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對一座城市的熱愛,是寄託於食物的。
如果有人問你,武漢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低下頭,伸出手,捏捏肚子上的肉,然後坦然的告訴他:武漢是一座不胖都對不起她的城市!
攝影@看不見的武漢
武漢的味道有種魔力,無論我們是遠去或停留,總是忘不掉樓下的芝麻醬香味。這座城市總能給人味覺上的刺激和感情上的觸動,不論你是外地人還是本地人,都能在美食之中品嘗到最真實的武漢。
因為,這裡的食物里有情懷。
十步一小攤、百步一小店,在任何一條街上、任意時間段內,你都能找到豐富簡單的美味。扁擔、推車、攤攤、窩棚、小館,流動的、固定的,每走出十幾步就能躥出來一個小吃攤。
不像江浙的清甜,也不似臨海的生猛,但這座九省通衢的城市,卻將全國各地的飲食文化兼收並蓄,並發展出了自己獨特的風味。
沒有吃過熱乾麵就等於沒來過武漢。如果你在武漢待過,那麼記憶里一定有一碗熱乾麵,芝麻醬的咸香與鹼水面的勁道,第一次的記憶是美好還是暗黑?
即便第一次的印象不佳,但在武漢待久了,都會慢慢的被這股子香味洗禮,最後漸漸淪陷。一碗地道的熱乾麵,講究調味時要料全味濃而不膩,撣過的麵條根根分明,口感爽滑勁道,
而各種佐料的分量搭配則是區別各家熱乾麵特色的最大不同。
清晨的麵館生意總是格外火爆,武漢人平均每天要吃掉600碗熱乾麵,而這一口熱騰騰的鮮香,也成為無數人早起的理由。
武漢的小麵館格外多,多是些不到十平米的小店鋪,但是整整齊齊的擺著桌子和塑料板凳,人多的時候在門前支起板凳便能吃的噴香,這才是生活的樣子,也是最真實的武漢樣子。
好店推薦
01
老田記麵館:吉慶街65號
李明增麵館:江漢二路車站旁
龐記熱乾麵:中山大道1178號
長子熱乾麵:漢口車站路49號
聾子熱乾麵:球場街花鳥市場旁
「沒有一隻雞能活著離開廣州,沒有一隻羊能跑出內蒙,沒有一隻鴨能逃出武漢。」
武漢對於鴨貨的喜愛可以說是深入骨髓,各大菜場商圈CBD里都可以尋到「周黑鴨」、「絕味鴨脖」、「小胡鴨」的身影。
而說到鴨子身上哪個部位是武漢人的最愛,那就一定是鴨脖了。短短二十年的時間,武漢人用一腔美食熱情,生生把鴨脖打造成了武漢的一張美食名片。
武漢的鴨脖味道偏重,整體的口味以香辣為主,肉質緊實醬香濃郁,連每一寸骨頭都鹵得酥爛入味。重辣重咸但絲毫卻不辣心,回味還帶點滷汁的回甘,越啃越香。
好店推薦
02
精武路第一家:解放大道888號
湯老頭:解放大道826號
周黑鴨:N家分店
黃毛鴨脖:王家灣紅玫瑰酒巷子口
清酒、蛋酒、糊米酒,米酒是武漢人獨特的早酒。特別是過早的時候,熱乾麵配上蛋酒才熨帖,豆皮得搭配清酒才解膩,而糊米酒自成一派,老店糊米酒里的年糕糰子就能讓人飽足。
精細的糯米和醪糟的碰撞,酒香清淡軟糯綿爽,再撒上幾粒桂花糖,酸甜的味道在空氣里都能聞著見。
用開水沖開的蛋酒,蛋花的清香與米酒的醇厚完美結合;而加入了糯米糰的糊米酒則更加香濃,湯底濃濃的稠稠的,酒香糯米香桂花香,繚繞的味道縈繞舌尖再上心頭。
好店推薦
03
三鎮民生甜食館:勝利街86號
王師傅豆皮館:高雄路47號
小秋水餃:大成路66號
陳記炸醬麵:黃陂街77附2號
歡艷牛肉熱乾麵:台北一路環亞藝樹家小區旁
如果給漢味小吃排排座,論歷史之悠久,製作之繁雜,味道之講究,頭把交椅一定是——燒麥!
