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開門紅產品的推銷文案嗎?
號稱交9萬,有機會賺到120萬。
是不是很心動?
然而,這類看似完美的產品,大白卻不喜歡。
因為包裝得太好了,與實際相差十萬八千里,很容易誤導大家。
按慣例,保險公司的「開門紅」,10月只是剛開始,11月-次年1月,才是高潮(開年嘛,大家手頭都攢了點錢)。
到時,保險公司會全員出動,瘋狂砸錢、砸人、砸資源,火力全開賣保險。
攻勢強大,文案又如此誘人,一個沒穩住,想剁手,怎麼辦?
作為一個在「開門紅」上栽過跟頭的過來人,大白勸你先冷靜。
給我5分鐘,我盡力給你講明白「開門紅」是什麼,有啥優缺點,你再自行判斷要不要買。
01
開門紅,賣什麼?
「開門紅」堪比保險界雙十一,目的就一個,讓你掏錢買買買,保險公司好沖高保費,代理人則能賺取高佣金/提成。
因此,「開門紅」產品多是「年金險」這類理財險,「保險姓保」壓力下,部分公司也賣重疾險這類保障型產品。但「年金險」依然是主流,誰叫它保費貢獻大呢?
年金險大體分三類,大白整理過它們的區別。
而「開門紅」,偏愛萬能型年金險,即「年金+萬能帳戶」的組合。
像中國人壽2020年開門紅「鑫享至尊(慶典版)」、太平洋人壽開門紅「鑫享福」「鑫滿意」,都是萬能型年金險。
下面大白給大家分析下這類產品的優劣。
02
開門紅年金險,有啥缺點?
「年金+萬能帳戶」,聽著很拗口,你就簡單理解為兩個理財帳戶:
- 年金帳戶:這個帳戶你只要做兩件事「交錢——按合同約定領錢」;
- 萬能帳戶:要是年金帳戶里的錢你不領,這錢就進入萬能帳戶,複利生息;
有人問,年金帳戶的錢每年按時全部領走,會怎麼樣呢?
你會虧。
大白測算過,其年化收益率也就2%左右,還不如存餘額寶。
所以,你想賺到3%以上的收益,只能把錢投到萬能帳戶,而且至少放30年。
這是年金險第一個缺點,流動性差。
有人就反駁了,萬能帳戶裡面的錢不是能隨時追加或提取嗎?
你這麼說,肯定沒看過合同。
首先,萬能帳戶往裡投錢、往外領錢,都要扣錢。
以「鑫享至尊為例,往裡加錢,扣3%手續費;往外領錢,最高扣5%。
而無論往裡加、往外領,都需要國壽先審核同意。不自由。
其次,萬能帳戶的錢為什麼不能隨便領?
因為前十幾年,帳戶增值很慢,多領幾次,一旦把錢領光了,帳戶清零,合同也就終止了。
大白用鑫享至尊做過測試,40歲,將年金帳戶里的538810塊放到萬能帳戶,等到60歲再領,每年往外領62763塊,一直領到80歲。
結果你猜怎麼著?
系統提示「餘額不足」。
所以,非要買年金險,一拿閒錢買,二做好長持準備。
隨時想用,只能退保,而早期退保,會損失本金。
抖音「10年交6萬,拿回5萬」的梗,就因為退保太早。
年金險第二個缺點,真實收益率不高。
首先,萬能帳戶會有一個保底收益(根據監管,最高3%),通常寫在合同里(找不到,就問代理人,他如果支支吾吾,果斷換人)。
而大家買理財,肯定不是衝著不到3%的收益去的。
但你不買,也沒法知道將來能賺多少錢。
所以,代理人為了讓你買,會給你看演示收益。
或告訴你歷史收益很高。
敲黑板:演示收益、歷史收益一般都不低——否則怎麼打動你掏錢呢,演示收益分三檔,低檔2.5%、中檔4.5%、高檔6%;而歷史收益,高的能達到5%以上。
但它們都只能作為參考(保險公司也不會寫進合同),不要傻傻地以為未來都有這麼高的收益。
為什麼?
因為過去10年,像國壽、平安、太平、太平洋、新華,這些大保險公司的平均投資收益率都只有4%-5%。
圖片來源:網絡
這倒不能怪保險公司投資水平差,主要是監管原因——保險關乎社會穩定,保監會就要求大陸保險公司只能做「低風險」投資,比如買定期存款、債券、基金等。
而年金險,本質是你交錢給保險公司,它幫你去投資,再分你一點收益。
當保險公司自己都不太賺錢,你想它會給你5%以上的收益,還連續給30、40年嗎?
