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那麼多的賈平凹文學館嗎?

2019-09-10     貞觀



1

從西北大學官網的一則通知說起

近日,西北大學要建賈平凹文學館的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

官網的通告顯示,西北大學將在太白校區建設「賈平凹文學館」,並且已經成立了籌建小組,專門委託西大博物館負責面向全社會徵集有關賈平凹的各類展覽資料和實物。作為西北大學太白校區正在規劃實施的「文化西大—中國文化名片工程」博物館群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計劃在2019年底前建成的賈平凹文學館,未來的目標是成為「全國賈平凹文學研究中心」。

西大為什麼要為賈平凹建館?這裡有必要先來捋一捋賈平凹和西北大學的淵源。

47年前的1972年,正值文革後期,21歲的陝西商洛丹鳳青年賈平凹以工農兵學員的身份被推薦進入了西北大學中文系,用他自己的話說,「一根木棍放在大學裡,三年都成精了」,木棍雖然沒有成精,但是後來賈平凹卻以幾千萬字上百種著作成就了「鬼才」的文壇傳奇。此後數十年,賈平凹始終和西北大學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圖 | 新華網

2001年賈平凹接受邀請返回闊別近30年的西北大學教書,並親自擔任研究生導師。

十幾年後的2015年,「賈平凹研究中心」在西北大學掛牌成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親自為中心題寫匾額。

2018年10月西北大學116周年校慶之際,賈平凹獲得傑出校友「玉蘭獎」,這個獎項每年從20多萬名畢業校友中選擇一到兩人,至今也只頒出三屆共五人獲得過,含金量之高,連賈平凹在致辭中都激動地說:「我的母校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學校。」



賈平凹在西大116年校慶典禮上的致辭手稿。

「最偉大的母校」要為自己培養出來的傑出校友修建一座文學館,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問題是,在此之前已經有五座以「賈平凹」命名的文學館在各地拔地而起了。

2

各地的「賈館」的來龍去脈

第一座「賈平凹文學藝術館」早在2005年就開始修建了,位於賈平凹的老家商洛市丹鳳縣棣花古鎮的賈平凹故居裡面。賈平凹成名之後,當地為了揪住名人效應發展旅遊經濟,硬是咬牙一口氣投資了7000多萬元巨資重修了賈平凹故居景區。對於一個當時年旅遊收入只有980多萬元、財政收入也只有3000多萬元的國家級貧困縣來說,丹鳳縣的這一舉動曾在坊間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丹鳳縣棣花古鎮平凹文學藝術館。圖 :商洛市官網

除了景區建設資金是當年丹鳳縣整個縣城一年財政收入的一倍多之外,爭議的焦點還在於給在世的名人建造「故居」能否說得順並且行得通。一般來說,大人物在去世之後,他們生前住過的房子都是可以稱之為故居,咖位不夠或者影響力不大,一般是不會也不敢妄稱故居的。當然,也有把還在世的名人住過的房子叫做「故居」,能享受如此待遇的名人鳳毛麟角,賈平凹可以算一個,莫言也算一個。

既是名人故居,自然少不了對故居主人生平事跡的介紹。賈平凹是一位作家,因此故居里還配套建有一座「賈平凹文學藝術館」,由三個獨立的小館組成,分別是文學館、書畫館和音像館,展出了大量實物、手稿、字畫、文學圖書、音像製品等,完整展示了賈平凹在文學和藝術上多方面的成就。

儘管故居飽受爭議,但是賈平凹文學藝術館還是作為故居的核心,成為各地遊客參觀棣花古鎮必須打卡的景點之一。

一年之後,也就是2006年9月份,第二座「賈平凹文學藝術館」在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落成,這也是西安地區的第一座「賈館」。這座造型獨特的文學館位於西建大老校區,瓦灰色二層獨棟小樓配以鋼筋和大塊鋼化玻璃,不規整的立體形狀使其成為一座創意獨特、具有現代風格的校園地標建築。它的設計者是時任西建大建築學院院長,也是大唐西市博物館設計者的劉克成教授。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賈平凹文學藝術館。

