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火爆網絡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讓無數人羨慕不已,那是理科考生一生中最美的禮物。
近日,曲靖宣威的貧困考生林萬東就收到了這份來之不易的厚禮。
7月24日,清華大學的一紙捷報,輾轉2300多公里,抵達雲南省曲靖市阿都鄉的貧困考生林萬東手中。在2019年全國高考中,林萬東考取理科713分,通過清華大學「自強計劃」被該校自動化系錄取。
林萬東家裡有姐弟三人,父親因病不能幹重體力勞動,全家的經濟來源都靠母親在昆明的一家工地搬磚背沙。承受著幾倍於尋常家庭的壓力,這個即將有兩名大學生的農村家庭沒有被擊倒。
高考結束後,林萬東曾去到昆明的一處工地陪母親一起打工。他在日記中寫下:「唯有自強不息,我們才會有日後的無限可能。」
85歲高齡的爺爺,失去重體力勞動力的爸爸,還在上學的姐弟,獨自擔起家庭重擔的媽媽,這是林萬東的家庭,可就是這樣一個處在深度貧困地區的貧困家庭里,卻走出了一名清華學子。
他出生在雲南宣威市阿都鄉一個山村之中,這裡是深度貧困地區。雖然他的童年有親近自然放肆玩耍的快樂,卻也有貧寒人家萬事皆難的辛酸。
爺爺85歲,長年獨自生活,爸爸的腰傷和腦梗讓他失去了重體力勞動的能力,家裡的經濟壓力全壓在了媽媽一個人身上。媽媽今年四十一歲了,每天幹著和男工一樣的重體力活,僅僅四個月,已經瘦了三十多斤。姐姐在上大學,弟弟還在念高一,爸爸的身體又不好,我們一家人在壓力下緩步前行,都在期待著黎明的出現。
林萬東說「今年我19歲了,應當承擔起更多責任。我知道,高考不僅是我個人命運的轉折點,或許也將成為我們一家新的起點。如願以償地拿到清華的錄取通知書,回到家,看到他們臉上久違的笑容,我知道,這個家庭的光明還遠未到來,可我已經給家人帶來了更多希望。」
爸爸曾告訴我,咱窮人家的孩子,考上一個重點就可以了,媽媽也從不在我面前表現出她在工地上有多麼辛苦,現在我知道,他們是不希望我帶著壓力走進考場。現在我明白瞭望子成龍四個字對父母的重量。一個成器的孩子,不僅僅帶給父母喜悅,甚至還寄託著他們的尊嚴。
高考結束後,我去了媽媽工作的工地幫忙,一天的工作下來,我的雙手已經完全使不出力氣,然而媽媽告訴我,今天我的工作量甚至只有她平常的三分之一。可能是心疼我,媽媽不讓我繼續在工地工作了。但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家裡減輕負擔,同時也為大學生活攢點學費。於是,我決定發揮自己的長處,利用假期給學弟學妹們補習功課,希望自己的高考經驗對他們有所幫助。
人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這對從山村裡走出來的孩子來說是最真實的體驗。從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起,我知道自己將開始一段新的生活,我不在意前方是艱難險阻,還是五彩繽紛,我只知道,這是一條新的路,而我將努力帶著我的家人在這條路上一起走向幸福。
自強不息,創造了無限可能,勵志的故事每年都在上演,相同的是,他們都在不斷的努力,為日後的無限可能創造機會,讓我們一起祝福他們,擁有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