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盤點退役裝備#活動
周恩來總理的專機B-208號機
本廠長繪製的周恩來總理的專機B-208號機
伊爾-18是一種中程運輸機,1955年由蘇聯伊留申飛機設計局設計,北約稱其為「黑鴨」。伊爾-18於1955年開始設計,1956年開始製造,1957年7月4日原型機首次試飛,1959年4月投入航線使用,到1969年已在蘇聯國內800條航線上使用。
伊爾18的主要使用單位:中國空軍、中國民航和由空軍專機師改制而成的中國聯航
伊爾-18是蘇聯伊留申設計局設計的四發渦輪螺旋槳短程客機。它與同時代的安-10民航飛機尺寸相似,但較注重裝飾方面的設計。
伊爾-18飛機每邊機翼內側設有10個軟油箱,外側為整體油箱,總儲油量為23700升。機體為全金屬結構,駕駛艙設有5名乘員,包括2名駕駛員、1名領航員、1名報務員、1名隨機機械師。飛機客艙原設計載客75人,後來取消了機尾的貨艙部分,擴大了客艙面積,最多可載客125人。
伊爾18座艙
由於伊爾-18Д型飛機增加了航程,並設有寬敞的65個座位,於是常常被用作專機。
主要型別有:伊爾-18基本型,載客84人;伊爾-18Б標準型,載客110人;伊爾-18Д改進型。由伊爾-18改成的伊爾-38是蘇聯的岸基反潛巡邏機,用於海上偵察巡邏。各型伊爾-18生產量已超過700架,有20多個國家購買使用。
中國空軍的伊爾18紅色3082號機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空軍的伊爾18紅色3082號機
中國購買伊爾-18的歷史比較長,最早的合同於1959年簽訂,從蘇聯進口伊爾-18客機五架,其中分配給空軍兩架、中國民用航空局三架。這批飛機因為蘇聯的一次同型機空難於1960年8月31日暫時停飛。隨後在1960年年底飛回蘇聯莫斯科伏努科沃機場換裝AN-20M型渦槳發動機。
1964年,中國再次向蘇聯訂購二手的伊爾-18Б飛機五架,於1964年9月~1965年1月3日全部飛來北京,其中分配給空軍一架、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四架。其中一架的導航雷達出現故障,中國方面無法自行修理,所以蘇聯方面根據合同派遣了一名無線電技師來華幫助修復了故障。
1965年,中國向蘇聯訂購二手的伊爾-18飛機五架,其中分配給空軍兩架、中國民用航空總局三架。這批飛機的狀態要好於1964年進口的那批,但還是存在蒙皮細微劃傷較多等小問題。
1967年3月,中國通過中國機械進出口總公司和全蘇航空出口公司再次在北京簽訂了購買五架伊爾-18飛機的合同,用以替代先前取消的五架米-6重型直升機的合同,合同總金額6764445盧布。1967年5月,空軍34師完成接收了全部五架飛機的任務,其中第一、第三、第五架分配給空軍,第二、第四架給民航。
民航所屬的B-220號機
本廠長繪製的B-220號機
1959年開始,伊爾-18飛機投入航班運行之後,成為20世紀60年代民航國際航線、國內航線的主力運輸機。1985~1988年間,由於部分早期進口的伊爾-18陸續到壽命期限,無法繼續使用。中國民航還曾經向TAROM航空公司租借過三架伊爾-18。
民航所屬的B-206號機
本廠長繪製的B-206號機
該型機以其卓越的性能曾在中國廣泛使用,並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專機。
本廠長繪製的劉少奇、彭真、陳毅、金日成等人曾經乘坐過的B-240號機
1963年 4月12日至5月16日,為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係,促成第二次亞非會議的召開,時任國家主席的劉少奇乘坐B-240號機出訪印度尼西亞、緬甸、柬埔寨、越南四國;中蘇論戰前夕,為徵求友黨的意見,我國曾邀請朝、越等國領導人來華共商大計;1963年5月28日,劉少奇曾專程陪同金日成乘坐B-240號機從北京去武漢會見毛澤東。