看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賈平凹館為什麼會建在一所以理工科為主的大學?這還要從2003年說起。當年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新組建了一個人文學院,一紙聘書就把賈平凹拉到了院長的位子上。除了聘任賈平凹擔任院長和教授,西建大專門成立了「平凹創作室」,並且拿出50萬元設立了「賈平凹文學基金」。

從教授、院長、創作室、文學基金再到後來的文學藝術館,賈平凹和西建大的合作不斷深入,漸入佳境。對於賈平凹的「綁定」,當年西建大似乎並不十分放心,在聘任協議上特彆強調:賈平凹將不再受聘於國內外其他高校、研究機構擔任實職。

此後數年,確實沒有看到賈平凹被「挖走」的消息。但是僅僅四年之後第三座賈平凹館還是在風景秀麗的曲江池畔開門迎客。

這座「曲江賈平凹館」位於曲江新區大唐芙蓉園南門東側的一個角落,這裡曾經是賈平凹的「曲池書房」。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賈平凹位於市區某處高層單元樓中的「上書房」里有很多藏品破碎,無處安置,就挪到了地板上,由於賈平凹擔心「藏品負重越來越大,怕把樓板給壓壞了」,所以想另覓新址。在和曲江新區接觸後,終於在大唐芙蓉園找到了一個新的工作室,命名為「曲池書房」。

這個書房大概在2010年左右又建了院牆,修了門樓,變成了小四合院,獨門獨戶,古香古色,就是現在的賈平凹館。展館面積也不大,只有500多平方米,上下兩層,一樓外廳是賈平凹文學藝術展示廳,內廳和二樓為賈平凹的創作室。



曲江賈平凹館。圖 | 曲江賈平凹館官方微信

不同於以展覽為主的西建大賈平凹文學藝術館,曲江的賈館既有展藏品也兼具創作室和書房,雖然面積不如前者,但是功能上畢竟更進了一步。

到了2013年9月,又有一座「賈平凹文學館」建成,但是這座展館並不在陝西,而是位於千里之外的貴州省銅仁市。

作為第四座、也是陝西之外唯一的賈平凹文學館,這座展館由銅仁市人民政府立項,貴州南長城企業集團投資1000萬元建設,以明清仿古混磚結構為主,占地540平方米,展覽面積80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展示了賈平凹的成就以及與銅仁的歷史淵源。



遊客在銅仁賈平凹文學館內參觀。圖 | 貴陽晚報

賈平凹和銅仁的結緣,現在看來都有點「不可思議」的感覺。

2010年銅仁市新修了一個三江公園,為了在開園的時候幫助宣傳,決定邀請一些文化名人撰文以擴大影響力,由於「銅仁地處西南,賈平凹是西北人,都在中國的西部」,當地宣傳部部長宋喜成一行來到西安拜訪賈平凹,親自奉上銅仁資料,請賈平凹寫一篇文章。從未去過銅仁的賈平凹幾經推脫,但最終還是接受邀請,在自己的書房裡創作了《說銅仁》一文。幾個月後,這篇500多字的短文被刻在了三江公園的文化牆上。

初次邀請大功告成之後,2011年5月賈平凹接受銅仁市邀請,第一次遠赴銅仁觀看該市舉行的中華龍舟賽,並接受了銅仁市市長親授的「榮譽市民」證書。直到2012年,銅仁市賈平凹文學館的開建,進一步把賈平凹「留在」了銅仁。

當全國各地還在熱議銅仁該不該建賈平凹文學館時,2014年,一座占地面積更大、功能更加現代化的「賈平凹文化藝術館」在臨潼區建成開放,這也是已經建成開放的第五座「賈館」。

這個展館由曲江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管委會創建,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屈培青設計,占地面積6666.7平方米,設計鮮明、簡潔、大氣,硬朗的建築外牆採用黃土色調,條紋砂礫狀的牆面呈現出古樸厚重的氣質,建築風格也是充分融合了封閉式關中民居單坡屋頂的特點和賈平凹文學藝術創作的精髓。



