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天更新的番劇相對較多,看上去質量也都不錯,一時間令我感到犯難不知道如何選擇。這之中有著《昨日之歌》《聽我的電波吧》《新櫻花大戰》和《文豪與鍊金術師》等作品,不過最後我還是選擇了從作品名上來看並不算吸引人的《阿爾蒂》進行觀賞。主要是從個人的喜好來判斷,我自己相對偏愛以濃郁浪漫的歐洲風情作為背景舞台的作品,同時該作主人公阿爾蒂金髮碧眼爽朗美少女的設定尤為吸引我,因此便從眾多新番劇里選擇了這麼一部作品進行觀看。
新番《阿爾蒂》主要講述以16世紀初佛羅倫斯為背景舞台,貴族少女阿爾蒂追逐成為畫家夢想的故事。從作品名本身不夠吸引人及題材相對小眾等因素來判斷,可預見該作最終在數據成績表現方面應該是掀不起多大的波瀾。然而,在觀看完動畫首集之後我卻發現《阿爾蒂》實際上帶來了很多的驚喜。該作在首集呈現出的故事裡便包含了豐富的信息量,不單單是講述少女追逐夢想的勵志故事如此簡單,同時其中還展現出了主要的三個關鍵詞,分別是文藝復興、女性自我覺醒和夢想與生存的對立及共存;圍繞這些元素展開了一則妙趣橫生的勵志故事,這便也是《阿爾蒂》的魅力。
該作將故事的背景舞台設定於16世紀初的佛羅倫斯,而在這一時期,最為出名的無疑是「文藝復興」運動。學過初中歷史的同學應該都有多少了解過,文藝復興是指14世紀到16世紀的一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歐洲思想文化運動。在經歷了有著「黑暗時代」之稱的中世紀過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新興的資產階級逐漸不滿宗教禁欲主義思想的束縛,提倡個性解放,由以神為中心論重歸以人為本的思想。歌頌讚美人的智慧與力量以及人性的美好,追求現世的幸福及人間歡愉,反對神學的封建愚昧思想,認為人才是現實生活的創造者和主人。在這一時期,新興的文化思想得到了猛躍的發展,各類文化領域也出現了百家爭鳴之態,湧現了一批傑出的創作者。
主人公阿爾蒂,正是身處於被認為是文藝復興這一概念闡述的發源地佛羅倫斯。出身於貴族家庭的她自小便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同時也有機會接觸到了繪畫這一門藝術並對此有著強烈的興趣。然而在當時的大環境之下,女性的地位依然不高,仍是被認為是依附於男人才能得以生存。縱使身為貴族的阿爾蒂也難以逃脫這樣的命運,隨著深愛並支持自己的父親逝去,她原有能在繪畫上暢享的空間也逐漸被外有的觀念所瓦解。
母親腐舊的思想根深蒂固,她無法理解阿爾蒂為何如此痴迷繪畫。在其看來,阿爾蒂的所作所為無疑是在荒廢時間,在現有家庭條件並不寬裕無法給足充足的嫁妝情況下,與其整日窩家裡畫畫,還不如去外面討些貴公子的歡心來得更要實際。因此,母親便令女僕將阿爾蒂的作品集在庭院裡付之一炬,希望她認清面對現實,打消那些不切實際的念頭。
無法阻止母親專橫行徑的阿爾蒂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心愛的作品被銷毀殆盡,她在感到悲傷的同時也憤懣,不由向母親質問道:「所謂的幸福就是應是指連喜歡的事情都做不了,成天就像籠中鳥一般待在家裡嗎?」母親所做之事雖然看似殘酷,但是卻也符合當時社會環境的思想,她是以母親的角度結合當時的社會情境為自己的女兒作出最為優質的判斷。《阿爾蒂》的故事之初便展現出了文藝復興背景下阿爾蒂母女之間的人物矛盾衝突及社會衝突,以這樣的劇情矛盾衝突設置隨著劇情的深入引出作為主人公阿爾蒂的思想情感變化及成長故事。作為觀眾,我們從中能看到在以這時期的歷史背景下女性個體的訴求及成長,同時了解深厚的人文故事及相關歷史事實。
在文藝復興的背景之下,城市內大小不一種類繁多的工坊鱗次櫛比,很多學徒都會在幫助師父工作的同時學習著繪畫及雕刻技術。阿爾蒂鍾愛繪畫並若是想在此成就一番事業的話,同樣也得是依靠這樣的方式學習進修。
