋼板表面拋光紋路是豎直的。這種使用方式,鋼板表面不容易積沉灰塵,也便於沖洗,這一點對高層建築的維護非常重要。

(3)用GB2477所規定的粒度為240號的砂帶對冷軋不鏽鋼素板進行拋光精整所得到的表面,相當於日本標準的240號表面。適用於廚房器皿。

(4)用GB2477所規定的粒度為W63號研磨材料對150~180號的砂帶拋光過後的冷軋不鏽鋼素板再進行拋光精整,不鏽鋼表面有較好的金屬光澤,表面柔和,反光性弱而且不反射圖像,很適合製作建築物幕牆和建築物緣飾,也廣泛用作廚房器皿。

(5)用GB2477所規定的粒度為W50號研磨材料對不鏽鋼板進行拋光,具有高度反射率的准鏡面。相當於美國標準用600號旋轉拋光輪進行精細拋光所得表面。主要用於建築物和裝飾品上。

許多不鏽鋼板銷售商,為了降低成本、更好的服務客戶,自購不鏽鋼板材拋光設備。有的銷售商從不鏽鋼板生產廠家買來成噸的不鏽鋼板後,在設備上使用紗筋研磨材料對不鏽鋼板進行浮動式干磨或/和濕磨拋光,由於操作工不懂磨料磨具,往往達不到拋光的理想效果。

一、不鏽鋼小平板

對不鏽鋼成品板分解後,會得到許多不同規格尺寸的小的不鏽鋼板。這些小的不鏽鋼板,是在生產中最大量使用的不鏽鋼工件。由於各個廠家或拋光「作坊」情況不同,他們會採用不同的方法來進行拋光。

(1)「布輪粘砂」拋光

「布輪粘砂」拋光是用布輪粘結研磨材料的拋光。在過去是最常見的拋光不鏽鋼的方法。在馬達驅動的單頭或雙頭拋光機(砂輪機演變過來)的旋轉的布輪上塗上拋光膏,操作工手持不鏽鋼工件進行拋光。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差,車間工人受污染程度高,經常需要戴口罩操作。

不鏽鋼拋光主要採用氧化鉻和粘結劑製成的堅硬銳利、去除能力強的青蠟。青蠟為拋光蠟的一種。拋光蠟(膏)為拋光材料的固體形式,主要由磨料、有機膏體及添加劑組成,其中磨料的種類、晶型、粒度以及有機膏體的種類、配比等都是影響拋光質量的重要因素。

(2)砂紙拋光

把不鏽鋼工件放在一個桌子或其它平台上,更換粗、細砂紙,利用人力,進行拋光。這種拋光方法與操作工的技能休戚相關。操作工技能高,會拋得比較好。但由於拋光速度低,達到與機器操作的同等級的表面粗糙度,是辦不到的。

(3)角磨機拋光

操作工手持角磨機,在角磨機上安裝120號或/和220號的PVA小磨片(角磨片),對工件進行拋光。拋光之前,有時需要先安裝普通樹脂角磨片,來進行粗磨。PVA小磨片拋光後,有時還會用毛氈輪再拋光,以達到更亮的表面。

(4)氣動砂輪機拋光

在生產車間的氣動砂輪機上安裝研磨拋光輪,拋光面積1平方米以下的不鏽鋼板。(注意:研磨拋光輪的限用線速度應匹配氣動砂輪機,否則出安全事故。)

(5)磨床拋光

在平面磨床上,安裝PVA砂輪,選取合適的工件速度、徑向進給量、砂輪轉速,進行拋光不鏽鋼工件工作,可獲得高光澤度的表面質量。

(6)浮動磨頭拋光

在一個自製的浮動磨頭上,自製昂貴材料的布輪,對面積1平方米左右的不鏽鋼板進行拋光。可得到一個霧狀鏡面的效果。

還有一些其它方法,如振動拋光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aRQ2wB8g2yegNDyo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