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把它貼在肚臍里,逼出多年寒濕,秋冬用效果最好

2019-10-29     養生雜誌

你有以下這些症狀嗎?

身體沉重、疲倦乏力、臉上泛油光、大便稀溏不成形、刷牙時噁心想吐、冬天體寒怕冷睡不著……

如果有以上這些情形,說明你的體內濕氣很重

在風、寒、暑、濕、燥、火這六種致病邪氣中,濕氣最難根除,而且它總是與其他邪氣狼狽為奸,遇到熱時,變成濕熱;遇到風,變成風濕;遇到寒氣,又變成了寒濕。

現在是秋冬季節,天氣日益寒冷,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寒濕。

寒濕有哪些危害?

1、手腳冰涼,身體疲乏

很多人一到秋冬季節,身體就畏寒怕冷,比如現在這幾天,在南方多數人還穿薄外套,但一些人已經穿上了大衣,甚至養生君還遇到一些穿羽絨服的。

這類人是典型的陽虛體寒,晚上睡了半天,還覺得手腳冰涼,縮作一團。

如果體內有濕氣,這時候就變成了寒濕,睡了一晚,早上起來還是覺得沒精神,身體沉重乏力。

2、宮寒痛經

對於女性朋友來說,寒濕之氣如果聚集在子宮,則會形成宮寒,摸著小肚子總是涼涼的。最痛苦的是,痛經症狀會加重。寒濕入體,氣血不通,不通則痛,這類朋友就需要驅寒暖宮啦。

3、脾虛,不消化,便溏

體內水濕主要靠脾運化,如果濕氣重,說明脾虛了。脾虛的人,會出現腹脹不消化、身體虛胖、大便長期不成形等症狀。

4、胃寒胃痛,吃到生冷容易腹瀉

寒濕重的人,可能累及腸胃。很多人胃都不好,一吃點生冷的東西,甚至吃點水果,都容易腸胃不舒服,胃痛,拉肚子。這其實就是胃寒的表現。

一個祛寒濕的小方法:貼肚臍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個驅寒祛濕的小方法。

在國學大師南懷瑾的《我說參同契》第54講中,記載了一個道家調理腸胃病的方法:

用花椒六七顆、桂圓肉一顆,再加一點艾絨,一起打碎,搓成小圓球,晚上睡前放在肚臍里,用膠貼貼住。第二天起床時揭掉即可。

這個小方法,其實是中醫上的臍療法。

肚臍在中醫上叫神闕穴,具有可穿透性,可吸收藥性,內調身體。我們嬰兒時在媽媽的肚子裡,就是靠臍帶吸收營養的。

我們再來分析下三種材料:花椒、桂圓、艾絨都是熱性的,而且都能藥食兩用,做藥用時,花椒可以溫中行氣、逐寒止痛;桂圓可以補心脾兩虛,艾絨則是驅寒、補陽的必用材料。

這幾種材料的藥性被肚臍吸收後,熱進寒退,寒濕的症狀自然就能緩解。

我自己試過這個小方法,晚上貼上後,肚臍周圍會暖暖的,熱氣向全身擴散,慢慢地全身都會暖起來,冷天睡覺非常舒服。

據一些讀者反映,貼上後會肚子咕咕叫,有的甚至會拉肚子,這都是身體的正常反應,說明體內在排寒氣,到第二三次就會好轉。

剛開始可以連貼三天,然後休息一天再貼三天,一共貼一個月左右。

所以如果大家自己在家做的話,一次可以多做點備用。

如果嫌麻煩,想用現成的,可以點下面了解更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SN1HG4BMH2_cNUgLhR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