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簡介:徐斌,現任上海交大附屬九院泌尿外科行政副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統最常見的疾病,雖然二者的病變均原發於前列腺體內,但它們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前列腺增生是一種良性前列腺的「增生」性疾病,又稱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主要表現為組織學上的前列腺組織細胞的增生、解剖學上的前列腺增大、下尿路症狀為主的臨床症狀以及尿動力學上的膀胱出囗梗阻,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礙原因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良性疾病。男性一般在45歲以後前列腺會有不同程度的增生,一般在五十歲以後出現臨床症狀。從發病部位看,前列腺增生病變主要位於尿道黏膜下腺體,靠近尿道容易引起尿道梗阻。前列腺增生因為尿道梗阻,早期出現夜尿次數增多,隨後便有排尿困難及血尿現象,其症狀僅局限於泌尿系統。並且前列腺增生髮病進展較為緩慢。
而前列腺癌是指前列腺的「癌症」,即是由前列腺腺上皮發生的惡性腫瘤。前列腺癌好發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且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前列腺早期癌腫病變部位於距離尿道較遠的腺體外層,患者往往沒有明顯症狀,當前列腺癌腫侵犯到尿道引起症狀時,病變已達晚期,這時的主要症狀是排尿困難,出現尿流變細、尿痛、尿頻等症狀。其症狀除泌尿系統外,癌細胞還可轉移到其它系統引起症狀,而出現腰部、骶部和髖部的疼痛,或坐骨神經痛,有時還可有胸痛、咳嗽等,應警惕癌變轉移至肺部發生肺癌。
前列腺增生的治療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1.觀察等待,定期隨訪,半年做一次相關檢查,如尿流動力學、殘餘尿量、前列腺體積、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等;2.藥物治療,主要用來緩解下尿路的症狀,常用藥物有α受體阻滯劑以及5α-還原酶抑制劑,臨床上提倡聯合用藥;3.手術治療,以前以開放手術為主,近年來前列腺增生手術治療的金標準是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此外,還有經尿道前列腺切開術等手術方法。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一般經過治療,預後良好。
前列腺癌早期癌症分化好,跟正常的組織形態類似,轉移少甚至無,腫瘤局限於前列腺包膜內,因此對於這類患者,治癒是完全有可能的。對於這類患者,臨床上主要採用「治癒性''的治療手段,包括根治性手術以及放療。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是指切除前列腺及其周的精囊、射精管、輸精管的一部分,同時察看盆腔淋巴結有無轉移並行清掃。目前常用的手術有經恥骨後前列腺切除術和經會陰前列腺精囊切除。因前列腺癌細胞對放射線很敏感,對於早期前列腺癌可以達到治癒的效果。放療常常可以使前列腺腫瘤明顯縮小。在我國主要用於手術切除困難或已無法切除的患者。放療分為內放療、外放療和姑息性放療3種。對於早期患者,目前最常用的為外照射治療,但內放療——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置入的方法也應用越來越廣泛,相比於外照射,內照射可明顯減少放療的不良反應,提高療效,延長壽命,有條件的患者和醫院放療時應首選此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