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內最慢的火車迎來升級後的第一個小長假 7053次列車為何虧損仍堅持運行?

2020-05-05   掌握魯中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的第一個小長假裡,7053次列車迎來了升級後的「五一」客流高峰。

總里程184公里,一路上幾乎全是山區,11.5元的票價多年不變,時速不超過40公里……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7053次的「慢」成了一種稀有品。在特殊時代背景下誕生的它,在4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多次轉換角色。如今,已經成為淄博文旅符號之一的7053次列車,依然在堅持虧損運行,它已經承擔起了新的歷史使命。

文/圖 記者 韓凱 張培

5月1日上午8點,7053次網紅公益慢火車車廂內座無虛席,旅客們都沉浸在假日旅行歡樂的氣氛中。

5月1日,7053次網紅公益慢火車到達南仇站,有不少旅客排隊上車。

首日超員 7053次重裝後的首個小長假

「坐坐網紅小火車,享受假期慢時光。」5月1日,濟南旅客陳新剛帶著妻兒於從濟南站購買聯程票,專程選擇在假期首日體驗7053次列車。

「淄博的齊文化源遠流長、齊山的櫻花、潭溪山的玻璃吊橋、博山的魯山風景區都很好。」陳新剛說,這些景點都分布在辛泰鐵路沿線,小火車每天在這條「風景線」上穿梭,這種特色旅遊在省城是看不到的,很值得來體驗一下。

5月1日淄博的室外氣溫升至30℃以上,幸運的是7053次列車已統一更換了空調車廂,配備了冷暖空調和新型座椅,極大提升了乘車舒適度,牽引機車也由內燃機車升級為電力機車。這意味著「網紅小火車」真真正正進入了電力時代。

根據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淄博車務段統計的數據顯示,在上人較多的淄博火車站和南仇站兩個站,5月1日至5日的上客人數合計分別達到了386人、365人、309人、236人和196人。這一數字較平時有明顯增加。

目前的7053次列車每日掛4節旅客車廂運行,每節車廂可容納118名旅客。從「五一」假期的旅客上座率來看,5月1日旅客不僅爆滿,還略微超員;5月2日和5月3日的旅客上座率約為93%,接近滿員;5月4日和5月5日的上座率達到60%以上。該車平時的上座率約為50%,周末的上座率可達70%左右。

7053次的列車員介紹,隨著「網紅小火車」的名氣越來越大,吸引來的旅客也不斷增多。上下車的旅客主要集中在淄博到萊蕪東這一段,目前小火車從始發站淄博至終點站泰山的單程票價為11.5元/人,淄博至萊蕪東單程票價為8.5元。

而目前淄博長途客車到泰安的車票價為45元/人、淄博到萊蕪的長途客車票價為30元/人,7053次列車的票價遠低於長途客車。在使用燃油機車的2017年,當時的濟南鐵路局客運處副處長劉銳曾公開對媒體表示,單算直接成本,7053次列車每年要虧損400多萬元。

雖然現在換成了電力機車,但7053次的列車員曾坦言,「小火車運行成本仍遠遠超出了客票收入。」

7053次網紅公益慢火車到達北牟站,部分旅客下車。

5月1日,7053次網紅公益慢火車到達源遷站,部分旅客下車,另有部分旅客排隊上車要去南博山遊玩。

5月1日,7053次網紅公益慢火車到達南博山站,不少遊客下車開始徒步旅行。

特殊時代 7053次的前世今生

既然不掙錢甚至虧損,那為什麼還要堅持開行這趟列車呢?這還要從7053次列車和辛泰鐵路的誕生說起。

辛泰鐵路的歷史最早要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和國防「小三線」建設要貫徹「靠山、分散、隱蔽」的方針指導下,1969年,辛大鐵路(由膠濟鐵路辛店站至津浦鐵路磁萊支線的大石家站)被列為國家建設項目。1970年年初,設計部門將接軌點由大石家改為萊蕪車站。1970年7月,線路設計又西延至泰安,改稱「辛泰鐵路」。

從衛星地圖上看,在淄博東部和南部的群山之中,辛泰鐵路蜿蜒向前,途經淄博的15個優美古村落、6個特色小鎮,串聯起了淄川、博山的大片景區。在離開淄博進入萊蕪後,這條鐵路又一直向西,最終來到泰山腳下的泰山站。