但是就如前文所說,雖然新文化運動在不斷前行發展,但是當時的社會對於女性仍存在固有的偏見,女性是被視為不具有獨立思考依附於男性的群體。因此,阿爾蒂縱有一腔熱血與繪畫的天賦,也無法打破長久以來積累起來的堅固壁壘。她上門懇求作坊的師傅收自己為徒的想法不斷碰壁,所有人只要看到阿爾蒂女性的身份便嗤之以鼻,不願給她任何機會便趕出門,並對她的作品正眼也不瞧。畢竟在這些男人的眼中,女性成為繪畫家無疑是件天方夜譚的事情。
作為有著新時代思想的女性,阿爾蒂的行徑顯然是不能為他人所接受和認同的。她不斷上各個作坊的門懇求,無一例外都遭到了拒絕。而在第十八次上門尋求機會失敗之後,阿爾蒂仍被以同樣的理由拒絕過後內心不由產生憤恨和抵抗的情緒,用剃刀將自己過長及腰的秀髮利索地割掉來表示自己不滿的情緒和向他人對女性的偏見發起抗爭。
在我看來,阿爾蒂剪掉象徵女性魅力的長髮,在自我覺醒的同時也向這腐朽的社會思想發起了宣告。為何女性就不能繪畫?憑什麼還在未看我的作品之前便先否決我日積月累所付出的努力?女人就真的不如男人嗎?雖然阿爾蒂這一舉措看上去有些蠻撞欠缺思考,但是這實際是長久以來她對這不公平的社會表現出的偏見所積壓的產物。她勇敢地向這不公的現實發起了挑戰,承認自己獨立人格的存在並大膽地表明了自己的想法。這也是屬於具有覺醒思想的女性獨有魅力。
阿爾蒂在街上引發起騷動的同時,也幸運地獲得了一位獨立畫家雷歐的關注。他接納了阿爾蒂作為女性的身份,並且認真地看過了她的作品。雷歐在經過詢問阿爾蒂的想法和深思過後,答應了收她為徒的要求,不過相對的提出了一個條件:那便是需要阿爾蒂要用一晚的時間將二十個畫板打磨乾淨並塗上底色。
這樣的條件即便是對於成熟的畫家來說也是相當苛刻,可阿爾蒂還是高興地應允雷歐的這一要求。殊不知,這不過是雷歐令其打退堂鼓的辦法罷了。因為在此之前雷歐曾詢問過阿爾蒂為何如此執著成為一名畫家,她所給出的回答「喜歡畫畫」在雷歐的眼裡有過天真爛漫。對於曾經飽受貧困與飢餓之苦的雷歐來說,繪畫更像是一門能令他不再風餐露宿的生存本事。阿爾蒂所抱有的浪漫夢想無疑是觸怒了他,因此便藉機來給這位不諳世事的大小姐一些挫敗感。
我們能見到,雷歐與阿爾蒂兩人對於執著成為畫家的出發點是截然不同的。相較於雷歐更加理性是以現實生存為先的想法,阿爾蒂則是源於對繪畫的美好憧憬起始。畢竟兩人的家庭背景條件的不同造就了這樣的差異,這也是為何雷歐感到不能接受的緣由。
然而在經過一晚的辛勤勞作過後,阿爾蒂便愈發清晰明白自己為何要堅持於在繪畫上。在阿爾蒂看來,繪畫不僅是一個目標,同樣也是個手段。她希望能藉以繪畫打破一直束縛著自己的女性身份「鳥籠」,依靠這項本事在這個社會獨立生存下去,而不是依著他人的期望附庸在男人身上得以生存。驅使她的並非僅是對於繪畫的純粹興趣,而是對於渴望打破不公現狀及證明自己的憤怒與後悔之情。阿爾蒂所展現的不單是飄飄然的美好夢想,同樣她也對於現實有所思慮,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過後作出了這樣看似反叛的選擇。在夢想與現實的對立之下,阿爾蒂選擇的是一種權衡與共存的方式來實現自己成為畫家的想法,她既要有麵包,同樣也渴望在自我上尋求突破,這便是驅使她保持堅毅之心不斷前行的動力。
正是阿爾蒂對自我的清晰認知及對繪畫的熱忱打動了雷歐,隨後終於從他那獲得了難得可貴的機會。
從動畫《阿爾蒂》首播表現來看,該作還是相當值得一看的。清晰細膩的畫面、飽滿生動的人物刻畫與勵志寫實的故事劇情,再加以歷史題材的襯托整部作品還是看點滿滿。特別是對於主人公阿爾蒂的刻畫上還是相當不錯的,晶瑩剔透猶如藍寶石的碧色爽瞳與如縷如絲的燦金秀髮突出了女性的外貌之美,而富有活力思想及勇敢果斷的舉止又為其賦予了新時代獨立女性的姿態,生動飽滿的人物塑造無疑能令觀眾代入由其所展開猶如旭日東升的故事之中。期待著該作後續能有出彩的表現,為觀眾帶來更多的驚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