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時期,會有特殊的流行元素。在今年這場史上最長的春節假期中,在線買菜掀起了一場波及全國的風潮,而一直在這場風潮前沿遊走的盒馬鮮生,更是成為了不少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以前定鬧鐘是為了搶紅包,如今定鬧鐘只為了搶菜。在這個特殊的假期里,打開微博,每天都有人在曬自己從盒馬「搶」回來的美食,也每天都有人在抱怨,今天手慢沒有搶到盒馬的東西。
而盒馬之所以能夠迅速在全國人民的心中占有如此地位,與其數次挺身而出解決困難,引領潮流有很大關係。
對於盒馬鮮生等一眾新零售代表企業來說,這一段特殊時期既是一場考驗,也是一場機遇。但要抓住機遇,需要的不僅是強烈的責任心,還需要強大的膽魄、強硬的實力。
說白了一句話,危難時刻,誰最先站出來解決問題,誰就能獲得人們的信任。在這方面,盒馬沒有讓人失望過。
在疫情得到全國關注之初,大多數商鋪只想到要儘快關門,是武漢盒馬站出來,在1月22日發布通知保證不打烊、不漲價,全力供應菜肉蛋奶等居民的生活所需。
有多少四處購買物資無果的居民,直到看到盒馬鮮生正常營業的燈光,才放下心中的石頭?有多少不敢出門,家中卻無存貨的居民,直到打開盒馬APP,才感受到了溫暖?
在其他商店避之不及的時刻心系居民的生活所需,堅持不打烊,這是盒馬的第一次挺身而出。
1月22日,湖北請求緊急支援口罩等醫用物資,盒馬第一時間響應。兩天之後,也就是除夕當天,在大多數人還沉浸在過年的氣氛之中,對疫情的了解也十分有限的時候,盒馬向武漢運送的第一批物資已經到達武漢。
這種運送物資的速度和決斷力,這是盒馬第二次挺身而出。
在全國百姓不出門便是為國家作貢獻的日子裡,有一部分人正在冒著生命的危險奮戰在一線。
盒馬鮮生沒有忘記他們,每天都在為這些在一線的戰士送飯、加餐,這是盒馬第三次挺身而出。
有盒馬這樣的先鋒作表率,全國各地的物資都開始向戰役一線集中。一線醫護緊缺的物資逐漸得到補充,各地居民的日常所需也得到了供應,但這時武漢動物園的小動物們卻面臨斷糧危機。
這時候盒馬又當起了救火隊長,站出來救了一眾動物園的小可愛,還惺惺相惜的認領了兩隻真實的河馬。拯救動物園的小動物們,也許在疫情面前並不算什麼大事,但盒馬這種連動物也不放過的態度,以及這種愛心的傳遞,這是他們第四次挺身而出。
疫情襲來困住了人們外出的腳步,這讓生鮮電商在一夜之間走進了人們的生活,與此同時,也讓依靠線下客流的餐飲業一夜之間進入寒冬。這個時期,生鮮電商們手忙腳亂,訂單多的顧不過來;餐飲企業們無法開業,資金斷流,只能苦苦支撐。
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這個現象,但是沒有多少人能提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盒馬做到了,並因此創造了「共享員工」新概念。
很快,繼盒馬之後,京東、每日生鮮、叮咚買菜等生鮮電商也有養學樣,讓共享員工火遍了全國。盒馬這「一馬當先」而共享員工的創舉,不僅創造了一個新概念,重要的是切實的解決了餐飲業養閒散員工、生鮮電商出現用工荒的問題。這是盒馬的第五次挺身而出。
每一次的挺身而出,盒馬都能解決問題,這需要的不僅僅是責任心,還需要的是強大的實力。在每一次的挺身而出之後,盒馬都更加受到顧客們的信任,而這樣患難與共培養出來的信任感,千金不換!
