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來到楓涇的小夥伴
會細心的發現
在這座古鎮上悄然多了一些小景點
這讓古色古香的楓涇多了一份新鮮感
快和小編一起來打卡吧~
人文空間小店
隨著楓涇旅遊資源的開發
與古鎮氣質相匹配的人文空間
不斷湧現出來
最近一家名為「叩聞」的小店
引起了不少遊人的關注
這家店集藝術品展示與銷售為一體
該店位於楓涇古鎮北大街中段,店內展示了書法、攝影、油畫等多種藝術品。
店內的展覽品將每三個月進行一次更換。更重要的是,該店經營的是年輕人喜歡和消費得起的藝術品,能讓更多人近距離感受文化的魅力。
當你走進這扇門,你就能感受到濃厚的藝術氛圍。此時,再坐下來讀一本書,相信你的楓涇之行會收穫更多。
楓涇阻擊戰紀念雕塑
最近,楓涇古鎮油車弄附近,多了一座雕塑和磚碑牆。「楓涇阻擊」雕塑又名前赴後繼,為花崗岩群雕,高4.2米,整組景觀以戰爭留下的廢墟形態呈現,與周邊環境及彈孔牆相對應。
背景牆為1937字樣,東西兩側磚牆用醒目字樣刻錄著楓涇阻擊戰、彈痕牆的介紹短文。
據檔案記載,1937年8月23日,日本侵略軍三架軍機,在楓涇上空輪番掃射和投擲炸彈,共炸死14人,炸傷30餘人,毀房20餘間。
其中有一枚炸彈落在油車弄陸家後宅,當場炸毀房屋3間,而爆炸產生的彈片則飛向了隔壁鍾伯庚家,造成宅院風火牆上七十多處彈痕和彈孔,至今仍清晰可辯。
同年11月5日,日軍在金山衛登陸,至8日,其18師團牛島部隊逼近楓涇。駐地預備11師、109師、128師奮起阻擊,英勇奮戰堅守三天三夜,殲滅入侵日軍近400人,我軍傷亡1000餘人。
「這個紀念雕塑的建造意義太重大了!從此,楓涇有了一處能夠悼念抗戰中遇難同胞及犧牲戰士的地方!」家住附近的鐘老伯這麼說道,「我相信這裡也會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讓年輕人記住那段歷史,更警醒著我們勿忘國恥。」
其實,楓涇還有很多「紅色基因」散布在各個角落。景區內朱學范故居、人民公社舊址作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早已經成為傳播愛國主義精神、弘揚民族精神的主陣地。
目前,隨著油車弄紀念雕塑的建設完工,圍繞相關歷史記憶,楓涇旅遊紅色精品路線內涵正在不斷被豐富,來楓遊客可以在休閒度假、研學旅行中零距離感受紅色文化。
記者丨勾瑞
通訊員丨俞翔
編輯丨孫進
責編丨戚靜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