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支付寶曬帳單的時候了,很多人當看到自己帳單的時候,才發現:我原來是個隱形富豪!
認識一個00後的小朋友,還沒有正式開始工作,每月的生活費竟然1萬多,穿聯名名牌T恤,AJ的鞋,上次跟我聊天:花太多錢了,現在開始節衣縮食,只敢買兩三百的衣服了!what?姐姐我工作這麼多年,都常常是淘寶9塊9包郵的忠實客戶好嗎?
小朋友非常認真地告訴我:你記住省是省不出來太多錢的。
難道你花就可以花出很多錢了?
今天看到一條熱搜:#會花錢和會省錢哪個更厲害#
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什麼叫會花錢,什麼叫會省錢?
會花錢不是在朋友面前打腫臉充胖子,不是為了面子那句不負責任脫口而出的「我請客」,也不是刷信用卡買來的LV。
會花錢,應該是把錢花在刀刃上。
想起之前有部網劇《上海女子圖鑑》,女主剛畢業找到了一分外企廣告公司,卻因為英文不好鬧了不少笑話,然後一狠心,花大幾千報名了英語班,結果吃了一個月泡麵。
這筆錢對她來說,就花得值得,因為這會在未來為她帶來更多機會,更多尊重,無形中得到了能力的提高,而這幾千塊未來帶給她的可能是幾萬的成長。
而當很多人被很多營銷號叫囂:背上這個包,你就是最自信的女人,女人一定要愛自己,要對自己好。
然後當你刷爆信用卡之後,發現那種快樂只有一瞬間,當你背著LV擠地鐵時,又有多少人會多看你一眼,會有多少人認為你背的包是真的?
那一刻的虛榮換來的是你接下來省吃儉用還信用卡的尷尬生活,生活質量直線下降,哪裡自信了?哪裡愛自己?
我想起《奇葩說》的一期辯題:年輕人要不要精緻窮?
詹青雲說:我們所謂的精緻,不過是營銷號和商家定義的。
當你買了斥巨資買了跑鞋,卻束之高閣,為了跟風買了kindle卻用來蓋泡麵的時候,其實你一點都不精緻,只是變窮了而已。
而榜樣之所以成為榜樣,是因為他們真的有去看書,和真的有去跑步。
你不是在為你喜歡的東西花錢,而是在為精緻這個概念花錢,你可以自由地決定,我要過精緻的生活,可是誰來定義,什麼才是精緻。
所以詹青雲提醒我們:不要為了維持精緻的幻覺,而在消費的浪潮里為它推波助瀾。
真正的精緻應該是來自精神上的。
當你飽讀詩書,出口成章的時候,你是精緻的;
當你用流利的英文和豐厚的學識,成功談成一樁生意的時候,你是精緻的。
可可香奈兒曾經說過,時尚易逝,風格永存。
真正的精緻應該是一種風格,那些用物質和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過度消費堆砌的所謂的時尚,所謂的精緻或許會帶給你一瞬間的高光時刻,但那也是最容易消失的。
而刻進靈魂里的獨立的思想,內涵,內在的氣質是由內而外,亘古長存,甚至會歷久彌新,越久越醇的。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這個道理。
黃執中曾說,粗糙才是人生的本質。
粗糙是一種生命的常態,接受自己粗糙,是一種自信和坦然的心態。
當我們不在瘋狂追求別人定義的所謂的精緻,而是安心,自信地做原本的自己的時候,那是更高級的精緻。
我想起一部電影《穿普拉達的女王》。
一心想成為一名社會新聞記者的安迪,陰錯陽差成為時尚女魔頭的助理。站在那麼多時尚尤物面前,她就是個異類,被同事嘲笑「古董」,嘲笑「我們是要做一個醜小鴨變天鵝的欄目嗎?」
為了更好地為女魔頭工作,安迪選擇努力讓自己精緻起來,努力符合時尚的格調,於是她找同事幫忙,從一個剛開始無法分辨不同藍色的時尚小白成長為一個遊走於各種高端場所都遊刃有餘的時尚女郎。
而故事的最後,我們都知道了,安迪終於發現,自己真正愛的並不是這種"精緻」,她離職,並且到一份社會新聞報紙應聘,穿上了自己非常樸素,但卻讓自己喜歡、舒適的牛仔褲和皮夾克。
臉上洋溢的笑容展現著自信。
安迪求職成功,她將成為一名新聞記者,而此時的她,你能說她不精緻嗎?
穿上香奈兒的套裝,她是精緻的,因為她尊重自己的職業。
穿上牛仔褲,她也是精緻的,因為她尊重自己的內心。
而當你的內心足夠從容,平靜,自信,忠於自己的時候,你就是自己的主宰,你才是最精緻的。
聽過一句話:smart is the new sexy。
智慧是新的性感。
真正能讓你精緻,讓你性感,讓你脫穎而出的,永遠是智慧、學識、修養、才華,而不是那一件華而不實的昂貴套裝。
所以,你可以精緻,但不必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