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於帝國理工,發表六篇SCI,她說:每個女孩面前都有一條女神之路

2019-09-02   青年文摘

點擊加星 貼近你心

在新航道前程留學舉辦的「新航道前程留學品牌發布會」上,來自帝國理工學院的閆同學給在座的嘉賓做了留學申請的相關分享。正如她說的,要像雕刻藝術品一樣去雕刻自己的留學規劃,很多細節看似無關痛癢,但有時卻是你能否拿到Offer的關鍵。

以下是閆同學發言全文:

我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我叫閆欣,畢業於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物理系,光學光子學專業,現在在一家世界500強企業擔任開發管理的工作。今天,由我來為大家分享我的英國留學生活,以及一些經驗。

我曾以第一作者發表或共同作者發表SCI論文共六篇,現在主要寫一些科普類的文章,在科技日報、中新網等發表了將近20餘篇科普文章,閱讀量15萬+。業餘時間,我還涉獵了很多傳媒行業等其他行業的知識。

談到英國留學,就像開始一個蘇格拉底哲學三問一樣,我希望學弟學妹首先能夠想明白我們為什麼要留學,留學生活能夠帶給你什麼?它和你想像的一樣的嗎?就拿我們帝國理工來說,大家對帝國理工的初印象是什麼?可能會覺得學霸比較多,理工科很強,然後還有我們商學院開學典禮是在自然博物館蹦迪——很酷的一件事情,但是往往理想與現實總有一個小龍女的差距!

我開始也是抱著蹦迪的心態出國的,但當生活被滿滿的課表安排上的時候,我再也沒有蹦迪的心情了。當時第一印象就是,帝國理工的學費還是超值的,回想起我的留學生活,我覺得還是非常豐富、非常充實的。

你如果選擇英國留學,首先要知道它不同於其他國家。在這裡,你會感受到它的英倫風、紳士風是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甚至在我們的學術生活中也能感受到那份優雅。比如說,我們有很多實驗儀器,其中有一些非常高科技的前沿的儀器,但也有著將近100年歷史的很古老的儀器會讓我們來操作。我們的旁邊是我們的前輩,有的大我們幾歲,有的甚至大我們幾十歲。當我們去翻閱那些書籍的時候其實是非常震撼的,感覺像一個古老的聲音在與你對話,它產生的那種衝擊力,遠比現代高科技帶給你的那種震撼力要大。所以如果你選擇在英國留學,你會在這裡感受到極富生命力的古老文化。

同時,我感覺英國留學能提升我們的綜合學術能力,包括我們很多的實驗是通過小組去完成的,大家要小組討論,然後得到一個結論。很多時候我們做科研,從開始怎麼去記錄數據,怎麼寫報告,以及最後怎麼給大眾呈現我們的學術工作,這都是老師會輔導到的。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我在做畢設的時候,開始也是做了非常多的數據,然後老師說這些夠了,你可以開始寫論文了,我覺得我還有時間,我可以做更多的工作,但是導師告訴我論文是科研的一部分。

這些話對我影響非常深,包括我現在業餘做一些科普工作時,我也在告訴自己,科普是科學的一部分。如果是在英國留學,你會感受到它對綜合能力的培養是非常看重的。另外,我們有很完善的求職服務中心,給大家提供一些心理諮詢,幫助職業發展,還有英語學習等等。在國內的一些高校,特別是我們進教導主任辦公室的時候,可能都是心頭一緊,很緊張地進去。但在國外的服務中心,進去之前,你都會覺得是我有問題,我來找老師,老師一定能為我解決。所以說,論起給學生的那份信任感、安全感,服務中心老師做得非常到位。希望出國留學的學弟學妹在課餘生活之外體驗一下我們學校提供的各種不一樣的幫助,這也是很重要的。

除了學習,我也有非常豐富的業餘生活。我特別喜歡精緻兩個字,也希望自己能夠活得精緻一些。其實,選擇留學,我們肯定會考慮學校的排名,它的學術威望,以及我們回國之後工作的認可度等等,但我覺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維度就是你選擇的城市。

這個城市很可能影響你的三觀、你的生活方式。你可能會喜歡彼得兔的莊園生活,也可能很嚮往帕丁頓熊的都市生活,當然還有像小羊肖安的蘇格蘭高地……每一種選擇都會給你不一樣的人生體驗,所以大家在做留學規劃的時候,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一個城市。

今天我的題目是,每個女孩面前都有一條女神之路。其實起這個題目的時候,我覺得就像希臘文學,很多時候呈現的是一個悲劇。我並不是想把悲劇鋪陳在你的面前,而是希望大家能夠看到當下的幸福的生活,能夠追求光明。每個女孩面前都有一條女神之路,我也希望大家在申請過程中能看到每一個留學生背後的故事。

另外,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還有考試。我們學校的考試非常多,所以很多的時候我會刷夜,第二天進考場考試。我記得當時考納米光子學這門課的時候,刷夜到第二天,去咖啡廳吃早餐的時候,前面有一個排隊的小姐姐也是剛刷完夜去買咖啡,跟服務員說加三個壓縮膠囊。我當時我第一反應就是,這簡直就是猝死的節奏。所以說,大家為了自己的夢想還都是非常拚命的,我也希望學弟學妹在申請過程當中能夠像雕刻一件藝術品一樣去雕刻自己的留學規劃。下面我重點講一下碩士與博士的申請。

