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暑期檔,天下霸唱小說改編的《河神》第一次登陸螢屏。
這一年,由它帶來的旋風等級,直逼後來的劇王《白夜追兇》。
近6萬人送上五星好評,豆瓣評分定格8.2,播放量累計17億。
口碑與播放量雙贏的佳績,讓《河神》一躍成為年度現象級。
儘管當時身為男主角的李現,並未因這部劇徹底走紅;
但小河神郭得友,無疑讓不少人了解到了他的演技。
時隔三年,《河神》的續篇《河神2》再度歸來。
然而不似前作熱度的持續發酵——
《河神2》雖已播出過半,但播放量仍不足300萬。
而它的豆瓣評分,也僅停留在2萬觀眾給出的7.5分。
兩部作品一個媽,口碑差距為何如此之大?
矛盾,還是集中在了男主演的更換上。
第一季里,飾演郭得友的李現,這回沒能再續約津門天團的探案之旅。
而是換成了另一位觀眾熟知的演員,金世佳上馬。
一把好牌在手,《河神》系列卻劍走偏鋒地換掉了主演。
續集為數不多的討論,幾乎都聚焦在了兩代小河神之間。
金世佳是否具備了小河神的靈氣?
他是否還原了前代小河神的痞感、蘇感、粗糙感?
最關鍵的,是觀眾究竟能否接受這個新面孔、新河神?
類似以上的種種掙扎,相信早就在大多數觀眾的意料之中。
畢竟續集換演員,尤其還是換舉足輕重的男主演——
對一部熱門IP來說,必將都是挑戰觀眾與自身的冒險之舉。
換角之爭下的「風聲」
「《河神》讓李現小爆,有了事業小高峰。結果到了第二季,他拍屁股走人了。」
「演了韓商言,火了現男友,片酬水漲船高,自然要拒絕沒什麼錢的小網劇。」
不論是續作開機前,還是續作開播後,類似的論調隨處可見。
誠然,對於李現本人而言——
《河神》的確是一部意義非凡的作品。
第一部播出的時候,正值「網劇爆發的元年」,2017年。
彼時,李現還只是演藝圈的小透明。
導演田裡,也剛從國產恐怖片里爬出來,對拍網劇沒什麼經驗。
主創全員皆「素人」,糊劇必備要素算是有了。
但因為想像力的碰撞,《河神》得以鹹魚翻身。
在天下霸唱的原版小說里,對小河神郭得友的性格描寫寥寥無幾。
可在李現和導演的構思中,這個角色得到了更多的潤筆。
從髮型上的編小髒辮,到面部細節的歪頭痞笑——
兩人 為郭得友量身定做了一個出格,但不出戲的熒幕形象。
《河神》的一炮而紅,讓李現也受到不小的關注。
隨後又迎風出演了《親愛的,熱愛的》,成功晉升頂流。
這年頭,人們對「流量」總抱有應激反應,更別說是流量中的「頂流」。
《河神》換角事件的第一大爭議,便是圍繞著李現展開:
當人們體感「現男友」火了,又發現他不再出演《河神》系列。
錢不到位、人飄眼光高的「忘本」言論,應運而生。
可事實上,《河神2》開機時間,是18年11月。
而讓李現真正大爆的《親愛的,熱愛的》,19年7月才開播。
前後相差8個月,並不存在「因為火了,所以要求高了,然後拒演」的邏輯。
除了前代河神引發的爭議,二代河神在接棒時也收穫了不滿。
由於「新河神」金世佳在接受採訪時,曾明確表示:
籌備第一部時,劇組就拿劇本找過他。
只是當時的他,對網劇不熟悉,看劇本也沒看懂,便給拒絕了。
這樣一套發言,自然招來不少人對他的嘲諷兼質疑:
「金世佳優越感太過,明擺著說前任李現是撿漏。」
「還不是因為第一部火,就看得懂劇本,能演網劇了。」
在不少人心中,雖然出道多年,但金世佳的代表作大概只有:
為了「做演員要有羞恥心」,辭演《愛情公寓》陸展博一角。
之後多年,他始終不溫不火,沒機會一展演技。
儘管導演也有聲援:
「金世佳生活中自帶倔勁和從容,和郭得友很接近,甚至可以說是本色出演。」
但在 熒幕無實績 面前,即便雙方所言皆屬實,仍被理解成了秀優越。
換主演的兩重爭議,使得《河神2》討論區出現了一個戲謔的現象。
初代小河神李現,有人直呼心疼:
你看「人紅拒演」這口鍋,它又大又圓,讓人避之不及;
二代小河神金世佳,也有人大表無語:
新演員註定要被比較,天平那端還是「人氣無敵」的小生。
而夾在兩代主演間的導演田裡,更是自創作之初就左右為難:
「有了《河神》,再寫《河神2》,腦子裡一定會蹦出李現。
現在卻必須藉助金世佳,來勾勒一個全新的小河神形象。」
換角之爭下的種種風聲,一邊一個說法,主題都是不容易。
然而作為局外人的觀眾,聽在耳里,卻老大不領情:
曾經我四處 努力賣安利,才捧紅你們這劇,現在主演說換就換?