其實運行在辛泰鐵路線上的列車,一直以來都是以貨運列車為主,運輸煤炭、礦石、木材、燃油等物資。7053次列車開通於1974年,當年主要是為了滿足各站點鐵路職工上下班所需和沿線村民的出行需求。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公共運輸還比較落後的情況下,鐵路的可靠性對於沿線群眾的出行可謂意義重大。

在此前的一次採訪中,淄博市太河水庫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就曾經講過他們坐火車上下班的趣聞。

太河水庫位於淄川區東部山區,幾乎每年冬天都會有大雪封山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太河水庫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就需要乘坐火車上下班。「火車基本不受天氣影響,唯一的問題就是速度比較慢。」

從上世紀90年代末至21世紀最初的幾年,在經歷了多次的鐵路大提速後,7053次列車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慢節奏」,後來由於其運行線路的特殊性和人們對休閒旅遊的旺盛需求,它的「慢」越來越成為一種特色,7053次逐漸演變成了人們到山區休閒旅遊的出行工具。

2015年7月,辛泰鐵路開始電氣化改造,為了配合這一工程,7053次列車暫時停運;2015年9月,經過50天的封閉改造,辛泰鐵路順利「觸電」;2015年10月,7053次列車恢復運行,但因種種原因,這趟列車沒能及改用電力機車,依然靠燃油機車驅動。直到2020年4月10日,7053次列車才全部換成了電力機車,列車員用鍋爐給乘客燒水終於成為歷史。

7053次網紅公益慢火車已升級為電力機車牽引25G型車底的車廂,車廂內有冷暖空調和電茶爐,旅客乘車舒適度明顯提高。

昔日的7053次列車,使用的是內燃機車牽引普通車廂,車廂內沒有電,要用煤爐燒開水。資料照片

順水推舟 7053次承擔新使命

從最初滿足鐵路職工通勤需求的「通勤車」,到滿足沿線山區群眾出行的「莊戶列車」,再到後來受驢友青睞的「旅遊專列」,再到備受網友追捧的「網紅小火車」。

隨著時代的變遷,7053次肩負的使命也一直在變化著。

今年4月10日,全新升級的7053次列車在眾多媒體記者的包圍下高光亮相。車身上由「7053」藝術字構成的形象LOGO、「公益慢火車」的全新定位,車廂內懸掛著7053次的老照片、有介紹沿線淄博風光、非遺、美食的圖片……

全新的列車外觀設計、充滿淄博元素的內部裝飾……升級後的7053次列車,在形象上讓人眼前一亮,如果用煥然一新來形容它在外形上的變化的話,那麼它的內在和使命的變化則可以說是順水推舟。

山東中鐵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天舒介紹,該公司以「鐵路+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緊扣沿線地域特色,突出列車鄉土氣息,著力打造「7053」慢火車品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值乘7053次列車36年的退休列車長趙新華被聘為「7053」慢火車旅遊形象大使。目的很明顯——就是要保留7053次列車的文化記憶,讓文化元素賦能淄博旅遊。

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客運部副主任魏濤介紹,在提升7053次公益性「慢火車」乘坐舒適性的同時,濟南局集團公司還利用鐵路調圖的機會,特意安排濟南至淄博的K8279次列車與7053次列車接續開行,提高了省會都市圈與沿線魯中山區景點的通達性,為省內遊客出行提供了新途徑、新選擇。濟南的旅客可購買聯程票,當日往返體驗「鄉情慢車」沿途的山野風光。

下一步,7053次列車上還要設立「惠民助農」農副產品展示區,搭建7053農副產品線上銷售平台,為山區百姓免費發布銷售信息,幫助沿線村民拓寬銷售渠道,為山區特色農產品「帶貨」「帶流量」,讓更多的特色農產品走出大山,促進沿線農戶增收致富。

在助力文化旅遊方面,其實7053次列車早就開始發揮了特殊的引流作用——為了充分用好其引流作用,淄川區、博山區的不少景區已經開通了從辛泰鐵路沿線站點直通景區的旅遊專車。

雖然一直在虧損,但7053次列車不會停,因為這是百姓和時代的需要。在被賦予了公益助農、賦能旅遊的新使命後,7053次列車將在助力鄉村振興、賦能文旅發展的道路上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