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趙薇監製的首部作品,葛大爺葛優和「大保健」喬杉領銜主演的喜劇片《兩隻老虎》上周上映了。
趙薇在其中也客串了一個角色。
裡面還有范偉、閆妮、大潘等喜劇咖主演。
作為一部喜劇片,演員陣容相當不錯。
原本我對《兩隻老虎》還挺期待。
葛大爺有了頭髮,整個人的氣質都不一樣了。
導演李非說在拍攝《邪不壓正》的期間,還頂著姜文的壓力寫下《兩隻老虎》(原名《撕票》)的劇本。
趙薇更是慧眼識珠在看過劇本之後立馬和李非打了一個長電話,很快就定下當監製一職。
葛優也是在看過劇本之後的第三天,就同意接下角色。
這些大咖劇集在一起,似乎都是因為劇本出彩。
於是我屁顛屁顛買好爆米花,買好可樂,準備休閒一下。
然而......
椒妹我有一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消息說給你們。
壞消息就是,很不幸,椒妹我耗費一個半小時的時間,看了一部炒雞無聊的喜劇。
好消息就是,還沒去看的小夥伴們,沒必要去花這個錢了。
故事的大概呢,圍繞著綁架展開。
一個低配綁匪,一個極品人質。
富商人質幫綁架犯把贖金從一百萬「砍價」到兩百萬。
綁架犯為了讓人質想起銀行卡密碼,答應幫他完成三件事。
從故事情節的立意可以看出,影片是有意在模仿《遺願清單》的設計。
人在將死前,彌補自己心中的遺憾。
其整體圍繞同樣是人之將死前對一生的回望,然後展開了對於遺憾的愛情、友情、親情的自我救贖。
整體圍繞三個故事敘述。
關於愛情、友情和親情的三個段落。
三個故事本來可以用更好的方式串聯起來。
但導演兼編劇的李非,偏偏選擇了一個最無聊最沒意義的方式。
從一場毫無可能的綁架跟反綁架開始。
整個故事的呈現形式太假了。
在開場的前30分鐘里,飾演富商張成功的葛優和飾演綁匪的喬杉,通過大段大段面對面的對白來推動情節。
大部分的鏡頭都是葛優的臉部特寫和喬杉的特寫。
沒有任何包袱的台詞還要來回重複。
我仿佛感覺到自己在看一場銀幕上的舞台劇。
《遺願清單》是以公路片形式去完成未了的心愿,藉此回顧人生種種。
《兩隻老虎》只借了這個殼。
重點還是以喜劇為賣點。
既然是喜劇,那就要有喜劇的樣子。
笑點呢?
抱歉,我一個都沒有get到。
段落的拼接,枯燥的台詞。
我感受到的只有尬演,尬聊和尬笑。
對於愛情的歉意、老友的愧疚、親情的眷戀。
在救贖這個情感點的方面,沒有做到最基本的共鳴。
對演員的擅長之處也沒有利用好,整體差太多用心的設計和呈現。
歸根到底,椒妹認為導演兼任編劇的李非根本就沒有想明白她到底是想做一個單純搞笑不用過分講道理的喜劇呢。
還是想講一個淚中帶笑的感人故事?
還是想來一個黑色幽默?
李非顯然是沒有想清楚。
所以椒妹我根本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哭,笑吧,沒有笑點,哭吧,淚點還達不到。
特別是第一個故事圍繞愛情的遺憾,整體顯得莫名其妙。
尤其趙薇剛出場的戲份全程尷尬,拍一段戲拍了兩遍,念了兩大段毫無意義的台詞。
導演你到底怎麼想的?
塑造人物形象嗎?
塑造出什麼來了?
跟喬杉在飯館那段,兩人驢唇不對馬嘴對談了十分鐘。
圖什麼呢?
我只得出一個結論:
大概是在閒嘮嗑。
至於第二個故事圍繞友情,算是影片最大亮點。
故事雖然很短,卻構建了影片唯一一個淚點。
在這個關於友情的救贖中,葛優和范偉對戲,才真正發揮了葛大爺真正水平。
內斂、深情、飽滿。
無需多言,神情和眼神就已經足夠。
這一段故事明顯就是「人保戲」。
尤其是范偉飾演的盲人按摩師有所察覺的時候,神態的變化,嘴角的抽搐,相當到位。
只是這一段里綁匪滿嘴跑火車「先開一千家分店」的浮誇台詞,葛優不敢說話只能靠手勢打啞謎。
三個大人和一個圍觀小孩的戲份。
簡直就是春晚小品串聯現場好嗎?
這還能叫做一個電影?
喬杉飾演的綁匪,回憶中學時愛寫詩卻總被同學欺負、每天啪啪打他耳光。
葛優要主持「正義」,逼著他打回去。
念一句詩、打一巴掌的畫面,老套尷尬又無聊。
田雨客串的警察,一句「多大歲數的人了」,對著三個角色反覆重複了四遍。
請問好笑在哪裡?
關於親情的第三個故事,基本就是強湊劇情,只為完成主線上連貫和完整。
沒有任何實質性內容和實質性意義。
閆妮飾演的角色,搔首弄姿,神神叨叨。
既沒有完成人物塑造,也沒有完成任何喜劇上的笑料。
沒有鋪墊的感情戲不會有感情,憑空悟出再深刻的真諦,也不能打動我們。
電影最忌諱的就是故事都放在對白里,人物動機情感變化都沒說服力。
只能說是《兩隻老虎》上演了一出胡亂堆砌的荒誕鬧劇。
不會寫喜劇,就不要硬是湊梗編喜劇了。
《兩隻老虎》里大部頭的喜劇部分都極為不好笑。
或者說,根本就沒有自然的笑點。
椒妹我不知道網上劈天蓋地的好評是從哪裡來的。
那些打高分的,你們的良心不會痛嘛?
作為一個彙集眾多喜劇演員,並且以喜劇為噱頭的喜劇片。
能尬演到這個程度,我認為連及格分都勉強給不到。
這年頭,電影不是請了一群好演員可勁顯擺演技,就能忽悠的了觀眾的。
觀眾需要好演員,也需要好劇情,望片方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