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會市江谷鎮紀檢監察幹部在果場向農戶了解扶貧攻堅項目建設情況。攝影/劉璐
「沒想到紀委連這麼小的問題都放在心上。」近日,拿到被廣寧縣紀委追回的80元水災補償款,廣寧縣洲仔鎮清桂村村民葉叔十分驚喜。
就在同一天,因為採用冒名簽領方式套取受災群眾補償款,清桂村黨支部書記梁某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從接到群眾舉報那天算起,廣寧縣紀委用了35天查結了這起侵害群眾利益的違紀案件。
「再小的違紀行為都不放過!」今年以來,肇慶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聚焦「痛點」「難點」「焦點」,嚴肅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以正風肅紀實效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關口前移 監督觸角延伸到「最後一公里」
「微腐敗」的重災區在基層,只有「零距離」接觸群眾,才能聽到最真實的聲音、了解最真實的情況。肇慶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一竿子插到底」,把監督關口前移到基層一線,深入村居聽民情、解民憂。
「每月都能按時收到低保金嗎?是直接打到卡上還是領取現金?」懷集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走進永固鎮龍田村低保戶孔文貴家中,詳細詢問扶貧政策落實情況。
「儘管群眾對信訪舉報政策十分熟悉,但是主動上門的效果肯定比坐等上門要好。」據懷集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該縣聚焦發生在基層的「微腐敗」問題,組織全縣紀檢監察幹部精準入戶走訪、帶信下訪,著力發現和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
四會市紀委監委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信訪舉報件問題建立專項工作檯帳,重點加大督辦力度。對交由基層紀委辦理的信訪問題,靈活運用電話、發函、約談、現場、提級辦理、領導包案等方式進行督辦檢查。對重點件、疑難件和積壓件召開集中彙報分析會,研究制訂具體措施,促進問題解決。
在把好信訪舉報「第一關口」的基礎上,肇慶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監察體制改革為契機,充分發揮村居紀檢監察崗「連心橋」「防火牆」的作用,把監督觸角延伸到「最後一公里」,暢通群眾反映問題的渠道。
「大家信得過我,我就要及時把問題反映上去。」鼎湖區鳳凰鎮良田村監察員梁玉鳳說,自2018年初上崗以來,該村4名監察員共收集群眾反映的問題74個,全部圓滿解決。
今年年初,監察員在走訪中得知村民林某生前有4600元高齡津貼沒有落實到位,在向鎮民政辦反映情況後,該筆款項很快就補發給了林某的家屬。
如今,在鼎湖區,一共有243名村級監察員活躍在各個村居。這些常駐一線的「監督探頭」,讓群眾的訴求及時得到上報和反饋,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也在第一時間被提醒糾正。
「基層腐敗的治理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關鍵所在,通過前移監督關口,我們實現了對群眾身邊作風問題『全天候、零距離』的監督,有效遏制了『微腐敗』蔓延勢頭。」肇慶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
橫向聯動 齊抓共管形成反腐合力
「罔顧自閉兒童等弱勢群體切身利益,侵占助殘資金、索取好處費……」日前,四會市紀委監委通報了該市殘疾人聯合會原黨組書記、理事長顧某嚴重違紀違法的典型案例。
顧某的違紀違法線索,來自四會市扶貧領域專項巡察。近年來,四會市巡察機構將13個鎮街、市民政局、市殘聯以及與扶貧工作密切相關的職能部門列為專項巡察對象,共發現問題29個,向紀檢監察機關移交問題線索10條。
整治「微腐敗」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必須攥成拳、形成合力。肇慶市紀委監委指導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強化橫向聯動,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為明確整治任務,肇慶市紀委監委召集各責任部門研究制定整治工作方案,聚焦扶貧及幫扶、民生領域不正之風和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等專項,將扶貧領域、生態環保、「三資」管理等方面侵害群眾利益問題,損公肥私、以權謀私、辦事不公等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微腐敗」問題作為整治重點,大力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行為。
聚焦違規收費、吃拿卡要、優親厚友、民生政策落實縮水走樣等問題,封開縣紀委監委聯合民政、審計、財政、農業農村等部門,定期開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監督檢查,同時建立其他單位向紀委監委移交問題線索機制,進一步拓寬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線索來源。
廣寧縣紀委監委以群眾痛恨的不正之風為突破口,發揮鄉鎮片區協作優勢,把16個鎮紀委專職副書記集中到3個片區辦公辦案,對基層積壓的問題線索進行集中梳理核查。同時,對16名鎮街黨委書記實施約談,督促各鎮街黨委把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放在突出位置,既整治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又解決各鎮街突出的個性問題。
