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町幕府對明朝是否臣服?瑞溪周鳳是如何從建交到斷交再到復交的

2019-10-15     九門憶史

明朝之初,日本處在南北朝分裂的形勢下,明太祖為了建立以明朝為核心的中華秩序,因此積極嘗試與日本建立外交關係。但是由於懷良親王的不合作,明朝與南朝方面的交往進行得很不順利,雖然北朝曾向明朝派遣使節,但是沒有國王表文,所以明太祖與日本斷絕了關係。但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日本的國內政治體不能完全與中國儒家思想相匹配,統一大業的順利進行,也使得幕府與明朝建立外交關係的時機更加成熟。本文,筆者將以《善鄰國寶記》中收錄的外交文書為中心,淺析室町幕府前中期的對明外交姿態及變化。

一、瑞溪周鳳對「日本國王」稱號的批評

足利義滿統一日本達十年之久時,有位商人力勸義滿與明朝互通外交,於是義滿辭去了征夷大將軍,太政大臣等職位,讓自己的妻子成為了天皇准母,在參見天皇時著親王服飾。並且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實行,使得自己漸漸超越了武家將軍的身份,並且以天皇家代表的姿態活躍在了日本歷史的舞台上。辭去將軍的職位使他能夠以新的自由的日本國王的姿態開展對外國的交往。

1401年,根據《善鄰國寶記》中收錄的外交文書記載,足利義滿向明朝獻上寶物並送還了被俘虜的明朝百姓。對於足利義滿想要交好的行為,明建文帝給予了積極的回應。義滿還親自到兵庫迎接並參觀了明船,並將明使一行引入了京都北山店,舉行了隆重的接見儀式,詔書承認了足利義滿為日本國王,並讚賞了他的一些行為舉動。

義滿接受了大統歷,間接意味著承認了日本是中國的附屬國。但是在當時,足利義滿的舉動受到了很多人的譴責,他們認為此舉有失大體並且有損國家的體面,也認為義滿接待明史的禮節過於隆重。瑞溪周鳳不承認日本向明朝稱臣的意圖也非常明顯,他試圖模糊「臣」與年號的真實含義。

二、平等意識的加強與瑞溪周鳳的繼承

據《善鄰國寶記》相關記載,日本自以統一國家的姿態對中國開展外交以來,一直堅持著獨立自主對等的原則,即使面對很強盛的國家,也將其視作與自己平等的鄰國。日本在構建律令制國家的最初,就表明了自己想與中國尋求兩國平等的關係。隨著隋唐史的終結,中日之間的外交關係也基本中斷了,日本實現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但這種文化具有著一種獨善意識的鎖國思想,在這種封閉的思想中,日本仍然保持著自己作為中國平等國的心態。瑞溪周鳳也借「白日西照」等詩詞來暗喻日本和明朝的平等。

進入鎌倉時代以後,日宋之間的經濟開始了頻繁互動,文化上也不斷的交流。但在思想上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鎖國思想還在繼續。這時候,宋朝很多的貨幣流入了日本,取代了日本平安時代的實物貨幣,占據了主導地位。

這使得日本國內的貨幣流通與大陸的貨幣體制發生了聯繫,南北朝時期的動盪使得日本和中國之間的貿易受到了阻礙,銅錢的輸入變得很緊缺。因此對日本的經濟造成了不利的影響,使得他們開始與中國重建聯繫,所以日本在室町時代進入了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體系。儘管入貢明朝所獲的利潤並不豐厚,足利義滿卻並未放鬆對明朝的外交,靖難之役後,義滿同明朝貿易的目的達成了。

三、瑞溪周鳳的國體觀與對華觀

從《善鄰國寶記》收錄的外交文書我們可以得知,自足利義滿統一日本,直到其去世,日本總共向明朝遣使六次。他顛覆了日本自聖德太子時確立的對中國獨立自主平等的外交方針,與明朝建立了成熟關係,並且在這種的臣屬關係之下,獲得了自己所需要的利益。但是在當時這種情況下,統治集團很多一部分人認為義滿的行為是一種有辱日本的外交政策,所以在義持掌權之後,廢除了向明朝稱臣的政策

隨後,幕府與明朝的關係又開始冷卻。足利義持曾先後兩次拒絕了與明建交,他寫了兩封回書,明確表明了日本不會稱臣的立場,並明確表示要與中國斷交的態度。他認為他有義務維持日本自古以來對華外交中的平等立場。並且他受到了神國思想的影響,他強調日本要聽從神的旨意,還有許多高級武士和知識分子,對義滿向中國稱臣的態度心懷不滿,在義滿死後極力扶助義持以此改變對中國稱臣的形式

而他自己也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加上對父親操縱政權的不滿,也傾向於實施不同的對明政策。他繼承了獨善的思想,他在極力避免明朝對日本的干涉和影響的同時,也避免想與明朝發生衝突,想要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下,保證日本社會獨立的發展。

據《善鄰國寶記》相關收錄記載,自1419年之後的十餘年間,幕府和明朝無任何往來,在這個時候幕府財政上,已經沒有義滿時代寬裕了,隨後由於義持的繼任者義量不到兩年便去世了。由義教繼位,他為了樹立幕府的權威,表達了欲與明朝恢復邦交的想法。他雖然恢復了義滿時代向明稱臣的政策,但又處處想著不丟失日本的體面,所以態度也不像溢滿時代時的積極。瑞溪周鳳也曾借用「此天子賜諸侯王書式也」來表達他不甘心日本屈居於中國之下的心情。

縱觀幕府與明朝的外交關係,經歷了建交,斷交復交三個過程,因為歷任將軍在位時的日本政治經濟情況不盡相同,所以他們對明朝的外交政策也不相同,他們在現實利益和國家顏面的取捨不同也導致了這一過程。

四、總結

從政治或者從社會意識的角度出發,日本想要保持與中國平等的理念很難真正的實施,元世祖為了使日本臣服,發動了對日本兩次戰爭,但是因為不熟悉海上作戰,導致了軍事上的失敗,使得日本對中國的態度進一步有了改觀,他們認為中國微不足道,沒有別的國家像日本這樣高貴,他們自己國家也在不斷強化日本統治者在日本人民心中的地位。

從文化角度出發,雖然日本和中國處於同一個文化圈,但是日本受儒家的影響較小。從經濟關係方面出發,室町幕府的對明朝稱臣的政策,其實是日本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而做出的選擇,但是日本自古以來對中國的平等意識,使得他對加入朝貢體系有著強烈的牴觸心理。日本在經濟上對中國的嚮往,和在思想文化上不同觀點使得兩國之間產生了矛盾,是幕府對明政策反覆搖擺的根本原因所在。

參考文獻:

1.《善鄰國寶記》 瑞溪周鳳 日本京都書肆

2.《前近代的國際交流與外交文書》田中健夫 吉川弘文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5OZ0G0BMH2_cNUgK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