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情、守國門、護平安!北京政法人歡迎您回家~

2020-04-02     北京政法

世界多國疫情蔓延

入境口岸防線成為防疫最前線

在北京政法系統

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脫下制服

穿上防護服

變身「大白」

駐守國門一線

歡迎您回家~


築牢國門防線

我們青年民警責無旁貸


3月18日,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局地陣風11級。為了新國展入境人員集中轉運工作順利開展,出入境管理總隊周彥宏奔走在防疫一線,就入境人員的分流、疏導、妥善安置等工作開展實地調研。

他說,「嚴守出入境國門,堅決築牢境外疫情輸入防線,我們青年民警責無旁貸!」


3月11日晚,接到協助做好外籍返京人員指定隔離的工作部署後,順義分局後沙峪派出所朱明迅速做好防護,落實工作措施。里外三層的防護服,一開始需要半個小時穿戴,現在只需要3分鐘就能穿好。

他說,「防疫工作,關乎群眾健康安危,就是要與時間賽跑。我年輕,這個『技術活兒』我來示範。」


2月底,27歲的出入境管理總隊公民大隊楊麗娜主動請纓,申請到檢查站一線開展防疫工作。她主動替老同志和身體不適的戰友們執勤,並細心照顧大家的衣食住行,確保防護措施落實到位。

她說,「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90後」黨員的回信讓我深受鼓舞。小時候,祖國保護我們成長;現在,換我們保衛祖國、保護人民。」

新國展交通秩序有我們守護

從3月10號起,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成為入境北京的旅客轉運集散地,繁忙的車流在這裡匯聚。這裡的交通秩序是誰維護的呢?讓我們走進順義公安分局交通支隊~

視頻加載中...


不負韶華獻忠誠

不負使命寫華章

他們是

逆行者、堅守者、奉獻者

他們是交通支隊全體民警

他們用交警特有的方式

去承擔、去守護、去戰鬥


他們追趕時間

把愛與責任訴說無數遍

春天已至

他們滿懷希望

付諸努力

秉承忠與責

傾注愛與暖



陽光不遠

他們始終堅信

疫雲終會消散

期待再相逢

從社區一線到國門一線

北京檢察人的最美逆行

為全力防範境外疫情輸入,全力以赴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後勝利,懷柔區人民檢察院7名檢察人員毅然從社區防疫一線轉戰機場防疫一線,脫下檢察藍、穿上防護服,成為抗擊疫情的「最美逆行者」。

3月14日,懷柔區人民檢察院檢察人員正式參加首都機場懷柔區域境外返京人員分流工作。

在防護服上寫上自己的名字,方便開展工作。


分流點的工作,不分晝夜,輪到晚班值守時,就靠在凳子上休息一下。等有返京人員到達,便繼續開展體溫測量、登記、安置聯絡工作。


李淵核實歸國人員詳細個人信息。


李淵值守夜班,因為個子高,防護服笨重,不方便趴在桌子上,累了就坐在凳子上靠著休息。


李淵是第一檢察部一名檢察官助理,也是一名90後,三年來他一直從事刑事檢察工作。當他接到參與境外返京人員疫情防控任務,穿上厚厚的防護服的一剎那,更加明白那句話——我們沒有歷經什麼大的磨難,當時代的微塵落在我們的肩上,責無旁貸!


面對剛剛返京的境外人員,一邊要安撫他們回家心切的心情,一邊要按照規定進行隔離安置,他們耐心講解,確保每一位回到祖國、來到中國的人員按規定進行隔離安置,保護自己和大家的健康。

回朝陽對英國留學生,進行戶籍所在地詢問及信息登記。


回朝陽是第三檢察部一名檢察官助理。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連續一個多月堅守在社區疫情防控一線,特別是在接到抽調參與支援新國展、機場疫情防控的通知的時候,依然堅定地說「我沒問題」。從社區一線防控轉戰「國門一線」支援,真正詮釋了一名青年黨員的初心使命和責任擔當。


為做好個人防護,他們每四個小時更換佩戴的口罩;護目鏡因分流大廳人多容易起霧,他們就單獨輪流到室外空地,透氣過後再消毒回到工作崗位上;但是防護服較為稀缺,1小時,2小時,3小時……為了節省防護服他們也儘量不喝水,減少上廁所次數。

佩戴護目鏡、口罩時間過長,肖學成臉上留下勒痕。


新冠肺炎突發後,作為一名老黨員,連續在社區值守20餘天的肖學成再次衝鋒在防疫一線,並且主動請戰堅守夜班崗位。作為「老大哥」,他肩負責任與擔當,主動擔任小組長,讓大家充滿信心一同打贏防範境外疫情輸入攻堅戰。


在錄入並核對好基本信息後,回朝陽(左)作為轉送員,同疾控中心人員將境外返京人員送至保障車輛。

老黨員帶頭衝鋒

青年黨員勇往直前

共同努力築起

防控疫情的堅實堡壘!