其實在武漢,最正宗的叫法應該是「燒梅」,有人認為是和方言發音有關,而有的人卻認為是因為武漢的燒麥形似梅花而得名。
上世紀80年代初,熱乾麵賣1毛錢一碗,一兩燒麥有4個,賣1毛3,成年人通常吃2兩才能填飽肚子,一餐就要2毛6,幾乎比熱乾麵貴了一倍。
燒麥,美食中的戰鬥機,燒麥,漢味小吃中的貴族。
當熱氣騰騰的蒸籠揭開,空氣中香氣撲鼻,朵朵菊花形狀的燒麥皮薄餡軟,經過高溫中的纏綿,米香和肉香的二合一,軟粘的糯米飽吸了油水和汁液,包裹著大顆的肉丁和香菇,濃郁的胡椒味第一口略嗆口,之後卻是回味無窮。
好店推薦
04
嚴氏燒麥:雙洞正街48號
嚴師傅重油燒麥:蘭陵路65號
丙祥燒麥:球場路48號
武昌重油燒麥:一元路7號
天天紅油趙師傅熱乾麵:糧道街139號
鍋貼,在武漢人的認知里可不單單只能算是過早,不論是在早點攤上,還是宵夜的大排檔桌上,一份色澤金黃、湯汁濃郁的鍋貼,都是最佳的「癩子」,給這一餐的滿足感加分。
武漢的鍋貼,每家的流派都不甚相同,有的不封口兩頭流湯,有的腰肚圓潤兩頭焦脆,但相同的是,鮮美的內餡和焦香酥脆的底板,總是融合得恰到好處。
你總是可以在任意的館子旁的小攤上看到鍋貼的身影,勁道的皮、飽滿的身材、焦脆的底、豐潤的內餡,豐盈卻不油膩的湯汁,缺一不可的鍋貼是大武漢觸手及得的美味。
好店推薦
05
濱江小吃:台北路
紅學鍋貼:解放路青石橋48號院
麻木老地方牛筋牛雜:長堤街礄口公園對面
七七餃子:玫瑰街玫瑰園西村
妙墩鍋貼餃子哥:妙墩橫路8號
在江邊長大的,哪有不吃魚的,作為一個武漢人,了解江魚的文化,就像是探索與我們共生的一條繩索,飲長江水,食長江魚。
生長在濱江之城,擁有江鮮、河鮮、湖鮮得天獨厚的資源,而讓每一條魚發揮到極致,才是武漢人對吃魚孜孜不倦的追求。
蒸煎燒烤滷,滑汆扒焗燜,每種魚都有一套最經典的吃法,同一條魚的不同部位也能吃出不同的花樣。
鯽魚、鮰魚、鱖魚、鱔魚、刁子魚……沒有哪種魚能逃離武漢人的餐桌。
「鯉魚吃籽,財魚吃皮,鱖魚吃花,鯖魚吃尾,鯽魚喝湯……」
每條魚哪個部位最好吃,武漢人安排的明明白白。甚至,魚皮、魚雜等下腳料,也都是美味的食材。
好店推薦
06
阿德魚莊:武昌火炬路14號
土匪魚:蘭陵路25號
漢華小黃魚:新民眾樂園對面巷內
探魚:各大商圈
徐嫂糊湯粉:司門口戶部巷
小龍蝦是武漢人進入夏天的儀式,夜間的餐桌上,沒有小龍蝦鎮場,總感覺像宵了個假夜。紅得透亮的小龍蝦,重油重滷的絕佳風味,雙手並用的大快朵頤,也讓小龍蝦成了武漢夏天的第二個名字。
江漢平原的清水蝦,腮白、殼薄、肉彈,生猛威武活力滿分,而武漢人烹飪小龍蝦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門,蒸蝦、烤蝦、蒜蓉、油燜,深夜的美食街走一趟,總能找到你喜歡的那個味道。
醬汁濃稠的裹在蝦身上,花椒的辛,鮮蝦的嫩,醬汁的稠,一份小龍蝦上桌,非得要連手指上汁水也要舔舐乾淨才肯罷休。
好店推薦
07
肥肥蝦莊:石牌嶺路洪嶺公寓12號
靚靚蒸蝦:雪松路69號
蝦皇:虎泉地鐵B出口直行300米
漢口蝦神燒烤:馬鸚路名流公館404棟商鋪
肥仔蝦莊:秦園東路水岸星城對面
每一味食物都有自己的靈魂,
每一座城市也都有自己的味道。
即便經歷過風雨,
這座充滿了美食的城市
依舊是我們喜歡的武漢!
文字:公子七
排版:公子七
圖片:網絡
十分武漢原創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