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上的水泥塊還散落不少。
文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萬恆 圖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張瑜
一到大風天,家住大連甘井子區干豐海景花園小區的住戶們出門時就會擔心地看看頭頂:「外牆保溫層不會再掉下來吧?」
在這個建成入住已經五年多的小區,「掉牆皮」已經成了「日常事」。走訪中可見,小區內幾棟高層居民樓幾乎棟棟「皮毛不全」,外牆保溫層大面積脫落的情況很常見。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因為這一小區尚未進行竣工驗收,開發商、物業管理也一直處於缺位狀態,徹底解決該小區面臨的問題尚需時間。
A
「掉渣」成日常 居民挺擔心
從2014年小區建成時算起,市民劉先生已經在位於甘井子區甘海路附近的干豐海景花園住了五年多。
「這五年多時間裡,幾乎每逢大風雨天氣,小區內就會發生外牆保溫層大面積脫落事故。」劉先生告訴記者,2015年十一期間,一場大風天氣中,小區一棟高層居民樓外,上百平方米的外牆保溫層直接被吹掉,樓下停放的多輛私家車被砸。「當時這棟樓才建成入住一年多,還是『准新房』,出現這麼嚴重的問題,讓大家都很詫異。」
更令居民們無奈的是:此後「掉牆皮」幾乎成了小區內的日常現象。「幾乎年年都會發生一到兩次外牆保溫層脫落事故。而且部分高層居民家還出現了透寒漏雨等現象。」居民張女士說,2019年3月的一次「掉渣」事故中,相當於6層樓高的一大片保溫層墜下,砸中了樓下停放的轎車。「這輛被砸的車多處受損,車體也凹陷變形。」張女士說,當時保溫層連續墜落兩天。「出問題的面積越來越大,幸虧沒有砸到人。」居民們也就這些問題聯繫過小區物業。「物業表示這屬於開發商的遺留問題,只能聯繫開發商進行維修。」劉先生稱,之後倒是有維修人員進行過修修補補。「但是根本問題沒有解決。」到2019年6月,負責管理小區的物業公司撤離。「開發商我們也聯繫不上。再遇到大風天高樓『掉渣』咋解決?」
B
多棟高層樓「衣衫不整」還有車被砸
4月23日,記者來到位於甘海路附近的干豐海景花園小區。這是一個由多棟高層居民樓組成的小區。遠遠望去,小區樓體上都有大片的「瘡疤」。走近可見,這些「瘡疤」其實就是外牆保溫層脫落後留下的痕跡。
在小區內,甘海路45、47、35號這3棟高層居民樓上,都有數十平方米至近百平方米不等的保溫層脫落痕跡。其中面積最大的「瘡疤」占據了相當於六層樓高的面積。在35號樓樓下,一輛被墜落牆皮砸中的轎車明顯已經停放了很久,車頂天窗玻璃完全被砸碎,巴掌大小的碎塊還散落在附近。記者拿起一塊墜落的碎塊掂了一下,足有半斤多重。「前幾天刮大風,牆體又開始掉渣了。這要是砸到行人,後果不堪設想。」一位路過居民無奈地說。
更為危險的是:除了這些已經脫落、尚未得到維修的「老傷疤」之外,幾棟高層樓外還有大片的牆體已經開裂,局部凸出,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如果趕上風雨天,這牆皮一天能掉四五遍。」劉先生無奈地表示。
C
小區未經竣工驗收
採訪中還有業主反映稱,入住近五年,產權證一直沒有辦理下來。「與之相關的落戶等問題也無法落實。」
記者了解到,由於牆皮大面積脫落、產權證難辦等問題,不少小區住戶曾向相關部門反映情況。甘井子區相關部門曾答覆稱:經了解,干豐海景花園小區建設單位未組織該工程竣工驗收,質監部門也未接到建設單位關於該工程竣工驗收的書面通知。小區的產權、維修等問題遭「擱淺」都與此有關。
目前在干豐海景花園小區,物業公司已經撤走。而記者通過多種方式聯繫小區原開發單位,其房產辦電話也一直無人接聽。「再過一個多月,大連就將進入雨季,希望相關部門能採取措施,徹底解決目前小區面臨的各種安全隱患。」業主劉先生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J3_vnEBfGB4SiUw9ZH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