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質疑中國病例數不是真的降了,你們問過這些人嗎?| 全民戰疫

2020-03-14     中國日報雙語新聞

西方媒體犀利提問,中國的病例數真的減少了嗎?他們怎麼做到的?

到武漢探訪,去醫院考察後,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給出了答案:「中國上上下下都被動員起來了,就像上戰場一樣。他們確實把自己視為奮鬥在前線的戰士,保護著全中國和全世界。」( They really saw themselves as on the front lines of protecting the rest of China. And the world.)

他們是誰?《全民戰疫》帶你揭開口罩背後的炙熱真情。

張繼先:全國人民都支持我們

「別談家裡人,

我會很傷心的。

我沒有時間管他們,

一心撲在這裡。」

張繼先

最早發現了這場疫情的苗頭,

並堅持與院方一起上報,

為疫情防控工作拉響了警報。

范學朋:與死神搶奪生命,每一分鐘都驚心動魄

不怕是假的,

誰沒有父母家人。

但是後來就像戰士殺紅了眼,

也就不怕了。

直面病毒,

與死神搶奪生命,

在抗疫戰場上,

每一分鐘的工作都堪稱驚心動魄。

丁仁彧:我們就是和「閻王爺」較勁的人

大家常覺得醫生護士的工作危險,

但對我們來說,

真正危急的時候,

可能都忘記了危險。

只想著怎麼挽救病人,

因為病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

我們這些人,

就是在跟閻王爺較勁。

可能他離鬼門關只有一門之隔,

我們非要給他拉回來。

楊倩:

有人向你求助,難道不管嗎?

沒有辦法停下來!

有人向你求助,

難道你不管嗎?

武漢封城後

我便加入了戰疫志願者的隊伍

每天為社區醫院運送防護物資

幫助患者聯繫醫院做檢查……

我們來自各行各業

只想為武漢戰「疫」盡一份力!

劉娟:

就算害怕,也不能退卻

我是一名社區幹部,

疫情讓武漢市民遭受了災難。

但我們從事一線工作,

必須忙而不亂:

給居民分配物資,

送菜上門,

統計疑似病人,

安排核酸檢測……

就算是心裡再怕,

我們也不能夠退卻。

盧蓉:

我媽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媽媽

我在重症病房救治病患,

我哥哥去了鄂州建醫院。

我們那天走的時候,

我媽哭了一天,

說自己兩個孩子都在最危險的地方。

我安慰她說:

你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媽媽。

徐文清:

會換尿不濕,就是在這裡學的

98年出生,

她是個愛追星的90後,

但她也是火神山醫院的一名護士,

更是一名人民軍醫。

「第一次沒有跟家裡人一起過年。」

在這裡,

她一夜長大。

劉諶:

怕是怕,但我是黨員

「電話一通,必須到場!」

我是武漢的一名120急救車司機。

疫情發生以來24小時待命,

為了讓患者得到快速救治,

我們每天忙碌在戰疫最前線,

跑遍全城只為讓患者得到有效收治。

毛俊:

肯定會戰勝疫情的,放心吧!

早上五六點起床送醫護人員上班,

晚上十一二點送人檢測、隔離,

......

穿梭在武漢街頭,

我成了這座城市的一名「擺渡人」。

沒有豪言壯語,

也不用驚天動地,

我們想要守護這座城市的正常運轉。

趙彬:

盡力為市民提供便利!

我是90後外賣小哥。

送外賣的兩年來,

我每天用照片記錄著這座城市。

拍攝過程中

我對這座城市的感情越來越深。

我一天可以送三十單,

可能就有三十個家庭不用出門,

減少他們交叉感染的機會。

遼寧援鄂重症醫療隊:

東北老鐵,就是這麼敞亮!

我們戰鬥在武漢人民醫院東院

隔離病房內,

照顧患者的同時,

我們想盡辦法滿足他們的

「個性化」需求:

「挑食」的患者大姨想吃鹹菜,

我們從小食堂幫忙「偷渡」,

「想給我媽媽打電話、」

病患的一句話,

病房裡的我們又忙活起來了

……

加油!

盼早日凱旋

盼平安歸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hEH33AB3uTiws8KuOX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