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為了致敬永恆的初心,航天基地特開《航天基地人的初心故事》專欄——講述航天基層工作者的故事。雖然他們的人生經歷不同,但他們都有共同的「初心」,就是踏實做好本職工作,對黨和人民的事業永遠忠誠。
少陵塬上,村落眾多。
新寨子村,地處塬上中線位置,曾以木工活遠近聞名,三四百年歷史滾輪之後,現在這落村莊裡,孕育著方、張、崔、程四大姓氏,1200餘人。
2011年初夏的一天,驕陽似火,新寨子村裡,男女老少聚作一團,各個聚氣凝神、神情肅穆,老漢們吧嗒吧嗒的抽著旱煙,眼神直直地投向同一個地方。
「出水咧!出水咧!」隨著井口飄來的這一聲響亮,剛才還神情緊張的大伙兒,臉上瞬間舒展開來,鼓掌聲、歡呼聲、嬉笑聲響徹新寨子村的上空。這其中,有個人笑的最歡,他就是方建學。
方建學是新寨子村支部書記、代理村長,每逢農村古會,村裡供水井會出現問題。修水井,給村裡的鄉親們解決飲用水和生活用水,就是他上任後的辦的第一件事。
作為土生土長的塬上人,方建學本就職於一家合資企業,上個世紀90年代,恰逢時代更迭大浪潮,胸有猛虎的方建學, 嗅到了機遇的味道,二話沒說隨企業領導來到了廣州,他人活絡,幹事腳踏實地,很快就干到了管理層。2011年選擇回到新寨子村,「我的根兒在這兒,得回來。」方建學呢喃道。
水的問題解決了,方建學又把目光放在了村委會辦公場所上,以前的村委會是租借村民房子,辦公地點窄狹、辦理流程不規範、村民辦事不便捷。方建學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來回琢磨了好幾天後,他舉辦了黨員大會、群眾代表大會,在充分考慮了各方意見和建議後,終於敲定了修建地點和建設調度,沒過多久,一個乾淨、明亮的新寨子村委會出現了。
方建學介紹道:「自從有了村委會,村民們辦事更便捷了,我們還建立了坐班制度,村幹部按照值班表值班,能處理的及時處理,遇到處理不了的情況,及時上報,並做記錄,讓咱村民的事,件件有著落。」
今年是方建學連任的第三屆,在他的帶領下,村裡的智能路燈亮了、雨季村子坑低洼處不積水了,新寨子村還先後多次獲得先進集體、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我的老父親就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從小他就教育我,要腳踏實地、兢兢業業,把群眾利益優先,為群眾干實事。2005年我也有幸入了黨,父親的話,我時刻牢記心間不敢忘。」方建學說道。
如今,新寨子村的征拆工作正在平穩有序的進行中。眼瞅著鄉里鄉親就要住進舒適、明亮的新屋,方建學倍感欣慰的同時,也自知肩上責任重大。他說,這是城市管理中的一部分,看著他們打小生長的這片土地越來越好,村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他感到由衷的滿足,這就是他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