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陳綺貞,是她用柔和的聲線,像講故事一般地輕聲唱著《九份的咖啡店》,跟著她乾淨空靈的聲線,進入了一個純凈的世界,就像在馨香的夢裡,看到了遙遠的海岸線,記憶被拉出好遠……
而這個自由的歌手,就像堅持自己唱歌的方式一樣,堅持著自己的生活。而喜歡陳綺貞,也給了我們一個對待生活雲淡風輕的理由。
是不是每個嚮往自由的孩子都曾渴望像她一樣,一襲白色棉麻衣裙,長發飛揚,再配上高幫、低幫的帆布鞋,如她一般,乾淨清爽,美得恰到好處。背一把吉他,輕鬆上路。拍一些淡淡的照片,寫幾首簡單的詞。
陳綺貞很愛吉他,指尖流轉,弦樂聲中,所有的心事和故事便流轉而出。
旅行的意義
你看過了許多美景
你看過了許多美女
你迷失在地圖上每一道短暫的光陰
你品嘗了夜的巴黎
你踏過下雪的北京
你熟記書本里每一句你最愛的真理
卻說不出你愛我的原因
卻說不出你欣賞我哪一種表情
卻說不出在什麼場合我曾讓你動心
靈感來襲時,她就寫點文字——「你品嘗了夜的巴黎,你踏過下雪的北京,你熟記書本里每一句你最愛的真理」;「我的心是一杯調和過的咖啡,懷念著往日淡薄的青草味」。
而哲學系出身的陳老師,又深愛著電影、文學、戲劇……昆汀、庫布里克、大衛·林奇、大衛·芬奇的電影,馬爾克斯、博爾赫斯、略薩的作品,阿瑟·米勒、達里奧·福的代表作,她都能說出一二。
堅守著自己的小眾和民謠曲風,她活得真實而誠懇。作家馬世芳感嘆,陳綺貞是樂壇「特別的一個」。你何時看到她出現在頒獎典禮過?唱歌的選秀評委席,更是從來不見她的身影,但歌迷們就是愛這樣的陳綺貞。
九份的咖啡店
這裡的景色像你變幻莫測
這樣的午後我坐在九份的馬路邊
這裡的空氣很新鮮
這裡的感覺很特別
仰望這片天空
遙盡我對你的思念
窗外的星空像你嬉笑不眠
這樣的午夜我坐在九份的咖啡店
這裡的街道有點改變
這裡的人群喧鬧整夜
望著朦朧的海岸線
是否還能回到從前
昨日的單純今天的實際像你
而你也早已不是你
我的心 是一杯調和過的咖啡
懷念著往日淡薄的青草味
窗外的景色像你沒什麼道理
這樣的午後我在忠孝東路的咖啡店
《旅行的意義》寫的時候陳綺貞還沒去過很多地方,她是帶著一種憧憬的心情,渴望心境、身體的自由。她嚮往的地方在哪兒?她心中的理想是什麼?想了很久都沒有答案,於是哼出了這樣的旋律 。
她喜歡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的文字:「這個世界還太新,來不及命名,需要用手指去指。」於是她用習以為常的手,習以為常的偏見,去分類、辨認。「暫時用混沌不明的噪聲命名。新的知識,旅途中的一切,匆匆忙忙之間,你只能為發生的事,在地圖上做記號,而無法立即書寫。這些記號的意義,你必須耐心等待時間為你充分顯影,用腳步丈量著這個或許有些遙遠的世界,用音樂表達著世界,用文字記錄著世界。」
魚
我坐在椅子上 看日出復活
我坐在夕陽里 看城市的衰弱
我摘下一片葉子 讓它代替我
觀察離開後的變化
曾經 狂奔 舞蹈 貪婪的說話
隨著冷淡試戴浮華
帶不走的 丟不掉的 讓大雨侵蝕吧
很多人羨慕她的一句「現在的生活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陳綺貞小時候,父母便分開,母親挑起了家裡的重擔。於是很小的時候,陳綺貞便要自己學會經受生活的各種磨礪和狂風驟雨。
而也是曾經的滄桑和苦難,讓現在的她學會踏踏實實去感知生活,不抱怨也不幻想,平平淡淡去接受生命贈予的一切,但卻堅守本心,不卑不亢。
她曾在麥當勞打過工,也會去給其他孩子做家教,後來她熱愛旅行,愛想像,卻從來不裝清高。
「我最熱愛的是音樂。和聲、旋律、我自己的聲音,跟文字結合,這是這一生中最吸引我、我最嚮往的事。」她和生活走得很近,儘量去感知全部她所想要知道的,無論是否能夠看見,是否能夠聽見。
華麗的冒險
長長的路的盡頭是
一片滿是星星的夜空
這一趟華麗的冒險
沒有真實的你陪我走
長長的時間的旅程
充滿太多未知的誘惑
數不清對你承諾過的一切
還有多少沒有實現過
不願放開手 不願讓你走
