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東方衛視有一部紀錄片回歸了。
第二集一上線,就獲得了豆瓣9.2的高分。
目前B站播放量600多萬,彈幕近8萬條…
有彈幕說:等了一年,終於把這群英雄給盼回來了!
還有人說:每次看他們的日常,就想給他們送面錦旗…
換了個名字,他們還是照樣受歡迎:《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原名巡邏現場實錄2018)
有數據顯示,上海警方一天出警率中,有30%的案件,是屬於真正的報警類案件,比如:盜、搶、騙、人身傷害、制假販假等等。
而剩下的70%,往往都是交通事故、居民糾紛、居民求助之類的,屬於非報警類案件。
而這部《派出所的故事2019》,就記錄下了民警們遇到的,那70%形形色色、哭笑不得的出警日常…
比如,九級颱風天,卻有老人為了守住貨物,偷偷躲在戶外…
民警們冒著被大風大雨刮跑的危險,到幾個貨倉周圍,檢查有沒有漏網之魚, 看到了為了不弄濕衣服,裸著身子的老大爺…
有失戀的醉鬼躺在路中央,扶起來之後,對著民警發表愛的宣言:我只喜歡她,我不喜歡你…我只在乎她!
有人報警遭遇電話詐騙,民警急忙趕到現場,到了出租屋發現,報案人在優哉游哉打麻將;
獨居老太太深夜報警,因為在家裡發現了馬蜂窩…
有人報案稱自己被禁錮在公司,不讓吃不讓喝,結果是賴在公司要債,不肯走…
這些看上去千奇百怪、雞毛蒜皮甚至莫名其妙的案件,就是民警們每天需要面對的,一地雞毛…
然而,在民警眼裡,大案小案一視同仁。
無論是颱風還是深夜,馬蜂窩還是詐騙犯…只要接到求助,他們都會為需要幫助的人,東奔西跑、盡心盡力。
偶爾遇到令人頭疼、難纏的當事人,只能以柔克剛…
因為要錢不成,兩名女子三番四次報警,謊稱自己被關在公司。
民警解釋:我很同情你們,可是這事兒你必須要找法院,走法律程序…
可是對方捂著耳朵,拒絕交流:你們要是不管,我也就不活了!
一邊說,一邊哭著喊著往天台跑…民警見狀,一個箭步上前,擋在她前面,兩人在樓梯間跳起了「恰恰舞」…
到了派出所,民警們找來另一位當事人進行協商,可仍然無果。
一名女子向對方放狠話:這事你要是不能給我解決,就叫你高層出來,我就賴著你!
其中一名女子越說越激動,開始「自殘」…
一番擾攘之後,兩名女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寫下了悔過書,從法律途徑和對方交涉…
除了剪不斷理還亂的案件,民警還要充當福爾摩斯,在沉默和謊言面前,小心翼翼地穿行…
這天,一隻烈性狗當街,把人咬成重傷。
但是,當民警安置好傷者之後,到了狗主人家時,卻發現,狗離奇失蹤了。
狗主人的回答是:狗自己走丟了。之後就再也不肯說任何關於狗的信息。
民警一聽,皺起了眉頭:狗主人在撒謊。
他們開始調度監控,仔細反推:進入監控盲區後,狗主人在哪個拐角作了停留,又在哪個地方出現,在這段路上,有哪些可能比較隱蔽的交接地方…
經過反覆的盤問和調查,終於發現:原來,主人為了不想讓狗被關起來,把狗交給了司機,讓狗出去避避風頭…
負責案件的張警官說:人會撒謊,證據不會。狗主人的心情我們可以理解,可是我們絕對不能放棄,受害者的權益。
在民警的抽絲剝繭、大膽假設,細心求證的過程中,每一個看似大海撈針、陷入僵局的案件,都有了令人心安的破解;
報案人聲稱,因為情感糾紛,前夫揚言要自殺…民警馬上趕到小區,只要見到中年男人,就逐個詢問、排查;
為了找出盜竊嫌疑人,他們跨越400km路程,日夜兼程,全市搜捕;
他們也和普通的職業一樣,會被誤解,要絞盡腦汁解決困難…
他們也會疲憊、會無奈、會沮喪…
但是,他們仍然用專業、熱血、真誠,竭力在這片土地上,兢兢業業、除暴安良,完成著守護者的使命,詮釋著公僕的意義。
《派出所的故事2019》由東方衛視和嗶哩嗶哩聯合出品,一共12集,於12月19日起每周四21:30登陸東方衛視,次日凌晨嗶哩嗶哩全網獨播,目前豆瓣9.2,好評如潮。
近年來,東方衛視致力於布局現實主義的作品內容,紮根於現實題材。「紀錄片看東方」已經在觀眾間口口相傳,《派出所的故事2019》就是現實主義題材的力作。
這檔節目如此受歡迎的原因,也許就在於三個字:接地氣。
從《巡邏現場實錄2018》到《派出所的故事2019》,這檔紀錄片的主角從巡警,拓展至更多不同警種的民警:執法辦案民警、社區民警、戶籍民警…
有網友評價:沒有華麗的拍攝手法後期剪輯,有些甚至是記錄儀拍下來的畫面,每個案件都特別接地氣,特別溫暖、真實,有代入感…
這不得不歸功於,全程跟隨的攝製組。
