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勇談。這個問題在我們身邊很常見,單單用金錢來衡量親情個人覺得是無法進行比較的,給父母一筆錢不回家過年或回家過個團圓年,看似是錢的問題,其實背後代表著人們對於親情的不同看法。假如是我,我倒是希望多數朋友能夠選擇回家過年。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回家過年
第一、唯利是圖的父母肯定會喜歡錢(但早晚會有後悔的一天)。不可否認身邊確實有一些父母喜歡錢,逢年過節都以子女帶回來的禮物多少,給的錢數額多少來作為子女孝順不孝順的標準,但是個人覺得這樣的父母還算是少的。我老家鄰居就有一個這樣,他家小兒子跟我是小學同學,也不知道怎麼搞的,大學畢業後還在再也不回來,每個月給家裡寄一筆錢。連續快十年了沒見到他回家,或許他父母確實有點唯利是圖,要不然也不會教育出這樣的孩子。
第二、大多數的父母需要的是陪伴和祝福,一家團圓的樂趣高於一切。落葉歸根的道理大家都懂的,父母越是上了年紀越是害怕孤獨,本身現在一家人在一塊的時間就少,過年回家團聚我相信是絕大多數父母都希望的,哪怕是你回家空手都行,因為團聚比什麼都重要。
一家團圓
第一、金錢代表不了親情,千金難買團圓日。無論是你給1萬甚至10萬,在父母心中都沒有一家人圍在一起看個春晚,聊聊天,歡聲笑語來的愉快。所以,對於一些非特殊原因不能回家的朋友來說,能回家還是要回的。曾經有一年我哥因為其他原因沒能回家過年,父母心裡一點過年的心勁都沒有,換做是我也是這樣,父母對於子女回家過年真的是很看重的。
一家團圓才是真的幸福
第二、父母不是喜歡的錢而是喜歡的祝福和團聚,一定要懂得。如果子女確實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留守工作崗位,那麼請多給父母打幾個電話,幾句問候;金錢多少真的只能代表心裡的虧欠,但是彌補不了父母的遺憾。
綜上,個人覺得大多數父母都會喜歡回家過年的子女,最好是所有的子女都回家過年,大家圍在一塊開開心心的過個好年,不好嗎?百善孝為先,多陪伴就是最好的孝順。你覺得呢?原創不易,喜歡記得點贊、轉評、關注,歡迎大家積極訂購勇談的專欄,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