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思眾
Worldometer的實時數據顯示,北京時間4月28日,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破100萬。幾乎占全球確診病例總數1/3。同時受疫情影響,紐約州當天宣布取消原本推遲至6月的總統初選。
紐約州州長科莫表示,他將繼續延長某些地方的居家隔離令,但也考慮在疫情得到緩和的區域放鬆管制。
(圖說:2018年,紐約布魯克林民眾正在參與中期選舉。圖/AFP)
疫情已對美國經濟造成重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美國經濟今年或將縮水5.9%。自3月中旬以來,全美申領失業救濟金的人數超過2640萬,約占美國勞動人口15%。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表示,約43%的美國家庭面臨失業或收入下降,其中超過半數為低收入人群。
為緩解居家隔離等社交限制措施帶來的經濟壓力,多州已開始不同程度解禁。
喬治亞州是其中較為激進的一個州,儘管遭到部分地方官員乃至總統特朗普的反對,該州已自4月24日起,允許健身房、紋身店、美發美甲沙龍、按摩房等加入復工行列,此外也不再限制餐廳、劇院、宗教儀式等線下活動。
除此之外,大部分州都採取了相對緩和的方式,將從5月初起陸續恢復部分行業的運營。本月,美西包括加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組成聯合委員會商討解禁措施,紐約州、康乃狄克州、德拉瓦州、新澤西州、賓夕法尼亞州、羅德島和麻薩諸塞州等美東地區也已宣布成立特別委員會。
(圖說:4月15日,一名騎行者穿過時代廣場。圖/路透社)
在美國,因新冠肺炎病亡人數已逾5.6萬。但研究者近期發布的統計表明,實施居家隔離的人數較3月中旬有所下降,人們開始頻繁外出。
馬里蘭大學交通研究所負責人張蕾(音譯)的團隊通過追蹤智慧型手機信號,觀察人們如何實施居家隔離。在前6周,手機移動距離少於1英里的人口比例有所上升,並在4月12日復活節當天達到峰值。但在4月14日,這個數字開始滑坡。
張蕾表示,最近兩周以來,全美實施居家隔離的人數均有所下降。她所帶領的團隊建立了"社交距離指數",該指數受多個因素影響,包括居家隔離者百分比,民眾平均旅行次數,旅行英里數等。
(圖說:上周,美國多州民眾因不滿疫情限制措施而舉行遊行。圖/AP)
全國範圍內,該指數由最高值時的52%降至44%。除羅德島外,幾乎全美所有地區遵守社交距離的人數都在下降,多州指數已降至與3月20日同等水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J7Xv3EBfGB4SiUwyDq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