總導演蔡征、執行總導演邵英藜表示:我們的攝製組一共蹲點36個派出所,拍攝素材時長,累計高達6320小時…
上海市派出所數量龐大,基層民警多達25000名,同時僅兩期節目中出現的案件就已經涉及上海多個區域、多個公安分局,拍攝難度和強度都極大…
節目組為了拍攝第一時間的資料,日夜蹲守在派出所,跟隨民警工作,最大限度展現了案件的真實性。
也因此,和其他主旋律紀錄片不同,《派出所的故事2019》展現了基層民警們,除了秉公執法,也不失溫暖的一面。
作為基層民警,十八般武藝要皆通,因為,他們遇到的情況太多,身份也要隨之變換…
比如小區的河裡出現來路不明的黑天鵝,警察要化身趕鵝人,撐著杆、彎著腰,在河裡趕鵝;
比如,回訪馬蜂窩的獨居老太太,還幫著老人打掃衛生;
空調外機在風雨中搖搖欲墜,警察為免砸到路人,齊心協力幫助物業往回搬;
在片中,我們能反覆聽到,警察常說的一句話:我們要盡全力,守護市民的生命安全。
這種守護,大多數時間,或許並不是在抓捕逃犯和暴徒,也不是在街頭槍戰和追蹤…
而是要面對無數雞飛狗跳、雞零狗碎…
跑上跑下,時不時充當家事調解員、搬運工、清潔工,甚至還要忍受各種莫名其妙的迷惑行為…
但是,他們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職責…日復一日地,奔走於千家萬戶。
更難得的是,在鏡頭之下,民警們的溫柔和細心,也十分動人…
辦完案往回走,路上偶遇灰塵迷了眼的消防員,民警們小心地,幫他吹出異物:別著急,你流眼淚,把眼裡的異物排出來就好…
一天晚上,某小區有人報警:大廈後樓梯,似乎發生了「血案」…
白色的牆壁上,寫滿了字:媽媽,我願意用十年陽壽,換你回來…
民警蔡金根仔細回想:不久前,樓里某位住戶,因為抑鬱症發作,從七樓一躍而下,留下了丈夫和半大不小的女兒…
蔡金根敲開了這戶人家的門,囑咐父親:這麼小媽就走了,孩子心裡肯定難受,你要注意一下孩子的情緒,多陪陪她,兩父女多聊聊…
說話的時候,為了不讓孩子聽到,蔡金根有意壓低聲音…此刻,他的身份,似乎更像一位,關心親人的大叔。
蔡金根說:我也是為人丈夫為人父親,出了這種事,我能明白孩子的心裡有多痛苦…
這位老民警的眼眶,明顯紅了…
雖然這是一群硬漢,但是這種同理心,這種溫柔,這種人性的溫度,卻沒有因為職業身份的嚴肅性而消失…
因為,他們知道,儘自己的努力,讓民眾少受一點心靈的傷害,也是職責所在。
不僅對人,即使是對不同的物種,民警也沒有忽視…
11月26日,黑龍江哈爾濱民警派出所,接管了一隻走失的秋田犬。
民警王起龍,早上和晚上,都帶著秋田犬遛彎;注意到狗有拉稀,還默默記著:多喝水,少吃火腿腸…
他說:我養過狗,它主人肯定著急,我們先好好照顧著…
三天後,狗主人來領回秋田犬。臨行前,民警還不忘囑咐主人,要給狗狗調理好腸胃…
然而,除了帶狗、勸架,民警不能避免的,是突如其來的危險…(以下資料來源:搜狐網、新浪新聞、觀察者網)
2019年10月2日凌晨,浙江台州民警王歆,帶領兩名輔警在出警過程中,遭遇歹徒持獵槍襲擊,為掩護群眾避險,民警王歆和輔警梁峰,壯烈犧牲…
村民回憶:如果不是民警幫我擋下子彈,可能我就被打死了…我這條命,是民警給我換來的。
案發現場留下的霰彈槍彈孔。圖片來源:新警事兒
案發現場的血跡。圖片來源:新警事兒
在民警王歆殉職的兩周後,王歆的遺孀生下了兒子…
原本這是喜慶之極的事,但王歆妻子卻泣不成聲:王歆你給我回來,你這個大騙子,你忘了跟我說好一起帶孩子,陪孩子長大的嗎?
王歆的家人也悲痛欲絕,幾次昏厥過去…
襁褓中的孩子沒有了父親,白髮蒼蒼的父母也失去了兒子…
2019年8月20日,四川成都大邑縣雲華村,因暴雨致山洪爆發,民警李科在出警救援途中遇險犧牲…
他生前的最後一句話,仍然關係著眾人的安危:上頭的報警人聯繫過我,他們暫時沒有人員傷亡,車子沖走了…
在追悼會上,4歲的兒子在李科的靈柩前一遍遍哭喊:爸爸,爸爸…
老人們抱著孩子,忍住眼淚:爸爸就是累了,讓他休息一下…
網上流行一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
很多時候,安逸的日子過久了,我們總會忘記,是因為有人替大家遮擋住紛爭和擾攘、默默守候和保護一方安定…
這樣的付出,值得人們看見,記得…
百度百科上,對「英雄」的解釋,有三種:
1、指才能勇武過人的人。
2、指具有英勇品質的人。
3、無私忘我,不辭艱險,為人民利益而英勇奮鬥,令人敬佩的人。
我想,在這個和平的年代,無論是那些默默堅守在崗位上的,還是已經離開的民警,都配得上一句,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