其實在申請方面主要分兩大類,就是硬實力跟軟實力。硬體方面的內容,比如學校背景、語言成績等等,這些都很重要,因為它確實能夠反映你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對於招生官來說,這個是一個客觀又能夠量化的標準,就像很多廣告語說的,我們擦乾了某某行業最後一滴水。對於應試也是一樣的,你很難在裡邊摻雜情懷因素。你的GPA是1.0就是1.0,是3.5就是3.5,在這方面很難有可商量的餘地。但博士申請的時候,如果你學術非常突出的話,有的導師會在你的成績要求上稍微降低一下標準。對於申請英國G5的同學,我建議像211、985院校的GPA能夠達到4.5以上,也就均分80以上是最保險的。雙非的同學我們也不要氣餒,即便是硬實力沒有達到要求,你也要在軟實力上做最好的自己。

軟實力方面我這次主要是羅列三點,第一個就是科研和競賽,這個是碩博申請都非常看重的。因為我們碩士以上的學歷都帶有一個科研的元素在裡邊,所以碩士跟博士的申請環節都很看重你有沒有科研經歷,有沒有競賽經歷,博士可能還會更看重你的研究方向和導師的匹配度怎麼樣。

第二個就是社會實踐。參加學生會和品質比較高的實習培訓等,都算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這對於申請碩士來說是非常加分的,因為對於名校申請,其實名校最不缺的是什麼?是好學生。這個可能比較扎心,但確實是事實。如果申請名校,我希望大家努力去打造一個特別的自己。比起追求極致來說,打造特別的自己可能是一個更討巧的方式。如果你的整個知識領域非常豐富,既有一個很好的學術背景,也有非常豐富的課餘生活,老師在做你的PS文書的時候,可以看到一個立體的你。就像我們去欣賞畫作一樣,如果說這幅畫我上下左右不同角度去看,都有不一樣的體驗,我思考10分鐘看20分鐘,給我不一樣的想像空間——如果這幅畫耐品,它也一定是一幅好畫。

我們的申請過程也是一樣的,如果說你能夠努力打造立體的自己,那當面試招生官看你的PS時,就會有類似「一步一景」的感受。我在這一段發現你的學習能力很強,學術背景很強,看下一段,會發現你也在學生會裡做得風生水起。讓他每一步都看到一個驚喜,這是能夠增加你的申請成功機率的。

最後是推薦人。推薦人對於碩士申請也是一個加分項,在升博士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家也可以通過暑假寒假去一些名校,做一些2到3個月的短期科研培訓,這樣的話老師對你還比較滿意的話,大機率是可以給你推薦信的。

這裡談到學術這一塊,我也想講一下,本科期間如何去提高軟實力。很多同學也是希望能夠發論文,在競賽中獲獎。首先,大家可以沉澱一下自己選的專業,想想自己喜不喜歡它,其中有沒有自己喜歡的方向,然後可以去登錄你們學院的官網,看看有沒有老師做相關的方向,然後去跟他郵件聯繫也好,或者直接到辦公室也好,看他有沒有一些課題能夠給你。年輕的老師一般都比較認真負責,也比較有時間,會手把手帶學生。資深的一些導師,可能他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可能會讓他的博士生來帶你,但最後為你寫的推薦信可能會比較好看。選擇導師完全看個人,因為一般情況下只要你很努力,最後的輸出都是你勞動所得。

另一個就是去參加一些學術活動。因為如果我們想去了解一個新的學術領域的話,平均需要讀10到20篇論文,才能對這個行業有個基本了解。而你參加學術會議,一個導師教授15分鐘的報告,就能讓你對這個行業、它的發展起源歷史都有些基本的了解。甚至對於未來它的短板在哪裡,盲區在哪裡,發力點在哪裡,你都能在15分鐘內高效地拎到重點。很多教授的15分鐘講座,能涉及到二三十篇論文,並且他能夠非常精鍊地給你提取重要的信息。所以說能夠去參加一些學術會議是非常高效的,有機會跟教授攀談兩句也是錦上添花。

還有就是時間規劃及心態,希望大家能夠用自己的方式給自己一個明確的規劃,我們新航道的留學規劃老師也會根據大家留學申請的實際情況給大家最合理的留學申請方案。最後從整個申請流程上來看的話,還是比較固定的,基本上我們去準備一些材料,然後提交網申就可以了。有一些專業是需要有面試的,比如說像我們帝國理工商學院,還有材料學院都是有面試的。

對於申請博士的同學,我建議你的套磁信和你的整個申請材料準備要同步進行。導師是你最大的「金主」,對於博士申請,招生委就是把材料拿過來,只要是你基本條件沒問題就可以,決定你生死大權的還是導師。總的來說,我希望大家能夠更多地去關注自己的實力,實力永遠是第一位的。

最後,確實也要看緣分。有的時候,對於老師來說,我的能力可能確實不強,但是我跟他的研究方向非常契合,他就可能選擇我,而不會去選擇另一個能力比我更強,但是研究方向不一樣的人。最後的決定因素可能會有很多,但實力永遠會讓你有更多機會,這是不會變的。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