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迎來第二次月考了,同學們是否有些緊張呢?
別擔心,小小的壓力才有動力,今天大師君給大家找來了一位學霸分享的答題技巧,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1 . 最好拿分且最容易拉開差距的,是基礎部分。
先是字音字形,這個沒別的方法,就是積累,積累,再積累。
每一次小測驗的考點都拿個本子專門記下來,錯過的,都記住,錯一次可以,誓死不能錯兩遍。
然後說詞語。同樣是積累。
把近幾年全國的高考題都看看,把那些容易出題的「望文生義」啊,出現語法錯誤的經典考點的詞,都記住。
病句,這個是一勞永逸的。語法啥的學一次,受用三年。
把那幾種錯誤,和因為成語或一些副詞帶來語病的情況都看看。每次考試之前都拿出來看看,培養考試前的題感。
社科文閱讀,千萬不要先看題,否則容易出現先入為主。
先看第一遍文章,力求讀懂。再看題,再分選項回到原文對照。別嫌麻煩,社科文真的可能會全錯。
文言文閱讀是我的強項。這個還是靠積累。
把文言現象多記記。多看幾遍。讀不懂可以先做題,題目會給你很多思路。可以幫助你理解原文。
2 . 接下來說說文字類題。
一般來說,文學性翻譯要做到信,達,雅。
而高考我們不需要做到雅,但一定要信,達。就是準確,流暢通順。
翻譯題一般是按得分點得分,得分點是什麼?就是特定的字。
你把那些重點的會是考點的字翻譯對,句意大體搞對,就可以拿滿分。
私以為,文言翻譯最重要的是句意的理解,然而高考的考察重點不是宏觀的句意,而是重點實虛詞。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記住易成為考點的詞。
之後是寫作類的題。
詩詞的理解很難做到把握的很準確,我有的時候也抓不住中心思想。
然而,兩個小題,第一個分析手法的是可以做對的呀。看看動靜啊,遠近啊,修辭啊,什麼的。
(給孩子最好的學習工具:高效學習工具箱——在方法上超越同齡人 )
一定養成一種學習敏感性,比方說看到有聲音的就想是不是以動襯靜,動靜結合。
在之後的默寫,沒啥可說的。
之後是語言運用。多練。分類練。掌握每一種題型的方式方法。
閱讀理解的部分來了。
閱讀其實是很好的得分的一個項目。每一個題對應的題型問法一般很固定。
做六套閱讀,兩套小說兩套散文兩套說明文,平行著看,仔細思考都考了哪些內容。每次考試前都拿出來看,思考,記憶強化考點和術語。
作文是大頭。我不否認有很多牛人作文永遠高分,但一般人包括我都做不到。作文是看眼緣的。保證48以上,不低的離譜就可以。
寫作文之前,一定一定要審題。讀懂題,不拘泥於字句,宏觀去看,去理解。
然後,定立意,思考文體,文章結構,填充事例。
記敘文和議論文其實都OK,但是,千萬千萬別輕易嘗試小說和散文。
小說的評分會嚴格的卡三要素卡要點,特別是山東的老師不喜歡這種文體。
散文做到形散神不散很難,很難,很難。高考那區區一個小時的作文時間是很難錘鍊出一篇成型的散文的。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別在考試中碰這兩種文體。
字體對於作文真的很重要。可以不夠好看,但一定一筆一畫,乾淨利索。
很多語文老師都會強調閱讀啊、翻譯啊、詩歌鑑賞的字體。其實我還是感覺,字好不好對於翻譯詩歌閱讀影響並沒有那麼大。
高考的評分是按答案要點得分,只要有點,就一定有分。(現在三人看卷極大的避免了因為字體壓分的情況)
但是你要寫的乾淨清楚!至少能讓老師一眼看到你的要點呀!
宏觀上來看,答好語文卷子還是很累人的。沒有哪一個部分是可以放鬆警惕的。
前面36分選擇一不留神就分很低,後面也需要靜靜思索,思維量真不小。
我一直認為現在的大多語文老師在對學生的教育中存在一個誤區,就是要求學生多拿出時間給作文。
其實我還是那句話,對於語文連130都不一定能上的我們大多數,作文真的沒有那麼拉分。
一步一步靜下心做前面的,穩下來前面的的前提下,再去考慮作文的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2MX7m4BMH2_cNUgMQlg.html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點贊、轉發和收藏
有什麼想說、想問的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果老師將及時為您回復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