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彩色月光(爸媽精讀主創)
前幾天,第二屆頂尖科學家大會在上海舉行,其中,一位僅有15歲的科學家談方琳上了熱搜。
她托著腮幫認真聽講的樣子,看上去和一般高中生簡直沒什麼區別。
然而,這位來自華師大的高一女生,早在初中階段就憑藉課題「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獲得了「第33屆全同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專項獎一項;「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主席獎(初中生唯一獎)、一等獎。
但是,底下的評論卻是另一番風景:
的確,談方琳的優秀大家有目共睹。但我們除了看到她本身的成績之外,還應該看到她身後的父母為了培養她所付出的心血。
她父親是華東師大數科院院長,憑藉自己的專業知識為談方琳培養數學興趣打下了基礎,又通過自己的人脈關係,讓她從小就到實驗室參觀學習,或者參與高中本校與科研單位的合作計劃做課題,發表核心期刊等等。
我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會像談方琳的父親那麼用心的培養孩子。
只不過,我們大多數父母都比較普通而已,但是愛孩子、期望孩子成才的那顆心大家都是一樣的。
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這幾天,大連14歲男孩蔡某某姦殺10歲女孩王某並拋屍的事情傳遍全網,這個曾經多次尾隨女性、掀女性裙底,最終殺人的男孩子,事後居然能淡定的裝作路人與被害人王某的家人聊天,還在班級群里辯白,竟不覺得自己殺了人是在犯罪。
可氣的是,當天其父母不僅不報警,還急著擦掉家中的血跡企圖掩蓋事實,家人還辯解說他是個聽話懂事的孩子!
What?聽話的孩子?這麼說是聽了父母的話,他才殺的人?
多麼殘忍的手段!多麼扭曲的價值觀!多麼荒唐的一家人!
一個父母都三觀不正的家庭,怎麼可能教出三觀正向的孩子。
古語言:「子不教,父之過」。
作為父母,不僅要自身保有正確的價值觀,更要教導自己的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之前看過一則視頻,有人安排一個演員故意為難清潔工,調查是否會有人站出來干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個年僅12歲的小姑娘挺身而出。
雖然小姑娘一邊哭一邊和路人(演員)理論,但她維護清潔工的舉動真是太暖心了!尤其是最後主動擁抱清潔工還一直喊著「阿姨阿姨,你真的很善良很美麗」,說實話,我看哭了。
好想當面給這個小女孩點個贊,真是三觀超正!
從小女孩的身上,我們可以想到她父母的為人一定很真誠很和善。
很感謝小女孩的父母,不僅教會了她「職業不分貴踐」的道理,還教會了她助人為樂、勇敢善良的品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教室。在孩子還沒有形成價值觀之前,父母以微小之事教育分析,幫助孩子儘早地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要遠比扭轉他們的錯誤價值觀更容易。
幫助孩子培養濃厚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然而,我們很多父母在培養孩子的興趣這條路上越走越偏。
我有一個朋友,女兒才4歲,她就給她報了一堆興趣班。畫畫、拉丁舞、跆拳道、模特等,孩子的空閒時間幾乎都排滿了。
能理解她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初衷,但這樣高強度的在各種特長班之間奔走的節奏,別說她一個4歲的孩子承受不起,又有幾個大人能承受起?
特長並不等於興趣。不是報了特長班孩子就會產生興趣,而且培養一門特長除了投入金錢,還需要投入時間。什麼都是重點,最後就是沒有重點;什麼都想學到,最後可能什麼都學不到。
心理學家李玫瑾說:家長不了解孩子的心理,那麼你的努力將成為泡影。
如果不能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盲目跟風報班,反而容易造成孩子厭學的心理,家長也會變得更焦慮。
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並引導孩子在興趣方面下功夫,這樣會激發孩子的最大潛能,從而在某一領域取得突出成就。
電影《銀河補習班》中,馬飛在教導主任眼裡是一個經常逃學曠課的問題學生,偷看小說、成績墊底,每次學校開大會基本都被點名批評。但是他爸爸馬皓文卻一直肯定他、鼓勵他、尊重他。
在馬飛表達出強烈的興趣,要去千里之外的南海市看航展時,這對於當時手頭拮据的爸爸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事。
但他爸爸想盡一切辦法,哪怕跋山涉水都還是帶他去了。
正是因為他爸爸一直以來對他的支持與尊重,馬飛憑著興趣產生的動力,最終成為了一名優秀的航天員。
如果馬飛的爸爸忽視孩子的興趣,或是罵他不切實際,那馬飛一定不會變成自己理想的模樣。
作為父母要做的就是給予孩子最完全的愛,尊重孩子的興趣與選擇,讓孩子在興趣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幫助孩子養成堅持的品質
美國有教育專家進行研究發現,決定孩子未來的不是智商,而是堅持。
但孩子自己不明白什麼叫堅持,當孩子說不想做某件事了,家長是該讓他隨意放棄還是堅持住?
我姐的女兒妞妞,今年13歲。之前在5歲左右的時候,學過舞蹈。妞妞說每周都要學舞蹈太累了,想放棄,她媽媽心疼她也就同意了。
今年暑假,妞妞又重新報了個舞蹈班學芭蕾。一開始信心滿滿地每次都去,見著我就和我說覺得穿上芭蕾服的自己渾身飄散著仙氣。
過了一個月,我開我姐玩笑讓妞妞跳個舞給我看,才得知她已經沒有學了。說是劈叉很痛,下腰很難。
孩子年齡小,對一件事物的興趣可能只停留在表面。當他深入接觸後,是很容易因為遇到困難而放棄的,但是家長若沒有狠下心堅持到底,孩子就更容易半途而廢。
孩子有放棄的想法,往往是從家長的微言微語中萌生的。
娃這樣下腰我看著都痛,要不換一個特長吧!
別急喝完這杯牛奶再去,遲一下到沒關係的。
今天你妹妹一家會來我們家做客,我給你請假了。
……
但孩子的堅持,往往也是從家長的一言一行中養成的。
今年,周杰倫在參加謝霆鋒的節目《鋒味》時,首次談起自己小時候學習鋼琴的經歷。
他說,從4歲開始,媽媽就每天要求他練兩個小時的鋼琴。
那個時候的他,看到窗外嬉鬧的小朋友們,很是羨慕,因此非常不理解媽媽為什麼要對他那般嚴厲。
但是,他現在很感謝媽媽當時的嚴厲,讓他一直堅持練習鋼琴,才取得了今天驕人的成績。
正是因為周媽媽知道,只有自己堅持住了每天督促周杰倫練琴,他才能學會堅持。
成功從來都是一場持久戰,沒有誰能一口氣跑到終點。
烏龜雖然爬得慢,但因為一直堅持爬,最終也能贏了兔子。
孩子的優秀,歸根結底是源於家庭的教育優秀。沒有天生的笨孩子,也沒有教不好的熊孩子。
不管給予孩子什麼樣的物質條件,只要用發現的眼光去發掘孩子的興趣並用心培養,你也能培養出人人稱讚的「別人家的孩子」。
你是怎樣培養孩子的呢?留言分享給我們吧。
作者簡介:彩色月光,富書專欄作者,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90後職場媽媽。世間的美好,可從文字中感受;寫文,也是寫人生。本文首發爸媽精讀頭條號,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