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購房要成為新趨勢?我們距離房子「快遞」過來還有多遠?

對於網上購房的呼聲似乎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如今網上的房產平台越來越多,但是說句時候網上購房的基礎才剛剛形成,包括如今的市面上經常看到的房天下、安居客、58同城等房產類APP軟體,多數都是把線下的房源信息搬到網上進行公布,具體的交易還是要以線下為主。為何會出現大家網上看房,線下交易的情況?其實就是網上購房的基礎沒有形成,簡單來說就是缺乏類似於支付寶這樣的平台監管。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網上購房或許會成為趨勢,但是難點很多,需要外部力量推動

開始之前大家可以回憶下,阿里巴巴電商為何會成功,除去在淘寶上賣貨外,其支付寶交易平台才是保證!因為有支付寶交易平台的存在,才使得大傢伙願意把自己的資金放在這上面,然後進行交易。如今的房產類APP僅僅是解決了線下房產線上展示的功能,距離真正交易還差得遠,幾點觀察:

房子被「快遞」到

第一、就像顛覆傳統金融的不是金融行業本身而是網際網路行業一樣,顛覆傳統購房習慣的肯定不是房產企業(或許相關產業)本身,大機率是其他行業。如今的很多中介類房產企業,比如:鏈家、21世紀、德祐等房產機構,多數做的還是很傳統的事情,甚至這些中介機構的房源都是互通有無的,這類房企的盈利模式已經固定,未來成為網上購房企業的可能性基本為零。反而是如今作為房產平台的房天下、安居客和58同城等APP,未來具備很大的想像空間。

第二、房產雖然不是衣服等小額消費品,但是這些房產類APP如果肯下功夫在支付端做點動作,打破固有的利益壟斷,未來大有可為。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房產出售或者出租是一個硬性需求,但是如今多數類房產類APP的主要服務對象其實還是類似於鏈家、21世紀、德祐等房產機構因為這些機構才是他們的金主,簡單來說這些房產類APP做的還是傳統廣告商的事情,自己掙的也不過是一些廣告費而已。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如果說這些房產類APP擁有類似於美團的某些功能,比如:建立評價體系等,那麼大家就可以對於小區房產、中介服務等有個大概的判斷。那麼無論是出租者或者房產中介只有通過提高服務質量才能獲得更多的收益。

網上購房

房產領域急迫需要一個類似於馬雲這樣的企業家來顛覆固有的利益模式,其實就是一個商業創新的問題

第一、房產市場的規模是大家想像不到的大,任何一個企業只要占據房產市場哪怕10%的份額就了不得。大家要知道我國的房企差不多有3萬家,僅僅租房市場的規模就大到大家無法想像,只是可惜如今的房產市場都是各自為政的狀態,很難有誰能夠真正將這個大盤給攏到一塊。如今的房產類APP多數還是要依附於線下的房產中介來生存的,這點扭轉不過來很難實現網上購房。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第二、網上購房想要實現還很遠,但是網上租房實現未必就沒有可能性。我始終認為租房市場的一個大有可為的市場,因為起碼不用牽扯到那麼大的交易額和法律規定(過戶等);不要小看租房市場,如果能夠把幾個主要城市的租房市場給做起來就足夠幾家上市公司的。就像如今的電商企業都是在平台上交易一樣,如果未來房產中介都能遷移到APP上進行交易,那麼整個房產市場就會變天了。

網上租房

第三、酒店類下沉未來或許就是租房市場新的趨勢,美團類APP很有優勢。幾個因素:1、美團有自己的支付系統也可以藉助微信和支付寶;2、美團類獨有的用戶評價系統是其他房產類APP所不具備的,這樣海量的用戶評論為後來用戶消費提供了充足的依據;3、租房市場下沉的結果就是日租房、周租房甚至月租房,隨著國家對於酒店、民宿類的管控放開,未來很多空置房屋都是具備成為公寓類產品的可能性;如果說能夠提供酒店式的服務,而只付出比普通租房高一點點的成本,那麼市場就是巨大的。

綜上,傳統類房產類APP在過去B2B的市場上沉浸太久了,其實真正的機會應該在2C,在顧客身上。如果能夠獲得海量用戶的認可,提供讓大家信服且可以參與討論評分的租房類APP,未來大有可為,目前來看已經有類似於小豬類APP在試探,未來或許真的實現網上出租不難了,但是距離真正的網上購房還有很大一段距離。各位覺得呢?原創不易,喜歡記得點贊、轉評、關注,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