隨著年歲增長,經歷了遠行、歡聚和別離的她體會到旅行真實的意義,「很可能此時此地,現在的自己,就能給自己最需要的答案。」
《流浪者之歌》在這首歌中,她用「撐住我」三個字講述了生活中所有的人性的一面,殘酷和溫暖並存,並選取上海、日本等地方的感人故事,邀請自己的家人參與其中。她想用最柔軟的方式去和殘酷的現實抗衡。
流浪者之歌
流浪是牧羊人的方向
晴天陰天或是雨天
從不過問是誰的眼淚
流到最遠的地方
九月的微風
吹的我好痛
蒲公英在飛翔
沒有了方向
夢中的你輕輕說聲
要離去
2014年的一場大病讓陳綺貞獲得更多的生活感悟。生離死別第一次距離自己這麼近。「我還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好好的照顧自己,而這卻是每個人必須在每個年紀面對的功課。我會隨著時間老去,如果我幸運地可以活很久,我就會幸運地變老,可能會滿頭白髮,可能會滿臉皺紋,可能會駝背,但是我就是相信,我會永遠年輕。」
太陽
我膽小地對自己說 就是這樣嗎
我是你眼裡的太陽 也是你鏡子裡的驕傲
我問我這世界是否一如往常
需要我照亮暗世的時光
你是我 小心維護的夢
我疲倦地享受著 這個無法靠近的光芒
我是我 疲倦流浪的太陽
我熱切地希望 能在消失之前得到信仰
我膽小地對自己說 就是這樣嗎
我是你眼裡的太陽 也是你影子裡的悲傷
我問我這世界是否一如往常
需要我在擁擠午夜發光
她的第一部散文集《不在他方》,記錄了她旅途中的感想,更是她對自然、人生真實哲學的思考。用活在當下的心態,同旅人以及旅行的意義來一場對話,不屬於過去或未來,也不在他方——這是書名《不在他方》的由來。
駱以軍所說:她的魔術或許就在,那讓世界「等一下」。一句西班牙語UnMomento(意為等一下),讓她在旅途中打開了被拍攝對象的心扉。而「等一下」似乎也是她的人生哲學,無論世界如何浮華,她永遠雲淡風輕。
她說自己和尼采一樣像瘋子,」要好好的活出一個人的樣子而不是活在設定好的尺寸里,「是尼採給她最大的啟發。
唱著小清新的歌
拍著有故事的照片
走著心中方向的旅途
寫著最真實誠懇的文字
她從沒把自己當明星
卻深深地感動了很多人
有歌迷說,「她就像這個嚷嚷的時代的一針鎮靜劑。」這一路走來,陳綺貞認真記錄著內心的低聲絮語,不時地敲響靈魂深處的鐘,讓每個喜歡她音樂的人,都堅守著一份在滾燙生活中摸爬滾打的熱血和初心。
告訴我
看沉默的電話 它什麼都不說
看電視的畫面 它無聲的閃動
看街上的行人 跟我擦肩而過
整個世界太冷漠 我沒有力氣再往前走
看你緊閉的嘴唇 它什麼都不說
看你飄忽的眼神 它無情的閃躲
看你和我的回憶 跟我擦肩而過
你的改變太冷漠 我沒有勇氣大聲地說
在時間無涯的荒野,她在自在地在藝術的道路上繼續前進,他她在堅定地在聚焦之下靜靜生活。
劉若英說,陳綺貞是她認識的創作者中,非常知道該如何獨處的一位。她一天上網的時間不超過一小時,不用臉書、微博,家裡的無線網絡基地台不是always on,有上網需要的時候才打開。她的手機只要保持 20%的電力就足敷所需。
私奔到月球
其實你 是個心狠又手辣 的小偷
我的心 我的呼吸和名字 都偷走
你才是 綁架我的兇手 機車后座的我 吹著風 逃離了平庸
這星球 天天有五十億人 在錯過
多幸運 有你一起看星星 在爭寵
這一刻 不再問為什麼 不再去猜測人和人 心和心 有什麼不同
一二三 牽著手 四五六 抬起頭
七八九 我們私奔到月球
讓雙腳 去騰空 讓我們 去感受
那無憂的真空 那月色純真的感動
她說「如果沒有獨居的過程,生活就永遠是別人的生活加上你的生活的總和,不會是自己的生活。」
「眼淚灌溉 不忘愛過」
攝影、旅行、書寫就是她兌現燦爛生活最好的方式
簡單的生活
造就了她富足的人生
人生有很多種打開方式
陳綺貞選擇了最洒脫
最堅守本心的一種
她讓我們知道
默默做好創作就可以贏得一切
正如她曾出版的散文集 《不在他方》中寫道:
生命是一種探尋
有人問我為何總能和煦地學著 唱著
只因為現實迎面而來的強度
需要平日的溫柔來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