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國家發改委公布第二批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的建設方案。
包括北京京西、大連沿海、黑龍江大慶、江蘇徐州、江西萍鄉、河南西部、廣東韶關、貴州六盤水8個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
示範區將享受
這些政策紅利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聯合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國家開發銀行,進一步加強對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的指導。
繼續安排專項資金支持示範區建設,支持各示範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建設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和產業園區。
同時,不斷完善獎懲激勵機制,報請國務院對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示範區給予表揚激勵。
《江蘇徐州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方案(2019-2025年)》
對徐州示範區建設總體思路、
示範區探索的重點領域和重點任務、
園區建設方案是如何界定的?
要推進的重點項目有哪些?
下面,大徐進行深入解讀。
空間布局怎麼樣?
以徐州市全境(含 5 區、3 縣、2 縣級市)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
優化「一核、五沿」生產力布局,構建「2+14+N」產業轉型升級園區體系,引導產業集聚發展、要素合理配置、資源集約利用,形成特色鮮明、優勢互補、集約高效的產業發展空間格局,為建設示範區提供有力支撐。
「一核、五沿」是指都市核心區,沿東隴海線、沿徐宿通道、沿徐濟通道、沿京杭運河和沿黃河故道。
徐州市「一核、五沿」生產力布局圖
01
強化都市核心區輻射帶動。
以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徐州高新區、中國礦業大學科技園、泉山經濟開發區、徐州工業園、銅山經濟開發區等為載體,強化徐賈、徐新(高新區)工業走廊支撐作用。
重點發展裝備製造、新能源、商務商貿、科技旅遊、金融服務等產業。
打造裝備製造、新能源兩個世界級產業基地,建設區域性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產城融合示範區。
02
做優沿東隴海線產業質態。
以沿線邳州經濟開發區、邳州高新區和新沂經濟開發區、錫沂高新區等為載體。
重點發展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技術和新醫藥、文化旅遊、現代物流等產業。
構建「特色突出、支撐明顯、帶動力強、開放融合」的新型工業化示範區。
形成東連連雲港、輻射皖北豫東的聯合互補發展主陣地。
03
深化沿徐濟通道產業轉型。
以沿線豐縣經濟開發區、沛縣經濟開發區和豐縣電動車產業園、龍固循環經濟產業園等為載體。
重點發展清潔能源、電動專用車、漢文化旅遊等產業。
構建「主業鮮明、提質增效、生態友好、互動並進」的產業轉型先行區。
形成北接齊魯、西通豫皖、豐沛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04
豐富沿徐宿通道產業內涵。
以沿線睢寧經濟開發區、徐州空港經濟開發區和寧江工業園、沙集和金泉電商產業園等為載體。
重點發展白色家電、紡織服裝、臨空產業、電子商務等產業。
構建「業態先進、綠色低碳、優質高效、協調融合」的特色產業先行區。
形成東連宿遷、南通皖北、突破睢寧跨越發展的新局面。
05
加強沿京杭運河產業聯動。
以沿線徐州港、雙樓港多式聯運綜合物流園和窯灣古鎮等為載體。
重點發展生產資料物流和運河文化旅遊產業。
將沿京杭運河區域打造成為多式聯運現代物流集聚帶和濱湖沿河歷史文化旅遊廊道。
06
突出沿黃河故道示範帶動。
以沿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為載體,強化黃河故道現代農業示範引領作用。
重點發展優質糧食、蔬菜園藝、高效林果、生態畜牧等現代農業。
打造「綠色生態、現代高效、融合發展、百姓富足」的現代農業示範走廊,建設高效設施農業樣板區和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發展定位如何?
堅持「工業立市、產業強市」戰略,圍繞加快壯大實體經濟核心任務,以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為主抓手,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旋律,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著力貫徹落實創新理念,聚焦做大做強實體經濟,爭做以裝備製造、新能源等世界級產業集群為特色的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樣板。
——著力貫徹落實綠色、共享理念,創新實踐「兩山」理論,爭做體現生態優先、民生優先的中國資源型城市綠色發展樣板。
——著力貫徹落實協調、開放理念,創新落實中央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爭做融入支撐國家重大區域戰略,以中心城市帶動周邊資源連片地區協同發展樣板。
近中期目標是什麼?
到2020年,國家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邁上新台階,經濟總量達到7500億元左右,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幹的現代產業體系全面構築,現代產業集群效應更加凸顯,平台支撐體系更 加完備,內生動力機制更加健全,兩個國家示範園區成為開發區轉型發展的標杆,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初具雛形。
人均 GDP 達到8.5萬元左右,居民收入與經濟發展實現同步增長。
在此基礎上,到2025年,建成國家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成為區域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基本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位造業基地,具有全國影響的區域性現代服務業高地和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