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理財產品,相對應的便是不同的收益率,當然了,在收益率的背後,自然也就對應著風險。換句話說,如果想要賺得更多,我們就得承擔一定的風險,而且,我們應該視自身風險承擔的能力,來選擇產品。
在眾多理財產品當中,或許基金算是最適合普通人操作的了。但是,與之而來的還有另外一個問題,那便是普通人買基金的話,是長期持有賺錢,還是短線操作更賺錢?
那麼,普通人買基金,長線與短線,哪個更好呢?所謂的短線,又真的能夠賺很多嗎?所謂的長遠目光,又應該如何建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基金那些事兒。
一、普通人買基金,長線與短線,哪個更好?
坦白講,小胖買基金也有很多年了,從一開始的按照書里的內容操作,到如今按照自身的思維進行理財,著實有著不少的變化。很多人也都是如此,慢慢的才總結了一堆經驗。
在個人看來,如果是對市場行情把握非常好的人,或者說看重了某隻基金且上漲幅度較大的話,那短線操作是不錯的。畢竟,將既得的利益裝入自己的錢包里,這樣才叫真正的賺錢了。
不過,如果是剛開始理財的人,那個人更建議的,便是基金定投了。這,就是一個長線的操作方式,說白了就是每個月發工資之後拿出一筆錢買基金,再輔以時間的積累,未來才能夠掙到不錯的收益。
二、所謂的短線,真能夠賺很多嗎?
不論是哪種操作方式,在市場裡我們都是能夠看見的。甚至在小胖看來,真的有不少小白買基金的時候,他們是採取短線的操作,或者換句話說,模仿的是股票的操作。
用他們的理念來看的話,便是想著今天買一隻基金,投點錢進去,明天大漲再將其賣掉。這種觀點是沒錯的,但錯就錯在,沒有正確的看待買入與賣出的手續費,以至於最終收益率沒有達到預期。
要知道,很多基金買入時要收取大概0.5%的手續費,而賣出時如果不滿7天,手續費就是1.5%。這樣一去一來,就已經損失了2個點的收益率,試問,短短兩天時間裡,有多少基金可以真的大漲呢?哪怕是大漲了,你又真的能夠買得對嗎?
三、所謂的長遠目光,該如何建立?
在小胖看來,當理財久了就會發現,所有的大漲,最終也都會有一定的回調。甚至從歷史數據來看的話,市場是在回調中不斷向上走,這樣的話,就需要我們具備一定的長遠目光了。
那麼,什麼叫做長遠目光呢?其實,就是不要在意短期的得與失,而是應該將每一次的下跌看成是機會,然後進行買入或者說加倉。如此一來,未來待到市場上漲時,我們賣出的時候盈利才會多,而手續費也才會更少。
只不過,很多人對於長線沒有什麼概念,甚至是不願意付出那麼多的時間。這,便是錯誤的想法了,要知道,如果連理財都不願意付出時間,那未來還有什麼耐心賺錢呢?
長線有長線的玩法,短線有短線的操作,一切其實都是取決於個人的規劃。但是不論怎麼說,長線操作始終都是最適合普通人的,畢竟這樣不需要我們頻繁看盤,從而耽誤了自身的工作。
當然了,如果自己確實比較牛,而且短線內市場大漲的話,那賺多點收益率之後,所謂的2%手續費,也就並不多了。只不過,如此一買一賣,操作太頻繁,並不太好而已。
那麼,您覺得買基金的話,是長線持有更好,還是短線操作更好呢?短線操作,又真的能夠掙到錢嗎?在您看來,未來普通人買基金的話,又應該如何才能賺到更高的收益率呢?歡迎一起在留言區聊一聊!
(打字不易,看完請幫忙點個贊哈,如果您喜歡小胖的文章,也請關注一下,小胖先謝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