周恩來總理乘坐B-208號機出訪坦尚尼亞,在機場歡迎周總理的是坦尚尼亞總統尼雷爾
本廠長繪製的周總理出訪坦尚尼亞時的專機B-208號機
1965年6月,周恩來總理率領代表團乘坐B-208號機出訪坦尚尼亞,途徑12個國家領空,航程3萬多千米,飛越高山、沙漠、穿越赤道飛向南半球,此行取得巨大成功,尤其是當時中國還沒有加入國際民航組織,得不到相應的國際航線支持,沒有其他外援的情況。展現了中國民航過硬的技術能力。
完成出訪任務後,周總理和隨行人員與B-208號機組成員合影
1967年7月21日,即「720事件」後第二天,毛澤東乘坐B-230號機從武漢的漢口機場起飛,飛抵上海虹橋機場。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周恩來總理說服尼克森乘坐他的B-208號伊爾18專機從北京前往杭州,打破了美國「總統出訪從來不乘坐外國飛機」的傳統。美方保安(特工)人員都對總統乘這樣的飛機驚恐萬分(伊爾18是螺旋槳飛機)。不過後來下了飛機,也就覺得飛機還不錯。
1964年至1976年,空軍航測團利用伊爾18改裝的航測機完成了中國西部邊境地區的航測任務結束了中國沒有西部地區精確地圖的歷史。
1974年10月9日和19日,空軍航測團陳傑團長駕駛伊爾18兩次飛越珠穆朗瑪峰,首次拍攝了完整的珠峰全貌照片。
伊爾-18飛機也發生過數次嚴重事故,1977年2月27日,民航第8飛行大隊伊爾-18型B-204號飛機在瀋陽墜毀,機組人員8人、乘客17人全部遇難,地面死亡1人。
民航B-204號機遺照
本廠長繪製的B-204號機
1982年12月21日,民航第8飛行大隊伊爾-18型B-202號飛機在廣州落地時,機艙因乘客亂丟煙頭而失火,飛機迫降後撤離不及時,造成25人死亡、37人受傷的嚴重事故。
本廠長繪製的B-202號機
在民航服役時的B-222號機
本廠長繪製的B-222號機
1988年1月18日,中國民航西南航空公司B-222號伊爾-18型客機從北京飛往四川重慶,北京時間22時15分,在距重慶白市驛機場直線距離約5千米,東經106°18′北緯29°33′處墜毀。10名機組人員、98名乘客(其中有3名來自日本、1名來自英國)全部不幸罹難。
在中國空軍和民航服役的伊爾18客機在1990年前全部退役。
在航空博物館頤養天年的毛澤東專機B-232號
中國聯航所屬的B-232號機
中國空軍紅色232號機
中國航空博物館展出的原中國空軍所屬的毛澤東專機B-232號伊爾-18型飛機被確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和最大的可移動文物。
在航空博物館頤養天年的周恩來專機B-208號
本廠長繪製的在航空博物館的周恩來專機B-208號
中國航空博物館展出的原中國民航所屬的周恩來專機B-208號伊爾-18型飛機被確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和最大的可移動文物。
陳列在花樓的B-240號機
劉少奇、周恩來彭真、陳毅等乘坐過的B-240號機被確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和最大的可移動文物,具有較高歷史價值,於2003年9月2日從四川彭州運抵花樓重新組裝後對外展出。
退役後的B-210號機。此時的機況令人擔憂,近處的應該是一架原國航所屬的安12/運8
本廠長繪製的B-210號機
性能數據
乘員:機組7人+載員65-120人
長度:35.9米
翼展:37.4米
高度:10.6米
空重:350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64000千克
最大商載:13500千克
發動機:四台AN-20M型渦槳發動機,單台4252馬力。
經濟巡航飛行速度:675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6500千米
載重航程:3700千米