待疫情煙消雲散凱旋時

為你們慶功!


使命在肩 衝鋒在前

護你一路平安

3月15日,西城區檢察院2名檢察人員被抽調至首都國際機場支援防疫一線。在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里,在夜晚的點點星光里,他們不分晝夜、堅守國門。

西檢「機場轉運人」


有時候在旅客不集中的時段、特別是夜裡,一兩位零散的旅客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乘車出發,但當我心存愧疚鼓起勇氣表達歉意的時候,往往收穫的卻是一句「謝謝你們」。


在這些瞬間,我覺得沒有什麼困難是不能克服的,沒有什麼委屈是不能承受的,沒有什麼滿足是可以比擬的,正如在大廳里每天都會看到的一句標語: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以愛之名,共同加油!

——西城區人民檢察院孔崴

《假如我是一粒沙》


假如我是一粒沙,

我不願躺在荒蕪的沙漠,

把我放進水泥中,

化為鋼筋水泥,

成為繁華中高聳的大廈。


假如我是一粒沙,

我不願睡在光禿的戈壁,

把我放進柏油中,

化為堅實的路基,

成為通往幸福的康莊大路。


疫情面前,

勤勞無懼的中國人民,

眾志成城,

用犧牲和奉獻,

將病毒扼制。


在21世紀的中國,

面對多元化的世界形勢和文化,

我們不曾迷失。

家國天下的傳統理念,

顯示出了中國人民面對困難時的

團結一心、無畏和無私奉獻。


作為一名普通的司法幹警,

很幸運能成為一名

一線抗疫工作者。

熬夜的痛苦、工作的風險

和源源不斷回國的乘客。


我和無數正在一線奮戰的、

可愛的人無異,

國家繁榮昌盛之時,

我是一粒平平無奇的沙子,

用自己的方式生活著,


但,疫情當前,

為了大家的安寧和幸福,

我願從平凡的沙子變為

堅不可摧的城牆,

守護人民,保衛國家。


——西城區人民檢察院於奎法


他們駐守國門

他們是北京法院人

境外疫情升級

堅決防控境外輸入

捍衛來之不易的戰疫成果

一聲令下

來自懷柔法院的8名青年幹警

卸下黑色制服

穿上白色防護服

全力以赴

護北京、守國門!


他們是:聶頌、杜洪亮、王明泉、李柏成、王海亮、李茗一、劉佳奇、張鑫。


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聲音。


聶頌:忍受一時的不適應是為了早日打贏這場抗疫戰


洗手清潔;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工作帽;戴醫用防護N95口罩;戴內層手套;穿防護服,穿防水靴套;戴護目鏡;戴外層手套......


一套流程下來,第一感覺就是不舒服,行動也不便,還得小心注意不要損壞。儘管步驟很多,條件艱難,但,我們也要迎難而上,忍受一時的不適應是為了早日打贏這場抗疫戰。


杜洪亮:深刻體會到了醫護天使們的艱辛


簡短培訓後,走上了戰場。繁瑣的防護服穿與脫,八個小時不喝水,不如廁,深刻體會到了奮戰一線的醫護天使們的艱辛。


深知以後將面臨更加繁複的工作,努力抓好每個細節,不出紕漏。願疫情早日結束,我和我的戰友平安回到懷法大家庭。


王明泉:我們所做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值得的


即使我只是眾多接待歸國人員志願者中微弱的一小份子,即使八小時的值守只是睡中人的酣然一夢,即使防護裝備全程在身並不是那麼方便,即使漫漫長夜無法休息,但只要能助力防止病毒的擴散傳染,維護首都疫情防護秩序,我們所做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值得的。


李柏成:從未想過自己會離抗疫戰線這麼近


交錯的白夜班,顛倒的生物鐘,不太適應的防護服,從未想過自己會離抗疫戰線這麼近。怕父母家人擔心,只告訴他們在法院正常上班,對參加入境人員排查移轉隻字未提。


能夠在這場戰「疫」中出一份力,是我的責任和使命。看著每天努力的所有人,我堅信我們一定會克服這一切的困難,迎接明媚的春天!