事後挽尊是夠勤,有考慮過我的感受嗎?
觀眾意難平
一個系列的主演換人,總能看見彈幕、評論、微博在刷之前的演員。
此種現象的學名,我們可以稱之為「觀眾意難平」。
它源於一種非常普遍的、由來已久的、難以避免的膈應。
簡單點說,就是好不容易習慣了那張臉,又要重新適應。
這種意難平,不僅打斷了觀眾追劇的連貫性,也破壞了觀眾真情實感的代入感。
它是一種非常傷感情的行為。
所以李現也好,金世佳也罷。
乃至雙方背後的粉絲團,導演代表的製作方——
無論發表怎樣的觀點,都必定會有人出來diss。
為什麼大費周章也要換人?
對演員而言,頂著唾沫也要推掉一部口碑之作,無非就幾個原因。
擺在第一位的,就是檔期衝撞。
以鴿王之王《白夜追兇》為例,當初誰能想到它會成為爆款?
國產劇一般都是在第一部受歡迎的前提下,才考慮拍續集。
換句話說,拍第一部的時候,根本不會去想後面的劇本。
5年又5年,演員和觀眾都且等
可一部劇能不能火,已是近年與CP感齊名的另一大玄學。
也並不是人人都能和潘粵明一樣——
《龍嶺迷窟》還沒開播,就一口氣先簽掉後面的五部。
演員們大多都是以「部」為單位和劇方簽約,準備檔期。
像《河神》,李現從始至終只簽了一部 。
中間續集問號期,他不可能停工死等。
所以到後來《河神2》確定開機,檔期重疊就成了必然事件。
前不久的古裝大男主《將夜》,主演陳飛宇也是因檔期沒能續約。
結果《將夜2》不僅 換了主演,也換來了360度翻車。
連中兩刀的觀眾,齊呼受不了。
再有就是不願定型。
劇火帶火演員,這是近年來被演藝圈供上聖壇的「真理」。
而當劇在熱度上有起色,再到第二部真要開拍——
期間演員檔期難預定不說,人家也有了更多挑劇本的權力。
從小透明到大舞台,李現的態度其實一直很明顯:
他的確更想走電影路線。
所以《河神》之後,他就接觸了梅峰的電影《戀曲1980》。
後面爆紅,除了早年攢的古裝劇《劍王朝》,也基本都是拍的電影。
另一方面,很多強行啟動的續集,通常都不如第一部。
演員出於會拖累第一部印象、敗壞口碑的考慮,也會選擇棄演。
比如《少年包青天》系列。
或許某些臉盲症觀眾,到今天還以為自己的童年回憶三部曲,主角都是周傑。
但事實是,「包黑炭」先換的陸毅,又換了鄧超。
本來拍得挺好,是主演周傑在第二部時拒演。
理由是他「認為劇本不好,誰演都不行」。
那會沒人信他,拉來人氣小生又試了兩部,「試完以後怎麼樣呢?」
這個問題豆瓣評分可以一答
最後對一個演員來說,也是最無奈的,身體損傷。
《河神2》開機前四個月,李現就曾在微博里寫道:
自己身體出現多處損傷,包括頸椎側彎,腰肌勞損等。
可小河神郭得友有大量水戲,這是角色的基本業務。
演員硬體出問題,支撐不了強度,觀眾即便再磨刀霍霍也找不到理由下手。
說到底,續集拍不拍,還是演員說了算。
當他們因種種原由選擇不拍,觀眾再意難平,也只能幹瞪眼。
此外還有一點,續集找誰拍?這同樣不是觀眾能左右的。