臨潼賈平凹館。

為了和前四座區分開,這座賈館的命名也是頗費心思,並沒有使用「文學」二字,而是突出了「旅遊」和「文化藝術」,建成後將成為一個「集文化、旅遊、藝術為一體的綜合交流互動平台」。

3

有必要修建六座「賈館」嗎

以上五座文學館已經建成,再加上前面提到的西北大學正在籌建的賈平凹文學館,到2019年底,屆時將有六座賈平凹館矗立在兩省三市。

這六座文學館從立項設計到建成開放,大都是由政府掏錢,而且作為非營利性的文化場館,免費對外開放意味著沒有任何的門票收入,後期場館運營所需要的各項花費大部分還是依賴於財政補貼。



賈平凹故居。圖 | 搜狐博客博主@陳安

各地重複為賈平凹建館,未必是賈平凹本人的意願,但確實能看出是各地推介文化名人、打造文化品牌進而促進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文化名人是一個地方寶貴的財富,為其建館,以此提升本地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軟實力,但其前提是,這位文化名人必須在某一領域具有至尊地位,具有毫無爭議的權威性。

賈平凹可以稱得上是文化名人,在文學創作上也有一定的造詣,是陝西文壇的一面「旗幟」和代表性的人物之一,這一點應該沒有多大爭議。但是由於歷史傳統和文化理念的差異所造成的文學創作的地域性,這面「旗幟」在全國文壇甚至世界文壇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光鮮亮麗,賈平凹的地位和影響力還沒有達到各地都爭前恐後為其建造六座文學館的高度。

另外,賈館的重複性建設在藏品和展覽內容上也很難做出特色。各個文學館都以實物、手稿、字畫、文學圖書、音像製品等作為展館最核心的內容,沒有明顯差異化的展覽設計很容易使遊客產生「逛一個館等於逛了六個館」的感覺。賈平凹的藏品和實物資料再多,估計也很難同時支撐起六個文學館,最重要的真品實物很可能只有一件,不可能同時出現在六個地方,以圖片和複製品的形式代替真品放在展館裡估計很難得到觀眾的普遍認同。

兩所大學、一個故鄉、一個新區、一個行政區,甚至千里之外一個地級市,都在為一個作家重複建館,顯然跑偏了題,沒有必要也沒有這個需要。

4

對賈平凹的「過度消費」應該適可而止

除了以上六座賈館,這些年還陸續成立了好幾個關於賈平凹的研究機構。

2014年商洛學院成立了「商洛文化暨賈平凹研究中心」,這個中心的前身是1991年成立的「賈平凹研究小組」,2004年研究小組更名為「賈平凹暨商洛文化研究所」。據悉這是全國最早專門研究賈平凹文學創作的學術組織。



2011年初,賈平凹文化藝術研究院成立,由陝西省文化廳主管,官方的介紹是這是「國內唯一研究賈平凹文化藝術成就的專業學術機構」。

2015年11月西北大學又成立了一家名為「賈平凹研究中心」的機構,目的是「匯聚整合陝西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批評資源,集中精力對賈平凹的散文、小說、書法、繪畫等多方面藝術成就進行全面研究」。

三個研究中心,六座文學館,放眼全國還在世的作家,估計只有賈平凹能享受這個待遇。除此之外,一系列關於賈平凹的研討會和論壇、常年圍繞在賈平凹周圍的一大群研究人員和評論家等「利益共同體」對於賈平凹的吹捧、逐年水漲船高甚至頻頻爆出天價的賈平凹字畫等等,對於賈平凹的過度消費,目前還看不到任何收斂的跡象。

賈平凹是一名作家,作家生命的意義在於能寫出流傳後世的經典作品,文壇需要賈平凹,但是我們對他的「過度消費」是不是應該適可而止呢?

作者:東耶克

西安人

版式設計:霹靂


請關注貞觀新浪微博:@貞觀club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p5WIG0BJleJMoPMmw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