王海亮:全力確保每一環節安全無疏漏


終於踏上戰場,第一場就是大夜。跟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相比,我所做的工作太微不足道了,還要繼續努力,做好境外返京人員的登記、安排等工作,全力確保每一環節安全無疏漏,為防控境外輸入盡一份力。


李茗一:新婚第五天踏上征程,我願意擔起重任


結完婚的第4天晚上,正在社區執勤的我接到了懷柔區組織部的電話,通知第二天去順義新國展接送境外返懷旅客。如果說我們的工作能給人民帶來溫暖與安心,我們願意擔起重任,為國家、為人民群眾作出一些微小的貢獻。


劉佳奇:我們一定不辱使命


穿著防護服行動不便、口罩和護目鏡密閉、只能勉強透過水汽進行信息核實和登記、穿著防護服期間也無法上廁所……這都是給我們帶來的考驗。


但是看到有這麼多的人和我們一樣在堅守,我們這樣的辛苦也就不算什麼了。重任在肩,我們一定不辱使命,守護國門。


張鑫:我們不僅代表的是法院,更為了身後家園和人民


眼佩護鏡、胸戴標牌、一身白衣、全副武裝,這是我們一天的裝扮,手拿消毒液,對境外返京進入懷柔區的人員消毒、登記、測溫、檢查、接轉,這是我們一天的工作內容。


白天,厚重的防護服壓得人滿身大汗,透不過氣,到了晚上,溫差又使得全身冰涼不已。即便這樣,我們也從不言苦不言累。因為我們不僅代表的是法院,更是為了身後的家園和人民。


無論是人來人往的白天

還是寂靜冷冽的夜晚

走出法院

站在國門一線的他們

用身軀擔起防控重任

用自己的行動詮釋

新時代法院幹警的責任與擔當

有他們的挺身而出

這下半場戰疫

我們必勝!


他們堅守國門一線

他們是北京司法人


守護國門戰「疫」打響以來,大興區司法局立即抽調王強、李諍、王磊、韓偉、王曉亮、趙沖6名同志,組建疫情防控首都機場小分隊,以「戰時」狀態、「衝鋒」姿態投入到緊張的轉運工作中。


他們身兼數職

多個角色來回切換

他們用英勇無畏

忠誠奉獻

展現了司法幹部的責任與擔當

王強:從後勤保障到一線抗疫的全能戰士


從後勤保障到村莊一線,再到首都機場,他始終是防疫戰場上的中流砥柱、硬核力量。面對疫情,王強始終敢於擔當、勇於衝鋒、甘於奉獻,用實際行動為全力打贏防範境外疫情輸入攻堅戰貢獻力量。


李諍:戰「疫」,有態度更要有溫度


李諍總說:「新國展現在不只是入境旅客轉運集散地,更是我們迎接親人回家的第一站。」於是,每次進入場地工作前,他都會讓隊友在防護服背後寫上「歡迎回家」四個大字,讓遊子感受到一絲家鄉的暖意。


王磊:與愛人在疫情防控一線並肩作戰


3月18日凌晨,輪崗休息的王磊終於有了與妻子視頻聯繫的時間,夫妻二人隔著薄薄的手機螢幕互相加油鼓勁。王磊說:「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和我們夫妻一樣雙雙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家庭有千千萬,無論是「袖標紅」還是「防護服白」,我和愛人都願並肩作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直到我們團聚那天!」


韓偉:鐵肩擔道義,忠誠築平安


怕年邁的父母擔心,韓偉至今也沒有告訴父母自己參加了入境人員疫情防控的工作任務;為了讓妻子和兩個孩子放心,韓偉自上崗以來便始終是報喜不報憂。面對疫情,韓偉始終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用使命與擔當、熱血與情懷、激情和勇敢,守護著更多人的平安。


王曉亮:共產黨員,就是要勇於吃第一隻螃蟹敢於摸著石頭過河


王曉亮總說:「萬事開頭難,但是作為共產黨員,就是要在危難關頭沖在前面,做勇於吃第一隻螃蟹、敢於摸著石頭過河的人,這樣才能保護更多人的平安!」


趙沖:「90後」,用實際行動書寫責任與擔當


趙沖是入職還不滿一年的「新兵」,但在戰「疫」一線卻始終表現得十分「老練」。每次進入新國展的時候,他總是沖在前面。在嚴防境外輸入這場戰「疫」中,趙沖毅然選擇在逆行中成長,用實際行動書寫90後的責任與擔當。


他們堅守國門一線

用速度、溫度、精度

築牢疫情輸入防線

「戰疫情、召必回!」

是責任、是忠誠、是決心!

也是一種「逆行」的勇氣!

疫情就是命令,崗位就是戰場

牢記使命、充滿擔當!

向你們致敬!

願你們平安歸來!

來源:正警事兒、京檢在線、京法網事、大興政法、順義警方、西城檢察、懷柔檢察、密雲檢察、懷柔法院、大興普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V_IOnEBnkjnB-0zGN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