前作火了,續集確認拍,劇組就得找投資人。
找不到好的投資人,付不起主演水漲船高的片酬,只能換角;
找到好的投資人,劇集熱度擺在眼前——
掏錢的主回頭看看自家嗷嗷待哺的新人,這臉不刷白不刷,還是換角。
「換人必撲」定律
各種理由交織之下,作為最邊緣的觀眾,我們不難看到這樣一幕:
換了主演的劇,要麼拍出正常水平,但熱度肉眼可見的消散;
要麼總有人設崩塌、演技翻車等問題而沒拍好,被一早備下的口水淹沒。
比如之前的《法醫秦明》。
依舊是李現,搭檔張若昀、焦俊艷一通圈粉,續集三人又集體消失。
新來的「鐵三角」,不等觀眾挑刺,就一幅 「水土不服 」的表情迅速 滑跪。
再到之後的《再見王瀝川》。
「新瀝川」全程不琢磨怎麼演好自己的角色,而是琢磨「怎麼演好高以翔」。
既有珠玉在前,無法超越,還強行續集,那就真沒必要了。
最近的《古董局中局Ⅱ》,則是反其道而行——
就一個夏雨還在,圍繞他展開的配角全都新面孔。
看他跟一群陌生人鏡頭前熱絡,這個觀感,比前面換主演的幾部還詭異。
在經歷了數度心頭好胡亂換角而被毀,觀眾也逐漸養成了PTSD。
「換人必撲」定律,如今相較事後總結,更多已是「播前抗議」。
像《鄉村愛情》的追劇觀眾,這兩天就正在感受真實心碎。
追了十幾年的象牙山天團成員劉能,一夕間,換人了。
「劉能走了,留下趙四孤獨戰鬥,謝廣坤要一統象牙山了,這劇完了。」
觀眾一邊盼著拍續集,一邊又憤懣地拒絕換人,覺得換人一定會丟了內味兒。
你要說觀眾跟新來的演員有仇嗎?那肯定不是。
歸根結底,換人必撲的口號,只是一種不舍初心的方式。
而在悲傷逆流的角落,有這麼一條訊息或許能寬慰到大家:
換上來的新主演,也不是百分百都會遭人嫌棄。
你看《鄉村愛情》里的靈魂主角尼古拉斯·趙四——
一開始根本 就不是傳奇舞王,劉小光老師。
有11個版本胡八一的 《鬼吹燈》,每次開機都不同,看誰都像看同人。
可一路看下來,陳坤夠精神,靳東夠沉穩,潘粵明得神髓,也算各具優勢。
再說回《河神》系列,時隔三年趕來救場的金世佳,他表現的差嗎?
第一部里的小河神,最大的特點是少年感十足。
李現身上有股 天生的痞勁兒 ,也有 男女通殺的血性。
這給曾經的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而如今的二代小河神,同樣有幾分市井氣。
不過有著表演野心的金世佳,並沒有甘願處在李現的光環下。
他選擇另闢蹊徑,往一個相反的方向去演了。
因此你會發現,他的郭得友不再散發那股少年感。
眉眼間的沉著,讓他更像看過生死善惡,卻仍堅持自己的中年河神。
這兩種詮釋,你要說誰對誰不對?
它沒有答案。
接受得了轉變的觀眾, 至少心中意難平能往下咽 咽;
而接受不了的,就只能 感嘆:自「現」走後獨留戀了。
你最意難平的主演換人劇是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