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家務清單家長都在看,捨不得用孩子才會害了他

2019-10-18     果老師開繪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告誡父母:

不要把孩子保護起來而不讓他們勞動,也不要怕孩子的雙手會磨出硬繭。


1、生活中,很多父母,很少讓孩子參與到家務中來。

因為我們都掉進了一個愛的誤區:太愛孩子,不捨得讓孩子干一點兒髒活累活,總是事無巨細地為他們包辦一切。

其實,是在限制孩子動手能力,剝奪嘗試或鍛鍊的機會,在他們走向獨立的道路上製造了諸多障礙。忽略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務勞動對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培養孩子從小做家務好處很多:

1.做家務讓孩子更有自信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靠一些事物來建立信心。而做家務,是培養孩子自信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父母不要擔心孩子做不好或是一時做不好,我們要給予他們足夠的耐心,放手讓他們做,不管孩子完成多少,都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孩子得到了認同和讚賞,他們就會有非常強的成就感和自信。

2.做家務讓孩子更有責任心

讓孩子參與做家務,讓他們知道這是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責任和必修課,讓他們學著去體會父母的不容易,學著去付出。他們只有付出了,才能夠學會珍惜家人的勞動,才能逐漸地培養起責任感。

一個人只有有了責任心,才能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家庭負責,才會盡最大努力把應該辦的事情辦好。一個對自己家裡的事都不上心的人,怎麼能指望他長大了對工作,對家庭,對他人負責?

3.做家務讓孩子更獨立

孩子做家務的能力強,那麼他的生活能力自然而然地也高,他獨立生活的能力就強。


2、在家庭生活中,給予孩子做家務的機會,讓孩子能夠在家務勞動中體驗自身的價值感、對家庭的付出感至關重要。


針對各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有很多種家務勞動值得他們去嘗試:

1.6-8歲

當孩子6-8歲的時候,爸爸媽媽應當放手讓孩子獨立做一些簡單的事情。

  • 把需要洗的衣服和要穿的衣服分類整理好
  • 整理自己的書包
  • 自己整理穿戴
  • 獨自準備好上學
  • 學習垃圾分類並扔垃圾
  • 每周和媽媽一起打掃房屋衛生
  • 飯後收拾碗筷和餐桌

2.7-9歲

7-9歲的孩子,就可以在之前的家務上教會孩子使用部分家用電器,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提醒孩子安全使用。

  • 上學錢整理好書包和穿戴
  • 學習使用電飯煲煮飯
  • 學會洗碗
  • 用吸塵器打掃衛生
  • 安全使用微波爐等常用電器
  • 收拾自己的房間
  • 在媽媽的幫助下做簡單的飯

3.8-10歲

對於8-10歲的孩子,爸爸媽媽可以讓孩子多參與家庭計劃的制定中,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意見。

  • 準備採購清單
  • 和爸媽一起做出行計劃
  • 自己會做簡單的飯菜
  • 把衣服分類用洗衣機清洗
  • 疊好衣服放置衣櫃
  • 保持自己的臥室整潔
  • 幫媽媽進行家庭大掃除


3、如何更好的引導孩子做家務,我們應該這樣做:

1.從份內家務開始

讓孩子從個人份內工作開始學習,其中包括生活自理能力。

如:自己學習將衣服穿好、放好;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好;把髒衣服放進籃子裡。

2.家務計劃表

父母可以設計一份家務計劃表,並和孩子一起討論他能做些什麼?想做些什麼?

(給孩子最好的學習工具:高效學習工具箱——在方法上超越同齡人 )


3.從家庭活動中學習

  • 擇菜:讓孩子一起參與,從擇菜到洗菜,讓孩子知道所吃的飯菜是經過這些步驟才能食用,從學習中教導孩子做家務。
  • 煮飯:從洗米到煮飯,家長與孩子一起參與,並告訴孩子舀多少,這樣還能教育孩子節約概念。
  • 掃地、擦桌子:可以讓孩子自己嘗試著去做簡單的家務,或由父母教孩子如何做,才能將桌子、地板弄乾凈。
  • 曬、收、疊衣服:曬衣服時可以讓孩子拿衣架,幫媽媽晾衣服;疊衣服可以先從小的衣服一件件教起。

4.讓孩子明白做家務的意義

根據孩子的年齡,選擇力所能力的家務活,不易難度太大,以免孩子因挫折而產生抗拒和畏懼。

無論孩子做得如何,別忘了給予他讚美和鼓勵,讓孩子知道,他做的每件「小事」你都看到了。

因為年紀小,能力、耐力都有限,自然不如大人做得純熟。

但是沒有關係,媽媽知道你很努力了。此外,夫妻倆對家務的分工要妥善安排,讓孩子有正確認識,「家」是屬於每個人的,所以屋裡的每一件事,大家都有義務去做。

要讓孩子知道,麵包來之不易。勞動對孩子來說是真正的歡樂。通過勞動,不僅可以認識世界,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

從小就鍛鍊幹家務的孩子,社會和環境適應能力強,往往比不會幹家務活的孩子更懂得照顧自己和別人,這種人更受別人喜愛和歡迎。

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點贊、轉發和收藏

有什麼想說、想問的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小果君將及時為您回復解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bQ74W0BMH2_cNUgSbT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