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上演「截胡」大戲!男子出售銀行卡「黑」了13萬餘元詐騙款

2019-09-20     張家港互動港城


近期電信網絡詐騙進入爆發期,

發案數逐年上升,

已成為社會治安的突出問題,

特別是依託於銀行卡的各種詐騙手段層出不窮,

令人防不勝防!!

一男子竟「截胡」了騙子的贓款


那麼

這波「截胡」被騙款的操作究竟是如何實現的呢?

據查,黃某無業、經濟拮据,今年4月他在網上看到販賣實名制銀行卡能賺錢的廣告,立即辦理了個人銀行卡,以800元的價格將銀行卡、U盾以及銀行卡綁定的手機卡售賣。

黃某料想銀行卡售出後極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來從事詐騙活動,為此專門留了一手。他將銀行卡捆綁支付寶,同時用身份證補辦了綁定的手機卡。這樣一來,只要銀行卡有錢進帳,黃某就能收到提示簡訊。

7月25日,黃某果然收到簡訊,銀行卡入帳13.65萬元,他立即通過手機操作,向銀行卡綁定的支付寶充值了3.65萬元。充值成功後,黃某又通過另外2個銀行APP將剩下的10萬元轉入自己帳戶。

目前,黃某因涉嫌詐騙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13.65萬元匯款已退還到張女士公司。

民警將追回的贓款發還給被騙公司

有哪些利用銀行卡信息常見的詐騙陷阱?

 1. 辦理信用卡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報紙、郵件等刊登可辦理高額透支信用卡的廣告,一旦事主與其聯繫,犯罪分子則以「手續費」、「中介費」、「保證金」等虛假理由要求事主連續轉款。

 2. 刷卡消費詐騙 

犯罪分子群發簡訊,以事主銀行卡消費,可能個人泄露信息為由,冒充銀聯中心或公安民警連環設套,要求將銀行卡中的錢款轉入所謂的「安全帳戶」或套取銀行帳號、密碼從而實施犯罪。

 3. 引誘匯款詐騙 

犯罪分子以群發簡訊的方式直接要求對方向某個銀行帳戶匯入存款,由於事主正準備匯款,因此收到此類匯款詐騙信息後,往往未經仔細核實,即把錢款打入騙子帳戶。

 4. 貸款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群發信息,稱其可為資金短缺者提供貸款,月息低,無需擔保。一旦事主信以為真,對方即以預付利息、保證金等名義實施詐騙。

 5. 解除分期付款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專門渠道購買購物網站的買家信息,再冒充購物網站的工作人員,聲稱「由於銀行系統錯誤原因,買家一次性付款變成了分期付款,每個月都得支付相同費用」,之後再冒充銀行工作人員誘騙受害人到ATM機前辦理解除分期付款手續,實則實施資金轉帳。

 6. 金融交易詐騙 

犯罪分子以某某證券公司名義,通過網際網路、電話、簡訊等方式散布虛假個股內幕信息及走勢,獲取事主信任後,又引導其在自身的搭建虛假交易平台上購買期貨、現貨,從而騙取事主資金。

小編提醒

市民出售個人銀行卡涉嫌違法,如果買卡人將帳戶用於詐騙、洗錢、賭博等違法犯罪行為,會牽涉到戶主本人,像本案中的「黑吃黑」更是涉嫌詐騙。因此千萬不要為了圖眼前的一些小利,為騙子做了嫁衣,否則違法犯罪,害人害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vEmWW0BJleJMoPMnR6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