老百姓的信任,讓盒馬有了新的別稱,叫做大屁股臉;老百姓的信任,也讓盒馬成為了當前人們買菜、買東西的首選。
這也是為什麼,盒馬在吸收了大量餐飲業員工「幫手」之後,仍然處於缺人的狀態。此後盒馬鮮生啟動了新一年的招聘,一周之內就超過6000人上崗。
但盒馬實在是太火了,儘管有其他產業的「共享員工」支援,還有新招聘員工補血,盒馬依然處於用工不足的狀態。
以前因為是春節,盒馬鮮生很多員工無法返崗導致配送運力緊缺,所以盒馬鮮生APP上的商品是「秒殺」;而到了近期盒馬鮮生全國主要城市運力已恢復至節前峰值水平的情況下,盒馬平台的商品依然是「時殺」!
多次的挺身而出,讓盒馬在不斷擴招的同時依然供不應求,而且憑藉這段時間以來的付出,他們還獲得了一個「開掛」的機會!
據了解, 由於盒馬鮮生在部分城市仍然存在運力不足的問題,盒馬開始採用一種「小區自提點統一配送」的模式。具體而言,在小區的位置設立自提點,對該小區居民選購的商品進行統一配送,這樣就降低了快遞小哥的往返次數,也減少了不必要的接觸。
這種模式推出之後受到了顧客們的歡迎。在盒馬鮮生於微博發起的一項投票中,設置了小區自提和門店自提兩個選項,92%以上參與投票的網民們選擇了小區自提。
據了解,盒馬的這一模式依託於盒馬線下門店所建立的 「盒粉群」, 2月初,盒馬鮮生杭州西溪天街店邊上的萬科西廬、蝶園等三個小區用戶開始在「盒粉群」拼單,由盒馬工作人員在當晚11點前匯總,次日配送。
利用微信群提前匯總一個小區內顧客的訂單,然後集中配送。沒錯,這就是在2018年紅透半邊天的「社區團購」!
目前,盒馬式「社區團購」在全國區域門店都開始嘗試,效果良好,據傳連盒馬老總侯毅都發圈點贊!
要知道,在盒馬嘗試社區團購之前,社區團購可謂已經是資本「談之而色變」,原因無它,只因為2019年倒掉的社區團購企業實在太多。以至於社區團購是一個失敗的模式,幾乎已成共識!
盒馬為什麼能玩轉一個被認為是失敗的模式?因為這段時間積累的客戶信任,讓盒馬相對於其他社區團購企業有了「開掛」的資格。
此前社區團購之所以失敗,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是因為獲客成本高,前兩年,各大社區團購企業為了獲得客戶,不惜開展了補貼大戰。這種模式不缺錢的情況下或許還有可能成功,但是到2019年,資本開始對沒有盈利的企業收緊投資,社區團購企業首當其衝,最後紛紛出現資金問題。
第二,一般的社區團購,所建立的微信群極度依賴團長,所謂團長一般為一個小區內人面廣的人,拉新、匯總訂單、配送商品都少不了團長的參與。但是由於團長與社區團購的企業並無僱傭關係,團長經常在各大平台之間「跳槽」,團長一走,客戶自然也跟著走。這種模式的不確定性,也讓社區團購平台吃了不少苦頭。
但盒馬鮮生開展的社區團購卻沒有這些顧慮。首先在獲客上,得益於此前與居民們的患難與共,盒馬鮮生已經有足夠的品牌力度吸引顧客。他們現在考慮的不是沒有顧客,而是顧客太多沒辦法滿足顧客的要求!
另外,盒馬鮮生所建立的群並不依賴於團長,依賴的是每一個顧客對盒馬的信任。所以也不會存在團長帶著顧客「消失」的顧慮。
可見,在品牌力度及客戶信任的加成之下,盒馬鮮生才把社區團購給玩轉。而這種模式的展開,也給當下的社區團購指出了一條明路,並給社區團購打下良好的用戶基礎,或有可能帶活整個社區團購產業的發展。
別人想不到的點子,盒馬能想到;別人玩不轉的模式,盒馬能玩轉。憑的不是別的,而是自身實力基礎上,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挺身而出,而獲得的「開掛」能力。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相信隨著疫情的結束,盒馬將繼續「開掛」往上。
作者:電商報 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