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弟魔」不可娶,「三無女孩」更不可娶?網友的講述很有道理

2020-03-26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隨著前段時《安家》這部戲的熱播,很多人關注到了原生家庭帶給成年女性的影響。

《安家》中的主角房似錦,在親生母親潘貴雨的逼迫之下,做了很長時間的「扶弟魔」,甚至被逼迫到想要嘗試借錢來滿足母親對於弟弟的偏袒和寵愛。儘管最終弟弟對於想要斷絕關係的她一再挽留,但是看到母親的貪得無厭、弟弟的懦弱旁觀,她仍然決絕離去。

在日常生活中,如房似錦一般自願或被迫成為「扶弟魔」的人很多,而這樣的女性常常很難獲得圓滿的愛情和幸福的家庭,畢竟再好的男生也不願意為一個無血緣關係的妻弟無止境地「添坑」付出。

除了典型的「扶弟魔」之外,網友還表示有一種「三無女孩」也成為很多男士唯恐避之不及的對象,而再經過他們的總結後,不少人都覺得很有道理。

什麼是「三無女孩」?

1、無自立能力

當前很多結婚適齡女性都是家中獨女,想幾乎將所有的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她們不僅缺乏做菜、做家務的經驗,甚至也缺乏責任心和自立能力,常常是畢了業、找了工作仍然只顧享樂在啃老,甚至離開父母無法正常維持日常生活的情況。

「扶弟魔」不可娶,「三無女孩」更不可娶?網友的講述很有道理

2、無原則下限

原生家庭對於一個孩子的生長有極大影響,很多女生對於「原則」看得很淡,做事完全憑心情,會考量原則下限對於一段情感、一個家庭的重要性。常常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而不自覺,導致感情出現不穩定因素。

3、無孝順不感恩

很多孩子由於從小被寵大,對於父母的付出總感覺是理所當然,甚至在成年之後,仍然覺得父母既然生了自己就有養育的責任。對於這類女生而言,不僅無孝順不感恩,通常還會蠻橫、任性、不同體貼,很難獲得異性的長久喜愛。

當然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如果在生活中沒有原則、自私蠻橫、無上進心、不懂拒絕都是不可取的,而這些性格或是思想的養成與原生家庭的教育有極為重要的關係。

誠如宋慶齡所言: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蒂是受家庭、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影響最深。

那麼,到底在家庭教育中,我們應該教會孩子哪些事情呢?

1、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

孩子在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是純潔無暇的,他們的思想意識都是家長以及社會循序漸進影響之下所形成,作為孩子最初的夥伴和老師,家長要以正確的三觀引導孩子,鼓勵他們積極向上做一個善良的人。分辨善惡、樂於助人,不做有違良心和有損他人的事情。這既是在引導孩子向善而為,也是幫助孩子確立「原則」觀念的開端。

2、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勤奮、平和是非常重要的性格特點,現在很多孩子都有拖延症,給自己的懶惰找藉口,應當提醒孩子們做事一定要講究效率,在有限的時間裡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這是取得成功的前提。由於當前大多數家庭都是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在教育過程當中,儘量避免過度溺愛,對於孩子出現的哭鬧和急躁的脾氣,通過平等交流的方式逐步安撫,改變不正當的情緒宣洩,對於孩子的情商培養和健康成長有極大幫助。

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在社會這個大染缸當中,「比較」幾乎是無時無刻不存在的,如果孩子過於講究得失名利,則會變得十分浮躁,難以真正靜下心來實現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孩子在小的時候,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比穿、比吃,不攀比才能更快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孩子日後的工作學習都有良好作用。

4、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站在家長的角度,對於孩子的付出往往是不求回報的。然而從教育視角來說,要讓孩子逐步學會孝順和感恩,懂得孝順和感恩的孩子,才能夠讓孩子真正懂得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不能只索取不付出。懂得孝順,懂得感恩的孩子通常會更加懂事,更有親和力,不會一味地以自我為中心。

小編的叨叨:

原生家庭往往是孩子最早的課堂,孩子要在這間教室中學會應對社會,應對他人的技巧,身為父母就是傳授這些技巧的人。

一旦父母無法正視自己的三觀,反省自己的觀念對錯,就很容易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導致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過程當中,因缺乏正確三觀而出現處世偏差,成為他人眼中的「另類」、社會當中的負面代表。

做孩子的榜樣,讓孩子擁有一個值得驕傲的原生家庭,這是父母在愛與親情之外,給予孩子的最好禮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WTWF3EBrZ4kL1Vi4Uo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