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年輕人,或許是因為賺錢太過於辛苦了,所以在平時下班之餘,很多人都喜歡研究理財。坦白講,年輕人理財的確是一條不錯的出路,但很多人卻搞不清楚風險和收益之間的關係。
也就是說,有些人在沒有啥存款的同時,卻又想要理財獲得高收益,這樣的話,最終有可能會虧錢。近日,某網友提問:自己擁有50萬存款,想要理財,如何能夠無風險每年賺5萬收益?
那麼,50萬存款每年賺5萬,有沒有可能呢?想要理財又不想承擔風險,真有這麼好的事兒嗎?普通人理財,最重要的究竟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理財那些事兒。
一、50萬存款每年賺5萬,有沒有可能?
坦白講,不論我們接觸哪一種理財產品,在接觸之前最重要的事情,便是了解其收益以及對應的風險。而像這位朋友所說的,利用50萬存款,每年賺5萬的收益,那收益率是多少呢?答案很明顯,即10%。
那麼,想要每年掙10%或者說5萬塊錢,有沒有可能呢?個人覺得,其中一年還是有可能達標的,但每年都想達標,幾乎不可能。要知道,大家所了解的股神巴菲特先生,其年化收益率也沒有這麼高。
所以,我們應該更加現實一點,將自己的目標收益率設定得再低一點,這樣才算是合理。不然的話,最終有可能我們只圖收益,原本不想承擔風險,但最終風險卻超出了我們的想像,不是嗎?
二、想理財又不願承擔風險,真有這麼好的事兒嗎?
的確,很多人嚴格來說算是風險厭惡型。說得再直白一點,便是他們心裡所想的,用自己的存款去理財,然後每個月甚至是每年等著數錢就行了,而且,錢賺得越多越好。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所謂的無風險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都是非常低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如今活期也不過才1%左右的收益率,定期理財產品收益率也不過才4%左右,而且還有虧本的風險。
再者說了,如果真的有那麼零風險且高收益的事情,又哪裡輪得到我們普通人呢?畢竟,那些有錢人早就把這種賺錢的路子給堵死了,普通人,喝點湯都不可能。
三、普通人理財,最重要的究竟是什麼?
當我們理財久了就會發現,所謂的理財,最重要的一點,便是自己的本金。也就是說,在同等收益率的情況之下,本金越多,你的收益自然就會越高,但是,很多人卻沒有這個本錢,所以才會求風險。
既然發現了問題所在,剩下的就好解決了。個人覺得,在設定高收益率之前,我們應該儘自己最大可能去積累本金,而當本金變高之後,我們再去想如何賺收益,這是一個先後順序,亂不得。
怕就怕在,有些人心中所想的,是拿著1萬塊錢的本金,去博所謂的10萬,甚至是100萬收益。要知道,這種事情,幾乎是不可能發生在我們普通人頭上的,如果真有那種好運,你又怎麼可能是普通人呢?
曾經,小胖剛開始理財的時候,覺得所謂的20%收益率也不是太高。畢竟,運氣好遇到漲停的股票,兩次漲停就有了這個收益率。但是慢慢發現,別說20%了,普通人就是能夠做到年化10%,就已經很不錯了。
而且,你如果真的想要掙更多的收益,先將自己的本金抬上去再說。不然,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幻想而已,而這種幻想,在其破滅的時候,才是最傷人的心,不是嗎?
那麼,您覺得50萬理財的話,每年賺5萬,有沒有可能呢?想要賺收益,又不想承擔風險,您覺得現實嗎?普通人理財,最重要的又究竟是什麼呢?歡迎一起在留言區聊一聊!
(打字不易,看完請幫忙點個贊哈,如果您喜歡小胖的文章,也請關注一下,小胖先謝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