此外,為了壓實農村基層黨組織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肇慶市將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列為巡察工作的重點,對反映具體、可查性強的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線索移交有關部門提前介入、快查快辦。
「我們堅持市縣巡察同時用力、同向發力,形成了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的強大合力。」肇慶市委巡察機構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市注重「巡」「察」無縫對接,針對巡察中發現的問題線索「挂號建帳、對號結帳、銷號下帳」管理模式,對被巡察單位進行巡察整改動態管理,確保群眾身邊腐敗問題整改「事事有著落、件件有迴音」。
專項治理 聚焦痛點回應群眾關切
「蠅貪」「蟻腐」看似不起眼,對群眾造成的危害卻不容低估。對於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肇慶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始終保持「零容忍」態度,以正風反腐實效回應人民關切。
「我們的地已經被征四年多了,可到如今一分征地款都沒拿到。」不久前,面對下鄉走訪的懷集縣紀委監委工作組,馬寧鎮蔡屋村的群眾反映他們心中的疑慮。
獲悉這一情況後,該縣紀委監委成立了調查小組,通過調閱征地合同、轉帳憑證,深入摸排征地款的「軌跡」後,蔡屋村委會黨支部副書記蔡某侵吞群眾征地補償款的行為逐漸浮出水面。
7月底,在查實了蔡某的違紀違法事實後,懷集縣紀委監委給予蔡某開除黨籍處分,並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自基層正風反腐三年行動開展以來,懷集縣紀委監委把扶貧領域貪污侵占、截留挪用和違規處置、侵占挪用農村集體「三資」等問題作為重點整治內容,不斷加大對群眾身邊腐敗問題的查處力度。2019年以來,該縣紀委監委共立案查處侵害群眾利益問題53件53人,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7人。
吃拿卡要、貪污挪用的「蠅貪」要堅決查處,冷硬橫推、推諉扯皮的「頑疾」也要大力整治。
「河道被抽砂船抽得千瘡百孔,村道上超載卡車橫衝直闖,附近哪個村民不是提心弔膽?」提起非法採砂場在大逕河裡瘋狂「撈金」的日子,高要區祿步鎮平水村的村民至今心有餘悸。
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群眾也曾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但高要區水政監察大隊工作人員僅僅只是口頭警告採砂場老闆後就不了了之,任由非法采砂團伙在當地瘋狂盜採河砂長達4個月。
今年7月,在非法采砂團伙被高要區公安部門查處之後,高要區紀委監委與祿步鎮紀委組建聯合工作組,深入調查了該案背後漠視群眾利益的問題,並對區水政監察大隊負責人蔣某等人立案審查。
高要區紀委監委建立了分管領導及有關紀檢監察室與掛鉤聯繫鎮街聯合協作制度,以掃黑除惡領域、扶貧攻堅領域問題整治為抓手,加大對基層微腐敗案件線索查辦力度。
「對黨員幹部履責不力、為官不為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我們堅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問責一起。」高要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以來,該區共查處民生領域違紀違法問題36件36人。
源頭施治 幹部「零距離」接受廉政警示教育
在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過程中,肇慶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邊整治、邊規範,針對專項治理中發現的共同性、普遍性、制度性問題,多措並舉,完善機制制度,堵塞監管漏洞,紮實做好整改落實「後半篇文章」。
「希望在座各位公職人員從我的事件中得到警醒,珍惜你們現有的工作,珍惜你們幸福的家庭。」7月12日,高要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區衛計局扶貧幹部陸某涉嫌貪污一案。庭審現場,區紀委監委組織17個鎮街扶貧辦主任和駐點扶貧幹部共85人旁聽了庭審,在法庭上「零距離」接受廉政警示教育。
「今後我一定把好『廉政關』,管好群眾的『口糧款』,絕不會把手伸向這些『救命錢』。」參加完當日的庭審教育活動,一名扶貧幹部深受觸動。
今年以來,肇慶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聯合司法機關,共開展庭審警示教育14場次,參與黨員幹部1500餘人次。
為了實現源頭治理,剷除「微腐敗」滋生的土壤,肇慶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從規範「小微權力」運行入手,把權力關進籠子裡、曬在陽光下。
德慶縣紀委監委圍繞「小微權力」運行全過程,組織農業農村、財政、民政、組織人事等職能部門,制定了《農村「小微權力」清單流程圖》,梳理出農村黨組織與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集體經濟組織、村監會6類15個重點事項的程序,並將「流程圖」製成口袋書發放到各村(居)和廣大群眾。
「村兩委、村幹部該幹啥、能幹啥,清單流程圖都寫得一清二楚。」德慶縣九市鎮洞寮村委會支書、主任石木興認為,「小微權力」清單劃出了權力運行的邊界,讓村幹部辦事有了依據,也有了底氣。
封開縣紀委監委指導各村委會建立會商制度,凡涉及工程建設類的重大事項,必須召開黨員和村民代表大會,進行集體商議和民主決策。村委會幹部帶頭逐家逐戶開展走訪,做好宣傳、發動、解釋等工作,廣泛徵求群眾的意見和建議。
「紮實的警示教育為基層黨員幹部劃出了紀律法律紅線,嚴密的管理制度紮緊了小微權力運行的『籠子』,讓依紀依法開展工作成為基層幹部的行為自覺。」肇慶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