所以,買年金險,要看保底利率——接近3%最好;演示利率,參考中檔(4.5%),高檔根本達不到;歷史結算利率,則至少往前看5年。
但這也只能幫你把相對好的產品挑出來。
最後要不要下手,只看一個指標:真實收益率(一定一定一定要自己算一算)。
算真實收益率要用到IRR函數,大白介紹過怎麼用。如果還是不知道,後台私信我,我教你。
大白算過十幾款萬能型年金險的IRR,若年金不領取,放入萬能帳戶複利生息,年化收益大概3%—4.5%。
這還是長達30-50年投資的收益率。
3、50年啊,期間娶妻、生娃、買房、買車、孩子上學、老人生病、自己進修、出國旅遊……
都要花錢,大幾十萬躺在萬能帳戶里,一分不能動,認真想想你能不能做得到。
年金險第三個缺點,貴。
年金險是不便宜,這不等於缺點。
但忽略客戶的經濟實力、需求,強退年金險,這就有問題。
假設你買年金險是為了之後養老用,按每月2000塊的生活水準算,你從50歲交,60歲開始領,你猜你需要交多少錢?
答案是:分10年交完的話,你每年至少要交5萬,一共就是50萬。
而且,由於通貨膨脹的存在,60歲你每月領到的2000塊,肯定不如你50歲時的2000塊值錢。
如果你每年只能拿1萬買年金,代理人還讓你買,可以果斷拉黑。將來零花都不夠,更不用說養老。
非要買,那再問自己一個問題:要是突然失業了、生病了,能不能交得起保費?可以堅持不動用帳戶的錢嗎?
只要有一個答案是否定的,那年金險也不適合你。
更重要的事,是把基礎的保障先買齊全。
比如得大病能賠一筆錢給你的重疾險、住院能報銷的醫療險、能轉移突發意外風險的意外險、身故了能留一筆錢給家人的壽險。
它們的共同點是能幫你的生活建立一道屏障,不用上最好,用上了,至少手裡有錢,心裡不慌。
03
開門紅年金險,有啥優點?
萬能型年金險雖然缺點不少,可優點也有——每年開門紅能賣那麼多,像去年平安某開門紅單日預收保費139億,不可能全是收割智商稅。
優點一:安全性高
首先,保險牌照稀缺,導致保險公司成立門檻很高,註冊資本最少2億,嚴監管之下,保險公司不可能像P2P那樣跑路。迄今為止,也沒有一家保險公司倒閉過。
所以,你的本金很安全,年金險寫進合同的保底收益也能保證。
優點二:按複利算收益
年金險的年化在3.5%-4%之間,還不如某些銀行的5年期存款。
但存款是按單利算,即一筆錢,不管你在銀行存多久,都只有本金在計息,利息不參與計息。
而年金險,算的是複利,本金和利息都能計息,即俗稱的「利滾利」。
差距會有多大?
假設你手頭有閒錢100萬,按年利率3.5%算,存30年:
單利——拿回205萬
複利——拿回285萬7507
相差86萬。
而且,像銀行存款,利率隨時在變化:
20年前,一年期利率是10.98%;
10年前,一年期利率是4.14% ;
目前,是1.75%;
而萬能帳戶,保底利率(即保證收益)在1.75%-3%,只要你不退保,就會持續地錢生錢。
在全球利率持續走低的背景下,有點吸引力。
04
大白小結
總結一下:
不要聽信代理人口中的開門紅年金險。太過美好。
真實的開門紅年金險,得長期持有至少30年,才能賺取3%-4%的收益(10年多數只能回本)。
更適合經濟實力強、偏好本金安全,又能長期投資的人群。
對於普通人來說,先把保障做足,基礎的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壽險都買好,更重要。
因為真的說不好什麼時候會遇到什麼意外。
保險能發揮的作用,兩個字:維穩,至少將你的經濟水平維持在投保前,如果你保額買夠了的話。
一個互動:
買了開門紅的朋友,可以評論區分享下你持有多少年了?目前收益多高?
近期大白推出了免費的保險分析服務,有健康問題不知道怎麼買保險的,不知道怎麼做保險規劃的,都可以來諮詢我們!
如果你對保險有疑問,那就關注大白讀保,即可免費1對1保險諮詢,點擊「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