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莊村直播非遺文化節 36萬人次在線觀看

2019-12-27     聊城新聞網

本報訊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林金彥通訊員李珺李鳳國)「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原來奼紫嫣紅開遍……」12月18日,在東昌府區道口鋪街道郭莊村澄漿玉澄泥硯文化小鎮的首屆國際文化節上,聊城民間文藝家協會文化下鄉藝術團的豫劇演員們表演的《遊園驚夢》贏得陣陣喝彩。與往常十幾次演出不同的是,這次演出首次採用「網絡直播+文化大篷車」形式,直播觀看量達36萬人次。

當天,聊城市民間藝術家協會非遺文化精品展演活動在澄漿玉泥澄泥硯文化小鎮進行了首次網絡直播,上海茗校圈圈平台、上海恩三民族文化傳播中心還特地邀請印尼、新加坡、韓國的大學生來到郭莊村。演出過程中,不時有海內外觀眾掃描螢幕上的二維碼進入直播間,在手機上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大家互相交流探討,一時間直播間熱鬧非凡。

「此次非遺展演不僅局限於在鄉村文化舞台上進行演出,還在傳播形式上進行了新的嘗試——與直播平台進行合作。活動採用『直播+文化大篷車』的形式,突破時空限制,將非遺文化、鄉村文化和傳統文化傳播出去。」活動主辦方負責人高慧認為,直播讓古老的非遺、鄉村文創和網絡時代零距離接軌,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這種「直播+文化大篷車」的推廣模式,受到了當地民眾的歡迎。年近70歲的戲迷郭春奎說:「現在喜歡看戲的人很少,通過直播平台,主辦方把傳統戲曲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個做法很好。」

「目前,地方民營劇團藉助直播平台,既傳播了非遺文化,也擴大了自身影響力。」東昌府區民間藝術家協會主席兼藝術團團長梁平女士表示,希望直播平台上多一些專業劇團的演出。

東昌府區澄漿玉泥澄泥硯非遺傳承人郭太星表示:「聊城鄉村文化資源豐富,文化底蘊厚重,藉助這些文化下鄉大篷車以及聊城的文藝人才,藉助直播平台等現代傳媒手段,能將傳統文化及民營劇團的表演呈現給世界上更多的年輕觀眾,也能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Q__SW8BMH2_cNUgMd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